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富豪芒格,送给穷人的3句话,建议你至少读懂2句

一个人要怎么才能变得富有呢?有时候啊,可能就那么几句话就管用啦。

接下来阿胖要跟您分享一位 99 岁富豪专门给“穷人”说的 3 句话,建议您起码得读懂 2 句。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位 99 岁的富豪可不一般。

他叫查理·芒格,可能好多人都没听说过他,不过您肯定知道“股神”巴菲特。

芒格可以说是巴菲特变富道路上的关键人物,甚至巴菲特自己都说,如今能有这样的成就,大部分功劳都得归给芒格。

他还讲:“是查理让我飞快地从猩猩变成了人类,要是没有查理,我可就比现在穷多啦。”

而且巴菲特的孩子也说,在我见过的人里头,我爸爸排第二聪明,芒格排第一。

能成为巴菲特的人生合伙人,芒格的身家那也是高得吓人。

这位富豪说的话,肯定能给咱们带来特别深刻的启发。

我把那本收录芒格智慧最多的《穷查理宝典》读了好几遍,不禁感叹芒格有好多特别有深度的观点和金句。我从里头挑出了 3 句特别重要的话分享给您,您耐心读完,说不定您的人生都会变得不一样哟。

第一:别把 “稳定” 当护身符,越追求安全,越容易陷入危险循环

世人常说 “稳定工作是铁饭碗”,仿佛只要拥有一份看似稳定的职业,就能一生无忧。

但芒格却认为,这种对 “稳定” 的盲目追求,恰恰是穷人思维的最大陷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所谓的 “稳定” 往往只是表象,它就像一个温柔的牢笼,让人们在舒适区里逐渐丧失应对风险的能力。

当时代的浪潮袭来,那些依赖 “稳定” 的人,反而更容易被汹涌的波涛吞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中,过度追求静态的稳定,本质上是一种短视的风险规避行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源总是向更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领域流动。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份 “稳定” 的工作上时,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捆绑在一个可能随时停滞的小船上。

社会发展的齿轮不会为任何人停下,一旦所处的行业面临变革,缺乏其他生存技能的人就会陷入被动。就像温水煮青蛙,在看似稳定的温水中,危机正悄然逼近。

曾经的柯达公司,是胶卷行业的巨头,无数人以能进入柯达工作为荣,认为那是一份无比稳定的职业。然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兴起,柯达未能及时转型,最终走向破产。

那些曾经依赖柯达 “稳定工作” 的员工,突然之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很多人因为长期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缺乏其他技能,不得不重新从零开始寻找工作,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那些在传统制造业工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的工人,以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里的岗位越来越少,他们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还有一些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虽然工作相对稳定,但收入增长缓慢,当面对突发的家庭经济危机时,往往束手无策。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1、培养 “两栖能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习一项与主业相关或有发展前景的副业技能,比如程序员可以学习数据分析,销售人员可以学习新媒体运营。

2、每月拿出收入的 10% 投资自己:用于购买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建立应急基金:将 3-6 个月的生活费存入应急账户,以应对突发的失业、疾病等风险,避免因意外情况陷入经济困境。

第二:省钱不是脱贫密码 , 把 “省下来的时间” 变成 “赚来的资本”

很多人秉持着 “省钱就是理财” 的观念,认为只要节约开支,就能积累财富。

芒格却犀利地指出,这种过度节俭的思维,其实是在用时间换取金钱,是一种低效的财富积累方式。

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资源,当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如何省钱上时,就失去了用这些时间去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

真正的脱贫密码,是学会把 “省下来的时间” 转化为 “赚来的资本”。

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吉姆・兰德尔说过:“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学会对时间进行价值投资,比单纯的省钱更能实现财富的增长。”

从经济学的 “机会成本” 角度来看,我们在省钱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学习技能、拓展人脉、开展副业等。

这些活动带来的收益,往往远远超过省钱所节省下来的那部分金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价值投资会产生复利效应,让我们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的财富积累速度令人惊叹,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来不会在琐碎的省钱事情上花费时间。

他曾说过:“我不会花时间去比较哪家超市的牛奶更便宜,因为我的时间价值远远高于那几美元的差价。” 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思考公司的战略发展、研发新技术、拓展业务领域等方面,这些决策为微软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让他的财富不断攀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对比随处可见。

有些人每天在菜市场和超市之间奔波,为了几毛钱的差价讨价还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有些人则利用这些时间去参加行业研讨会、结识新的朋友、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怎么把自己的时间用得更好呢?

1、计算时间价值:根据自己的时薪,评估做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是否值得。如果花费的时间成本超过了省钱的金额,就果断选择更高效的方式。

2、外包低价值事务:将一些繁琐、重复的低价值事务,如家务清洁、衣物熨烫等,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人员,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3、建立时间预算:像管理金钱一样管理时间,制定每天、每周的时间预算,明确每个时间段的用途,避免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第三:别用 “忙碌” 感动自己,无效努力只是穷人的自我麻醉剂

“努力就会有回报” 是一句被广泛传播的励志名言,但芒格却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能带来预期的回报。

在穷人的思维中,往往把 “忙碌” 等同于 “努力”,用身体的忙碌来掩盖思维的懒惰,这种无效努力只是一种自我麻醉剂,让人们在虚假的努力中逐渐消磨斗志,离真正的成功越来越远。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有一种 “忙碌成瘾” 的心理,认为忙碌就是充实,就是在为成功努力。

但实际上,这种忙碌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规划,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无法带来实质性的成长和进步,真正的努力,应该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的系统性行动。

在创业领域,有很多创业者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奔波于各种会议、应酬之间,看似非常努力,但其中很多人却没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只是盲目地跟风模仿,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就跟着做什么。

结果,由于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对自身优势的清晰认知,他们的创业项目往往以失败告终。

相反,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如马云,在创业初期就明确了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虽然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的努力更有效吗?


1、制定 SMART 目标:明确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目标,让努力有明确的方向。

2、每周进行复盘:每周花 1-2 个小时对本周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复盘,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哪些努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及时调整行动方案。

3、学习 “二八法则”:找出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带来 80% 成果的 20% 关键因素,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这些关键因素上,提高努力的效率。

我是阿胖,靠读书、写作爆发式成长,一年多的时间从月薪3千到月入3万,分享我的成长思考,助你打破人生迷茫,少走10年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富豪   柯达   穷人   忙碌   稳定   目标   努力   价值   财富   建议   时间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