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银镯为何是金色?这哪是首饰?分明是戴在腕上的紫禁城!

为何故宫博物院中的银手镯呈现金色?

银镀金累丝手镯

银饰表面镀金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处理方式,既能提升美观度,又能延缓银的氧化。清代宫廷金银器制作工艺繁复,常采用镀金、鎏金等技术以彰显皇家气派。例如,部分银器会通过电镀或鎏金工艺覆盖一层黄金,既增强装饰性,又避免银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导致氧化变黑。

银手镯

故宫博物馆这件宽2厘米、直径9厘米的银胎鎏金手镯,以细若发丝的“累丝”工艺编织出立体云纹,两条游龙穿梭其间,龙鳞须爪纤毫毕现,龙口衔珠处竟暗藏玄机——轻拔活拴即可开合佩戴,堪称古代珠宝的机关巧思!

工匠以纯银为骨,覆以璀璨金层,双龙首尾相衔构成手镯主体。龙睛以微雕点睛,龙身缠卷处镶嵌宝珠,转动时光泽流淌如星河。更绝的是,开合机关与龙口纹饰浑然一体,既显尊贵又不失实用,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融入方寸之间。轻触龙睛处的凸起金珠,仍能感受到榫卯咬合的细腻触感,方寸之间尽显东方造物的智慧与浪漫。

整器耗时数千工时,采用清代独有的“细金十二法”,将金银拉成0.2毫米细丝再逐层堆叠,即便历经三百年仍金光熠熠。网友惊叹:“这哪是首饰?分明是戴在腕上的紫禁城!

银镶珠石镯

清代宫廷器物中常见“银鎏金”工艺,即银器表面覆盖黄金层,既降低成本又保持奢华外观。这类器物在长期使用中,黄金层可能因磨损不均而露出银胎,但整体仍以金色为主调

银手镯

以游龙为骨、金丝为魂,将东方美学的“藏”与“露”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类鎏金累丝器物的制作堪比微雕:1克黄金可拉出200米金丝,而每条龙须竟由5股金丝绞合而成!

三百年时光未褪其华,细若秋毫的累丝仍在诉说造办处匠人执灯伏案的专注,龙睛流转的光芒恰似穿越时空的文化密码。它不仅是一件首饰,更是一曲用金银谱写的工匠史诗,让今人透过方寸天地,触摸到“天工开物”的极致追求。当现代指尖轻启龙口活栓,开启的不仅是手镯,更是一个民族永不褪色的技艺基因。

若穿越回清代,你会给这条“龙镯”设计怎样的开合机关?评论区秀出你的脑洞!


#我的宝藏兴趣##故宫文物##收藏##春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紫禁城   慈禧   分明   金色   首饰   鎏金   龙口   手镯   清代   器物   方寸   微雕   工艺   银器   工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