4月14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杂粮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协办、欧力(上海)饮料有限公司承办的"燕麦营养功能食品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的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燕麦营养价值、功能食品开发、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开展产学研深度交流,共同分析燕麦产业新机遇,共谋产业高质量新路径。
聚焦营养与创新 专家共话燕麦价值潜力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为会议开幕式致辞,他指出燕麦作为全谷物代表,在健康中国战略下迎来发展机遇,呼吁行业加强技术创新与跨界融合。OATLY大中华区总裁张春在欢迎词中表示,公司将依托科研力量推动燕麦产品多元化发展,助力全民营养健康。
主题报告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杂粮产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国家燕麦改良中心主任、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研究员系统梳理了燕麦在功能食品开发中的核心作用,指出我国燕麦产业结构调整空间较大,高附加值的营养功能食品开发不足,要加大提质增效加工技术研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研发燕麦多元化营养功能产品,满足健康饮食需求,加速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推动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健康战略有效实施。
OATLY大中华区总裁张春做了关于燕麦奶健康价值和市场发展的分享。OATLY入华八年来根植中国市场,创立燕麦奶品类,也是国内燕麦拿铁风潮的有力推手,历经30年打磨,通过特有酶解技术,更好保留燕麦中的原生可溶性膳食纤维,让燕麦的各个核心营养素组成平衡得到保持的同时,打造燕麦奶的顺滑口感、丰富自然口味。其制作的燕麦拿铁在满足咖啡风味需求的同时,为消费者的健康饮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近期实验表明:额外饮用一定量燕麦拿铁不会引起血糖的额外升高,并且有利于餐后血糖平稳。
上海理工大学管骁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仇菊副教授、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刘锐副研究员、齐鲁工业大学王领副教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董锐博士,分别从燕麦的健康功效与功能性食品开发、全燕麦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食物营养产业发展、化妆品用燕麦原料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燕麦麸营养价值与骨骼肌功能调节进行了报告分享,介绍了全燕麦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提出通过现代工艺最大化保留营养成分,从健康功效角度解析燕麦在调节代谢、增强免疫、骨骼肌功能、化妆品、不同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科学探索,为营养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圆桌对话凝聚共识 共绘产业未来图景
下午的圆桌会议由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琳主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杂粮产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胡新中,上海悦孜(IQC)农业专家张弘,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投资总监章杨骏等嘉宾,围绕"燕麦产业升级与全球市场机遇"相关的燕麦加工技术、可持续农业、植物蛋白行业投资展开深度对话。与会者一致认为,行业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加强消费者教育,培育燕麦文化,推动燕麦产业向功能化、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嘉宾分别围绕开放协作汇聚发展合力,责任担当引领可持续增长,科技赋能抢占营养功能食品创新高地,标准引领构建全产业链品质提升与技术保障体系,利用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规划等方面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燕麦产业的创新突围正当其时,燕麦营养功能食品研发势在必行,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势所趋,要共同推动燕麦产业向“提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全链条创新”方向迈进。期待本次研讨会激荡智慧、促成合作、共谋多赢,共同书写中国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研讨会通过跨界交流与智慧碰撞,为燕麦营养功能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会代表表示,在人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均主食摄入量显著降低、需要方便性、预制化食品上,燕麦大有作为;在人民健康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饮食膳食纤维明显不足上,燕麦首当其冲;在“三高”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上,燕麦责无旁贷;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轻简化加工成为趋势、食品安全、国潮消费上,燕麦必有担当;在燕麦作为营养功能食品,在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食品产业赋能上,燕麦更是必不可少。燕麦营养功能食品产业发展将以此为契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携手构建燕麦营养健康产业生态圈,助力国民膳食结构优化和健康中国建设。(推广)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