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的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常熟站)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创新驱动 播种未来”为主题,汇聚引进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高水平智力资源,包含1场开幕式、2场创新成果播种行动项目路演,组织一批高质量、高价值专利成果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准转化落地,大力提升常熟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副主任李妍,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及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科技成果创始人、金融机构代表、优质中小企业代表等300多人参加活动。
赵超凡在致辞中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科技司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从源头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建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载体,健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机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完善终身验证、技术转移、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机制,全链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奔赴,赋能更多中小企业突围发展。
翁啟文在致辞中指出,创新成果播种行动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署下,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行动通过线上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大模型,精准匹配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求,线下加强政策协同栽下“金种子”项目,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的常熟样板。
张伟表示,全国第二场、江苏首场创新成果播种行动来到常熟,为常熟的高质量发展播下了“金种子”。诚挚期望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能指导帮助常熟企业精准对接更多创新成果,让更多创新“金种子”播种在常熟大地;希望广大在常企业主动对接,通过中小企业服务网等渠道主动发布创新需求,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常熟“生产线”;希望各大金融机构浇灌金融“活水”,助力“技术专利”加速转化为“发展红利”。
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园区和产业集群研究部主任胡鹏解读了创新成果播种行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周连群、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周扬,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发银发布了相关重大科研成果;上海证券交易所、中信银行、华泰联合证券介绍了金融赋能创新成果的相关服务方案;常熟市企业代表龙腾特钢党委副书记、总裁徐胜分享了发展经验。
常熟,山湖同城,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去年GDP突破3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近500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在其中发挥着“挑大梁”的作用。年初,常熟开启专精特新“育林参天”行动,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倍增成林、科创人才企业枝繁叶茂,开展播种、护苗、育树、造林、参天五大专项行动,力争三年内培育形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0家的优质企业矩阵,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000个,培育科创型企业10000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上海大都市圈智能制造全球功能性节点,常熟近年来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扎实、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快完善“空铁公水”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打造纳入中新两国高质量合作发展规划的中新昆承湖园区、承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智算未来城、声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声学创新谷等高能级载体,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出台最高补贴150万元人才房票和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政策,加速建设“先懂你、更懂你”的青春之城、宜游宜业更宜居的宝藏之城。
在两场创新成果播种行动项目路演上,中国科学院、哈工大、零一数据技术(无锡)有限公司等院所高校和企业带来了21项优质创新成果,与50家常熟企业现场对接,中信银行、华泰证券等金融机构持续浇灌“活水”,共同为常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常熟将当好“护林员”,以“精准滴灌”助力企业生长,以“阳光雨露”护航创新,推动更多“小禾苗”长成“小巨人”“参天树”。
常熟市副市长顾向民参加活动。
文/仁行 杨之洲 李献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