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邕刚死,19岁太子宇文赟立即脱掉孝服寻欢作乐,还当众说出"死得太晚了"。
两年后这个荒唐皇帝暴毙,岳父杨坚趁机篡位建立隋朝。
17岁的宇文邕,在权臣面前装了整整12年的孙子。
当宇文护拿着《酒诰》走进太后宫时,他绝对想不到这是人生最后几分钟。
这个掌控北周15年的权臣,杀过两个皇帝,废立君主如儿戏,却败在了一个看起来毫无威胁的年轻皇帝手上。
宇文邕的演技堪称完美。
每次朝会,他从不轻易发表意见。即使内心翻江倒海,脸上也是一副恭敬模样。
宇文护甚至夸过他:"此人不言,言必有中。"
殊不知,这个"不言"的皇帝,早就在心里杀他千百遍。
那天,宇文护刚从同州回到长安。
宇文邕热情地迎接,说要一起去见太后。
路上还贴心地提醒:"太后年事已高,爱饮酒,您这次回来,正好劝劝她。"
宇文护毫不怀疑,接过《酒诰》就进了宫。
就在他低头念诵的瞬间,宇文邕举起玉珽狠狠砸向他的脑袋。
一下,两下。
宇文护倒地不起。
宦官何泉接到信号,举刀就砍。可这家伙太紧张,连砍几刀都没中要害。
关键时刻,宇文邕的弟弟宇文直冲出来,一刀结果了宇文护的性命。
12年的隐忍,终于在这一刻爆发。
当天夜里,宇文护的三个儿子、兄弟,还有一众党羽,全部人头落地。
一个执掌朝政15年的权臣集团,就这样被连根拔起。
宇文邕终于可以做真正的皇帝了。
他立即大赦天下,改元建德。整个长安城都在庆祝,没人为宇文护掉一滴眼泪。
权臣之所以是权臣,就是因为他们手握重权却不得人心。
宇文护杀死了两个皇帝,压制了无数大臣,早就众叛亲离。
但宇文邕能除掉宇文护,靠的不只是运气。
这个从17岁就开始演戏的皇帝,有着远超年龄的心机和耐心。
12年来,他观察着宇文护的一举一动,分析着朝中的每一股势力,等待着最佳时机。
当机会来临时,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
这就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不是谁更强,而是谁更会等待。
如果说宇文邕是北周最英明的皇帝,那宇文赟就是最令人失望的太子。
这对父子的关系,用"相爱相杀"来形容都不够准确,应该说是"严父恨子"。
宇文邕对宇文赟的教育,严厉到了残忍的地步。
每次朝会,太子必须和大臣一样早早起床,在殿外等候。
严冬酷暑,一律不得休息,听说儿子喜欢喝酒,宇文邕直接下令:东宫严禁存放任何酒类。
稍有过失,棍棒伺候。
宇文邕还专门安排东宫官员监视太子的一言一行,每个月汇报一次。这
种监控程度,连普通犯人都不如。
最狠的是,宇文邕还当面威胁儿子:"古来太子被废者几人,我其余的儿子难道不能立为太子吗?"
宇文赟怕了,他开始小心翼翼地伪装自己,装成父亲希望看到的样子。
表面上恭敬孝顺,内心却积累着无穷的怨恨和叛逆。
这种高压教育的结果是什么?
培养出了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格分裂患者。
大臣王轨早就看出了端倪。他多次向宇文邕建议:废掉太子,立秦王为储。
可宇文邕也很无奈,次子宇文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他儿子年纪又小。
选来选去,只能勉强接受这个大儿子。
但宇文邕不知道的是,他的严厉教育已经彻底毁掉了宇文赟。
有一次宇文赟出征吐谷浑,终于离开了父亲的监控。
这个被压抑太久的太子,立刻原形毕露。在军中胡作非为,把出征当成了旅游。
王轨如实汇报后,宇文邕气得浑身发抖,当即把宇文赟和他的心腹郑译痛打一顿。
可这种暴力教育,除了加深父子之间的仇恨,还能有什么效果?
中国古代有句话:慈母多败儿,严父出孝子。
但宇文邕的严厉,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变成了一种心理摧残。他以为用高压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实际上却制造了一个定时炸弹。
这颗炸弹在宇文邕死后不久,就彻底爆炸了。
宇文邕刚死,宇文赟就迫不及待地撕下了所有伪装。
按照古代丧礼,新皇帝应该为先帝守孝,可宇文赟等不了那么久。
父亲的尸骨未寒,他就脱掉孝服,开始庆祝自己的"解放"。
更过分的是,在给父亲办丧事的时候,宇文赟竟然去"阅视先帝宫人",强迫这些女人陪他寻欢作乐。
这已经不是不孝,而是彻底的疯狂。
当有人提到父亲的死讯时,宇文赟冷冷地说:"死得太晚了!"
