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双11终于落下帷幕。
按照惯例,又该各家刷屏战报了,不过今年好像都静悄悄的,也对,这个“人造节”已经到了默默清空购物车,但不怎么吆喝的阶段了。
AI成为各大平台毫无争议的新战场,而联想继618之后,依然是双11最热卖的AI赢家,战果属实耀眼:
① 全网销售额突破89亿元,稳坐各大核心榜单头把交椅;
② PC与平板全线告捷,多时段、多品类斩获京东电脑竞速排行榜19个冠军,平板电脑表现尤为亮眼,三季度出货量达370万台,同比增长23%,在TOP5品牌中增速最快;
③ 智能手机势头强劲,moto razr 60系列等热门机型凭借“天天5折抢”等活动引爆市场,销量同比大幅攀升;
④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简称“天禧AI”)全面升级至3.5,成为驱动用户体验升级与市场增长的关键动力。
为什么这两年的AI浪潮里,联想总是叫好又叫座?继续深挖,水面之下,这场始于八年前,这场以“AI”为战略的翻身仗,才是更值得解剖的商业样本。
巨头财经带来独家视角解读。
主笔 / 佳佳;文章架构师 / 拓拔野;出品 / 巨头财经
双11战火渐熄,「品效合一」这个营销界的经典命题,再度被置于聚光灯下,接受销量数据的终极检验。
在一片常规分析中,我们看见联想耳目一新的解法——它把「品效合一」拆解又重组,形成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概念:品质即效果,效果即品牌。
关于「品效合一」的第一层理解。很古典,“品”是品质的“品”,因为品质好,所以效果才好。能在漫长而残酷的PC竞争中屹立不倒,根本在于联想对品控的长期坚持,累积成了用户信任与市场份额——这恰恰是最持久、最深沉的效果。
第二个视角「效品合一」更有趣。联想中国区近年来的市场节奏,紧密围绕双11、618等关键节点。其背后的策略是,通过在这些战役中取得压倒性的销售战绩,用最硬核的“效果”数据,反向夯实其“市场第一”的品牌认知。
每一次关键战役里,每一次榜首的占领,都是一次对用户心智的强力叩击:“看,这就是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者。”
那么,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这套这么朴素的商业逻辑,为何能在今天焕发新的生机?是什么为联想的“品”与“效”注入了更强大的动能?
答案,共同指向一个战略核心——AI。它既是产品内核,也是营销利器,更是战略笃定的结果。
AI正在从一种“功能”,蜕变为联想智能生态的价值内核。
在PC赛道,竞争逻辑已被重新定义。过去围绕处理器、内存的硬件竞赛,正让位于以本地化AI为核心的综合体验较量。
以联想YOGA Air 14 Aura AI元启版为例,其搭载的英特尔第二代酷睿Ultra7-258V处理器提供的强大NPU算力,使其能流畅运行本地化大模型。
这意味着用户在没有网络的差旅途中,也能完成会议语音实时转写、智能文档生成,其响应速度较传统云端方案提升300%,彻底解决了“断网就失灵”的AI功能痛点。
这一变革正从PC延伸至整个智能设备矩阵。
在联想最新发布的moto X70 Air智能手机上,基于端侧AI实现的实时语音翻译、AI拍照增强等功能,让跨语言沟通和影像创作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联想小新平板系列通过AI手写预测、智能笔记整理等功能,正在重塑数字学习体验。更关键的是,通过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深度赋能,这些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产品,而是构成了一个理解用户意图、并能随场景智能切换的协同生态。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成功。最新数据显示,联想AI PC在个人电脑总出货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在全球Windows AI PC市场中稳居第一;而今年5月发布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当前平均周活跃度也已达到40%。
说到底,联想的AI产品能如此受欢迎,不是因为“AI”这两个字时髦,而是因为它真的解决了用户的问题,成为用户决策时的“必选项”。
当AI从功能变成刚需,产品自然就有了底气。
双11本质是一场营销大战。
以前大家靠砸钱买流量、降价冲销量,最后往往是赚了吆喝不赚钱。有了自家AI加持,联想营销也有了新玩法:“从流量捕捉到转化成交,全链路都让AI来帮忙。”
今年6月起,如果你走进联想在郑州、重庆、南京等地的门店,可能会被一个机器人吸引——它叫“乐享壹号”,这位永远在线的“硅基员工”不仅能流畅介绍产品参数,更能基于对行业特性的深度理解,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这些超能力背后,是联想乐享超级智能体构建的智能网络在发挥作用,它已超越传统客服的范畴,成为串联营销、销售、服务全流程的数字中枢。
在营销端,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在官网的浏览路径、咨询记录等行为数据,自动生成精准的用户画像,智能推送最适配的产品组合与优惠方案;在销售环节,它能实时追踪跨部门项目进度,主动预警交付风险,确保客户体验的无缝衔接。更关键的售后服务中,这套系统能够基于设备运行数据预判潜在故障,主动联系用户安排维护,将传统的被动响应转变为前瞻性服务。
全链路的智能化改造,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数据显示,有乐享壹号的门店,进店客流环比增长69%,销售环比增长121%。
高效的AI营销系统直接撬动品牌销量的增长,它确保了每一份营销预算都花在刀刃上,让产品能更精准地触达潜在消费者。而当庞大的销量数据最终呈现于战报时,这些数字本身,就成为了其“市场领导品牌”地位最坚硬、最直观的证明。
于是,AI在这里扮演了双重角色:它既是卖给用户的产品,更是用来卖产品的效率引擎。它成为了“效果的效”的最强放大器,并最终将销量固化为品牌资产。
任何重要的战略转型,往往源于一个清晰的愿景,以及对技术趋势的早期洞察。
联想的AI故事,二者皆有。
联想对AI的布局,远非追逐一时风口。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刘军重返联想后,便立志在中国数智化时代能拔得头筹。在当时,这无疑是一个需要魄力且超前的判断。
因此,联想中国的AI布局,远比外界看到的更早、更深:单单2017年,提出“联想智慧中国”愿景,组建首支AI研发团队,这要比行业早1-2年。
此后,在一系列严密的布局下,联想以“全栈AI”重塑了人与设备的关系,也重新定义了联想的企业生产力。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让联想在今年双11中,能够将AI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认可与用户价值。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双11的战场捷报,印证了联想通过AI初步实现了“品”与“效”的良性循环:AI重塑了产品品质的内涵,放大了营销效果的声量,而长期的战略笃定,是这一切的基石。
然而,戴上AI王冠的联想,是否已经彻底完成了品牌的涅槃?答案或许没那么简单。销冠王座之上,新的考题才刚刚浮现。
当行业的AI竞赛从“有无”进入“深浅”,联想能否构建起真正的软件生态和系统级优势?当AI从差异化亮点逐渐变为行业标配,联想又将凭借什么持续引领?
这些都将是必须回答的下一道考题。毕竟,王座之上,从来没有常态冠军,只有持续进化者。
联想中国的第N曲线,依然值得期待。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