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坐地铁,被安检员一句话给整懵了。包刚过完安检,他喊住我:“你包里是不是有充电宝?”
图源百度
我说:“是啊。” 他让我拿出来看看,我这才注意,是朋友送的,具体容量我还真不清楚。
安检员一看,说:“1万毫安的,没事,过吧。”
这下我愣住了:充电宝也查?我以前坐地铁、坐高铁,从来没人管过这玩意儿。
咋现在突然问得这么细?是不是出新规定了?
图源百度
回家一查,果然——今年不少城市加强了对充电宝的安检,尤其是坐地铁、坐飞机的,重点查“容量”和“品牌”。
国家早就有规定:
图源百度
而现在,各地安检越来越严格,因为发生过多起充电宝自燃、爆炸起火的案例。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些大城市,很多站点都开始当场盘查,尤其是无品牌、容量不明的,更容易被拦。
图源百度
说白了,这是好事,图个安全。但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也确实有点突然。
你说一个老年人,孩子送个充电宝,图个手机不断电,哪知道多少“毫安”?看那一排小字都费劲……
而且,有些便宜品牌也不标清楚容量,让人防不胜防。
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
“这下知道为啥路上没人用充电宝共享了!”
“坐个地铁比坐飞机还紧张。”
“以后是不是连指甲刀、香水也得实名登记?”
图源百度
我倒觉得,安全这事儿没毛病,只是宣传该跟上,让老百姓心里有底。最起码,超市、商场卖充电宝的地方,得贴个提示:“超过多少毫安不能带上地铁/飞机”。
别等到人已经站在地铁口被拦,才懵在原地。
最后提醒一句:
出门带充电宝,记得留意这三个字——有品牌、标容量、不过万二。
不是时代变了,是规则细了。咱们老百姓,多留个心眼,少吃一次“闭门羹”。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