这句话传出去,举朝震惊。
但这只是宇文赟疯狂行为的开始。
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纪录:五后并立。
什么概念?就是同时册立五个皇后:杨丽华、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尉迟氏。
为了供养这些后妃,宇文赟下令全国选美,大量美女被强行送入宫中。
长安的宫殿被装修得金碧辉煌,洛阳的新宫更是奢华到极点。
钱从哪来?加税,征收,搜刮民脂民膏。
宇文赟还有各种奇怪的癖好。他下令,凡是姓"高"的都要改姓"姜",因为他听不得"高"字。
祖宗牌位上的"高祖"也要改成"长祖"。
官职名称中有"大"字的,全部改成"长",这种无聊的折腾,让整个朝廷鸡犬不宁。
更要命的是,宇文赟喜怒无常,动辄暴怒。
大臣稍有不合他意,就要脱衣服挨鞭子。背部、胸腹,一律都打,一打就是几百下。
有些大臣被活活打死,有些被打得半身不遂。
朝堂上血迹斑斑,大臣们见了皇帝就发抖。
这样的皇帝,还能治理国家吗?
当然不能。
宇文赟觉得当皇帝太累,干脆把皇位传给6岁的儿子宇文阐,自己改称"天元皇帝",专心在后宫享乐。
一个王朝就这样被毁掉了。
宇文邕用一生的努力建立的强盛北周,在他儿子手里,短短两年就土崩瓦解。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毁掉了一个孩子,也毁掉了一个王朝。
杨坚的机会来了。
这个一直被怀疑有"反相"的国丈,终于等到了改朝换代的时机。
宇文赟的疯狂,不仅让朝臣离心,也让自己的家人胆战心惊。
作为皇后之一的杨丽华,经常被丈夫威胁要杀掉。
有一次,独孤伽罗听说女儿要被处死,赶紧入宫跪地求情,磕得头破血流才保住女儿性命。
宇文赟经常对杨丽华说:"我早晚要把你们杨家人全杀光!"
这种威胁让杨坚如坐针毡。
作为四朝元老,杨坚太了解宫廷斗争的残酷了。今天还是座上宾,明天就可能人头落地。
他通过内史郑译向宇文赟表达了"出藩"的意愿,希望远离政治中心。宇文赟求之不得,立即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
可还没等杨坚离开长安,宇文赟就病倒了。
常年的纵欲和暴怒,彻底摧毁了宇文赟的身体。他才22岁,却已经病入膏肓。
当宇文赟病危不能说话的时候,机会来了。
刘昉找到郑译:"皇帝要死了,7岁的小皇帝需要人辅政。杨坚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译点头同意。
于是两人伪造了遗诏,让杨坚入宫"接受顾托"。
杨坚还假装推辞了一番。刘昉急了:"你要是不干,我就自己上了!"
杨坚这才"勉强"接受。
成为辅政大臣后,杨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威胁。
他以公主出嫁突厥为名,召集宇文氏五王入京。这些王爷一进长安就被软禁,随后以"谋反"罪名全部处死。
当尉迟迥等老臣起兵反抗时,杨坚派韦孝宽率军平叛。沁水之战后,反叛力量土崩瓦解。
公元581年,杨坚正式接受7岁宇文阐的"禅让",建立隋朝。
北周灭亡了。
这个存在24年的王朝,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没有惊天动地的战争,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只有一个疯狂皇帝的自我毁灭。
杨坚后来开创了"开皇之治",统一了南北,成为真正的"千古明君",而宇文赟,只在史书上留下了荒淫暴虐的恶名。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讽刺: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不是因为外敌入侵,而是因为内部腐朽。
宇文邕想不到,他用严厉教育培养的"接班人",最终成了王朝的掘墓人,而那个被他怀疑有异心的国丈,却成了新王朝的开创者。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规律:当统治者失去民心时,篡位者反而成了拯救者。
参考资料:
北周武帝宇文邕简介·中国历史朝代人物网·2024年
一代雄主宇文邕原来长这样·新闻端·2024年3月29日
北周武帝宇文邕长什么样·文化艺术报·2024年3月29日
史上最牛妻管严·澎湃新闻·2022年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