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结束,成绩单在手
你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老师的点评
而是回家面对爸妈
那欲言又止的眼神
家里的空气突然安静
不是成绩拿不出手
是那句“我们谈谈”
不知怎么开口

打住!别内耗了!
本期《成长漫读》
镜头给到小福狸
看看如何用四招智慧破局!


主动出击

设定“会议时间”

考后别被动等待“审判”
回家就可以淡定宣布:
“爸妈,试卷老师讲评后
我需要自己先复盘一下。
你们也先忙
咱们定在周六上午
花半小时简单聊聊吧。”
此举一举三得:
既展现了你的规划性和责任感
给了父母一个明确的“交代”
缓解他们的焦虑
也为你赢得了宝贵的
情绪缓冲和准备时间
创意复盘

制作“成绩小简报”

还记得怎么做手抄报吗?
把它变成你的独家“战报”!
☑ 数学填空题遭遇“埋伏”,正在总结战术。
☑ 语文作文发挥稳定,思路顺畅!
☑ 英语后两篇阅读做起来速度快、正确率高!
……
这种形式新颖直观
能让父母眼前一亮
它清晰地传达出:
你的孩子心里有数、
善于思考、心态积极
巧妙避免了
以往时间长、重点不明的
言语拉锯战
巧借外力

亮出“权威挡箭牌”

当然,我们和爸妈之间
没说明白话又呛起来
也很正常,冷处理
相信也是不少小伙伴的
首选方法
但希望大家冷静之后
可以试着跟爸妈
发这样两条消息:
第一条(借势):转发一篇能表达你想法、来源权威的文章,比如学校发布的、老师推荐的、爸妈平时转发给你的,或者是你平时比较关注的栏目。
第二条(真诚):“妈妈、爸爸,刚才我说话有点急。但我希望你们能看看这篇文章,里面有些建议我觉得特别好,希望我们家也能试试看。”

借由权威的第三方
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聚焦当下

启动“近景模式”

当父母开始忧虑
“你这成绩以后能上什么大学”时
及时引导话题“回归现实”
“爸妈,我知道你们担心未来
但抛开这次分数
我这学期在时间管理和体育锻炼上
真的进步了很多
我们聊聊这个好吗?”
将父母的注意力从“唯分数论”
引导到“关注成长过程”
让他们看到
你更全面的努力和闪光点

记住:沟通的目标
是赢得父母的理解
不要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
去跟爸妈“斗智斗勇”
而是用更成熟、更合适的态度
去沟通、去交流
难是很难,但事在人为
一次不行,那就多试几次
相信“相信”本身,就很了不起!
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室出品
策划:方格 杨煜洁
漫画:连文思
编辑:杨煜洁
审核:郑武平 林密
来源:海峡教育报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