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又到了一年一度人类集体上演大型行为艺术的时节——中秋佳节!你妈正从冰箱深处挖出那盒去年没送出去的月饼,包装盒上“健康低糖”四个字金光闪闪,饼身却硬得能当传家宝。切开的瞬间,全家屏息凝神,仿佛在拆解一枚来自宋朝的生化炸弹。只见爸爸幽幽感叹:“今年这馅儿,是五仁升级版,还是韭菜鸡蛋联名款?我们吃的是团圆,还是冒险?”
曾几何时,月饼界也有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五仁。青红丝如乱麻,冰糖粒似暗器,坚果仁倔强如顽石。它曾是中秋餐桌上的“定海神针”,承载着甜蜜与圆满的期许。可不知何时起,它竟成了全网公敌,惨遭口诛笔伐。网上段子手们痛心疾首:“五仁啊五仁,你背叛了革命!”仿佛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味觉叛国罪。可怜这月饼界的“老戏骨”,硬生生被流量时代的键盘侠们打成了“味觉恐怖分子”,何其荒谬!
眼看五仁“失宠”,各路“妖魔鬼怪”嗅着商机倾巢而出。月饼江湖瞬间成了创意(或曰“暗黑”)料理的修罗场。韭菜鸡蛋馅儿的横空出世,让甜咸两党目瞪口呆。一口下去,满嘴韭菜的辛烈与鸡蛋的腥气交织升腾,简直让人怀疑人生——这吃的究竟是月饼,还是没包好的韭菜盒子?更有甚者,螺蛳粉月饼、麻辣小龙虾月饼、老干妈月饼……纷纷登场。苏轼若泉下有知,见他笔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雅物,如今竟与螺蛳粉的酸爽、小龙虾的麻辣同台竞技,怕是要拍案惊起:“此乃何物?岂非焚琴煮鹤乎!”
当口味内卷已到穷途末路,精明的商家们祭出了更“高级”的镰刀——概念税。贴个“低糖”“低卡”“零负担”的标签,平平无奇的饼胚瞬间身价倍增,仿佛吃了它,嫦娥都能轻盈地飘回广寒宫。更令人瞠目的是“元宇宙月饼”的横空出世!虚拟世界里一块看得见、摸不着、绝对吃不到的像素月饼,竟引得无数“科技信徒”趋之若鹜,一掷千金。这场景,连见多识广的马克·吐温恐怕也要惊叹:“这哪里是买月饼?分明是在为人类想象力补交巨额智商税!” 当概念的金粉簌簌剥落,我们花高价换来的,终究不过是一口寂寞的碳水与虚空的热望。
月饼,本只是应时点心,朴素如秋夜的月光。可如今却被架上“文化传承”、“情感纽带”、“健康符号”甚至“科技先锋”的神坛,被迫扮演它无法承受之重。它被包装、被赋魅、被异化,在资本与流量的裹挟下气喘吁吁地奔跑,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内耗漩涡。这不禁让我想起契诃夫那句辛辣的讽刺:“要是你的手表掉进醋里了,就别拿它来拌沙拉了。”月饼亦然,它就是个点心,何必强求它去承担拯救银河系的重任?
诸位,放下屠刀,放过月饼吧!
让它回归“点心”的朴素本质,就是对传统最大的敬意。与其绞尽脑汁研发“藜麦竹炭防弹月饼”,不如诚心诚意做好一枚莲蓉双黄。与其斥巨资购买虚拟世界的一串冰冷代码,不如静坐月下,与家人分享一块用料实在的豆沙小饼。当口中弥漫质朴的甜香,心中自会升起最真实的暖意。这份踏实的人间烟火气,比任何浮夸的营销噱头都更能抵达“天涯共此时”的深邃意境。
李白曾醉吟:“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我想斗胆化用一下:唯愿举饼邀月时,馅料正常不猎奇!让苏东坡笔下“中有酥与饴”的纯粹美好重新占据我们的舌尖与心头。毕竟——月饼何罪?碳水而已。它只想安静地当个好吃的点心,何苦逼它去拯救世界?
月圆之夜,愿天下再无奇葩饼!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