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随便拉一个人来问,“你想活到多少岁?”
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说:“越久越好呗!”
但你要是真让他坐下来,泡杯茶慢慢想,他大概率就开始犹豫了。
活太久吧,身边的人一个个走了,自己身体也一天天不行了,记忆不清,行动不便,甚至连饭都得人喂。
可活太短,又感觉好多事没来得及做,人生刚热身,游戏就结束了。
所以,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
答案不是80岁,也不是90岁……
我们先来说说活得特别长的人。
比如说中国的“长寿奶奶” 章彩娥,浙江人,活了115岁。
她走的时候,连孙子都成了老头,身边的人从她儿子到重孙女,全都换了好几拨。
本来她身体还挺健康的,但是111岁那年摔到了腿,然后就不能走路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必须要靠家人照顾。
再看另一位,法国的让娜·路易丝·卡尔芒,她活了122岁,保持了世界最长寿的纪录。
她在113岁那年还在抽烟、骑自行车,状态是不错的。但到了120岁,身体开始严重退化,连说话都变得困难。
这些真实案例其实都在提醒我们一个问题:人活得久,不代表活得好。
心理学家也研究过这个话题。
比如一项德国的问卷调查中,对1501个年龄在20-90岁的成年人进行了询问,结论是人们大多数希望活到85岁。
一项美国研究对109名60-99岁的受访者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回答中,平均寿命为93岁。
更广泛的一些全球性的调查问卷发现,人们希望的生命终点,集中在85-95岁之间。
为啥呢?因为到了某个点,人类的身体和大脑都会逐渐进入低电量模式。
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情绪容易波动。
甚至很多时候,你连自己是谁都模糊了。
更别提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亲友一个个离世,那种世界只剩我的孤独感,真的不是开玩笑。
美国健康与退休小组有个研究发现,活到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22%患有轻度的认知障碍,日常生活需要照顾。
并且活的岁数越大,这种障碍越明显,所以人变成了活着的任务,不是在活,而是在被活着。
但我们又不能一刀切地说长寿就是不好,对吧?
比如中国的翻译宗师许渊冲,他活到96岁了还在工作,那一年他还上了电视,参加了《朗读者》节目。
他在9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说:“我的身体已经老了,但我的灵魂还年轻。”
你看,许老就不是在被活着,而是在继续活着。
所以说,这个问题得换个角度来想——不是“你想活多久”,而是“你想怎么活”。
网上有句话说:“活到90岁不如50岁死得其所。”这虽然听起来有点极端,但细品是有点道理的。
想想看,有些人三十岁就活得像老头,天天焦虑、内耗、痛苦,活着比死还累。
而有些人,虽然七八十岁,但精神矍铄、活力满满,还在学画画、开直播、玩滑板。那个活着的味道,完全不一样。
这背后,其实也藏着一个幸福曲线的理论。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U型幸福曲线”,就是大部分人的幸福感在青年期最高,然后慢慢跌落,到中年最低。
没错,四十岁左右最容易emo,然后到了老年又慢慢回升。
为什么老了反而开心了?因为看开了,不内卷了,不焦虑了,开始珍惜每一顿饭、每一个黄昏、每一场聊天。
但还有一个问题,你想活多久就能活多久吗?
中国人讲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就是,别太想控制一切,生命是个顺其自然的事。
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过:“生命从来不是你能控制的,而你在其中却能找到意义。”
你当然可以好好养生、注意健康、远离焦虑、拥抱热爱,但你不能指望“我要活到100岁,所以我必须活到100岁”;
人这一辈子,有计划,有选择,但也有命运,有未知。
最后,说说那些不想活的人,那些年纪轻轻就选择自杀或者安乐死的人,你以为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吗?
如果死是可以自己选择的话,那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反对自杀?反对安乐死?
为什么陌生人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跳河轻生的人?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宗教、文化、医疗、心理治疗机构都在积极倡导人们活下去呢?
人命天授,人命关天。天不同意,人是死不了的,凑合活也得活着。
-The End -
作者-李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