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为何却只承认中国?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四大文明古国,听起来都挺有面儿: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还有咱们中国。

英国教授马丁·雅克(英文名:Martin Jacques)就说了句实话:这些古国里,有的虽然名字还在,文化却早就断了;可唯独中国,一路传到今天,没断根、没换壳。

那么,印度和埃及也还在啊,为何只承认中国呢?这背后,到底有着啥不为人知的关键?

文明起源

四大文明古国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诞生在大河流域。

这不是巧合,而是自然选择的必然。肥沃的河谷平原提供了农业发展的基础,足够的粮食生产使人口迅速增长,促使社会分工和城市的出现。

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与长江流域,可追溯至约5000年前。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农业和手工业。

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工艺和半坡遗址中精美的彩陶,都证明了早期中国先民的非凡创造力。

古埃及文明则在尼罗河畔崛起。

公元前5400年左右,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早期聚落。

尼罗河每年的泛滥为埃及带来肥沃的淤泥,古埃及人由此发展出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农业技术。

公元前3100年,国王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开创了法老时代。

他们建造了壮观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发明了象形文字,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医学和天文学成就。

古印度文明的故事始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300年,哈拉巴文明和莫亨佐-达罗遗址向世人展示了高度发达的城市规划。

笔直的街道,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及统一规格的砖块,无不彰显着古印度人的智慧。

他们还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厕所和下水道系统,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卫生设施。

古巴比伦文明则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孕育。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此地创造了人类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建立了复杂的神庙经济系统。

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王颁布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先进的法律思想。

兴衰更迭中的不同选择

四大文明古国的命运各不相同,它们面对外部冲击时作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明延续的可能性。

古巴比伦文明最早凋零。公元前16世纪,来自小亚细亚的赫梯人攻陷巴比伦,给这一文明带来沉重打击。

虽然后来的亚述、新巴比伦等王国试图复兴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但终究未能长久维持。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后,这一地区逐渐失去了文化独立性。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文化入侵,以及伊斯兰文明的崛起,使美索不达米亚的本土文明逐渐消失在历史之中。

古埃及文明的衰落过程较为漫长。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后又落入亚历山大大帝之手,建立了托勒密王朝。

虽然托勒密统治者努力保存埃及文化,但希腊化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

公元30年,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公元639年,阿拉伯军队征服埃及,之后文明完全伊斯兰化。

埃及的象形文字失传,古老的宗教信仰被取代,文明的连续性彻底中断。直到19世纪罗塞塔石碑的发现,人们才重新解读了古埃及的文字。

古印度文明的变迁更为复杂。早期的哈拉巴文明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神秘消失,随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带来了吠陀文化。

接下来几个世纪,印度历经了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等辉煌时期,但也遭受了希腊人、波斯人的多次入侵。

8世纪起,伊斯兰势力开始大规模进入印度,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印度文化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响。

最后,英国殖民统治彻底改变了印度社会结构,虽然现代印度国家延续了部分古代传统,但文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相比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中国文明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连续性。即使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和统治,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仍然保持完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虽然秦朝短暂,但其政治制度的影响延续了两千多年。后续的汉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制度,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经历了"五胡乱华",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化依然保持了活力,并最终同化了入侵者。

元朝和清朝是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虽然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文化传统。

满族建立的清朝则更进一步,主动接受和发扬汉文化,统治者自觉成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是儒家经典的热心推崇者和实践者。

中国文明延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文字的连续性。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决定,使得中国人能够跨越时空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可以直接阅读两千多年前的《论语》《诗经》,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都已失传,现代埃及人和伊拉克人无法直接阅读他们祖先留下的文字。

中国独特的史书编纂传统也功不可没。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开始,中国形成了"一朝代修前朝史"的传统。

官方史书加上私人著述,构成了世界上最完整、最连续的历史记录系统。

中华文明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能力。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没有取代本土文化,而是与儒家、道家思想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外来的农作物如玉米、番薯被引入后,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使中华文明能够不断吸收外来养分,保持活力。

古老智慧的现代启迪

四大文明古国的不同命运告诉我们,文明延续并非理所当然。

文明的传承需要制度保障、文化认同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它在保持核心价值的同时,不断自我更新和调适。

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我们发现它们都创造了独特的文字系统,都建立了完整的政治制度,都留下了重要的建筑遗存。

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甲骨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梵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和泰姬陵,则见证了各文明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尽管现代埃及、伊拉克和印度国家仍然存在,但他们与古代文明之间已经失去了直接的连续性。

现代埃及人说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文化上更接近阿拉伯世界而非法老时代的埃及。

现代伊拉克人同样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其文化与古巴比伦相去甚远。

现代印度虽然保留了部分古代传统,但经历了伊斯兰文化和英国殖民的双重影响,文明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比之下,中国人仍然使用汉字,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延续至今,古代典籍仍被阅读和研究。

虽然现代中国也经历了深刻变革,但文明的核心元素和文化基因依然存在,呈现出罕见的连续性。

《——【·结语·】——》

四大文明古国的命运各异,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一现象也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文字的连续使用、完整的历史记录、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及政治制度的延续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延续的基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世界四大文明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明的历程:四大古代文明的兴衰》

中华书局《中国文明史》

复旦大学历史系《文明对话与世界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埃及   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巴比伦   中国   伊斯兰   王朝   英国   公元前   中华文明   教授   文明古国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