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骂西贝的年轻人,转头捧火了河南“预制菜之王”

9月的餐饮舆论场,有点魔幻。
一边是大批年轻人手撕西贝、怒怼“预制菜进名店”的套路;另一边,却有人端起热气腾腾的小酥肉、鱼丸、酸菜鱼,心安理得地咽下了预制菜的香气。
更戏剧的是,骂声越大,“预制菜之王”安井食品的业绩和股价反而越涨,连海外市场都在向它招手。

为什么会这样?
骂归骂,吃归吃,这门生意背后,藏着当代消费心理的一面镜子。


痛骂预制菜的键盘声还回荡在社交平台,商场另一头,安井食品的冷柜却被搬空。
这家公司刚在香港完成上市,半年营收突破75亿,手握39个年销过亿的大单品,已经碾压三全和思念——后者可是把速冻食品做进了中国人厨房的开山鼻祖。

一句话总结:
【现炒是浪漫,预制是现实】。


一、人人喊打的预制菜,怎么越吵越火?

1. 舆论的两副面孔

过去几周,餐饮圈的“预制菜大战”闹得沸沸扬扬。
从罗永浩的直播开怼,到家长们担心“预制菜进校园”,再到“太二酸菜鱼是不是活鱼现做”的争议——似乎全民进入了**“谈预色变”**的状态。

在互联网上,预制菜几乎成了餐饮的不诚信代名词。
——贵价餐厅用它,就是“糊弄”顾客;
——学校食堂用它,就是“不顾孩子健康”。

可是,到了麦当劳、老乡鸡、萨莉亚、南城香这些明牌预制餐馆,大家又笑着掏钱——
【能不能接受,关键是你诚不诚实、值不值这个价】。

这种口是心非的“双标”,为安井的崛起打了个最好的地基。


二、藏在郑州基因里的生意嗅觉

很多人以为,预制菜的天下是在南方打下的。
错。
真正的预制菜“快乐老家”,是在河南郑州

这一座四通八达的铁路枢纽,把冷链车开进了千家万户,也“孵化”了三全、思念、千味央厨、锅圈食汇等一票头部玩家。

时间往回倒——

这种竞争密集度,不比硅谷的芯片厂差。


三、安井创始人:惹不起,先躲开

这里面最会“打擦边球”的人,就是安井食品的创始人刘鸣鸣——一个郑州人。

毕业后,他在郑州工业大学当了两年老师就下海创业。
那几年,三全、思念像两座大山,垄断了水饺、汤圆、馄饨赛道,也占尽商超资源。

刘鸣鸣知道自己硬拼没优势,就果断避开,跑去厦门干“边角料市场”——

更狠的是,他把经销商当“财神爷”供:
同行一个销售员带两三家经销商,安井直接配三四个销售员伺候一家。

渠道渗透的方法论,就是这么“土得要命”,但管用得要命。


四、从区域龙头到百亿巨兽

2017年,安井食品登陆A股,营收34亿;
2024年,这个数字冲到151亿;
今年7月,又在港交所挂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个躲着走的小公司,现在成了行业老大。

秘诀有两个字:拿捏


五、安井的“拿捏术”:价格锚点+爆款战法

【低价策略:先把肚子填饱】

2013年,它在火锅料市场主动发起4年价格战,收入在2012-2016年翻了一倍多。

低价背后,是极限降本:

到2024年,它有39个年销过亿的大单品,单鱼丸这个品类,年收入就能上5亿。

【紧跟餐饮潮流,哪火做哪】

2007年,别人还在卷水饺,它转攻火锅料,顺势拿到第一。
2018年,大多数人还不知道“预制菜”这个词,它就先布局,收购上下游工厂。

到了2020年,“安井小厨”“冻品先生”两大品牌横空出世——一个供餐饮,一个面向家庭。
今天火酸菜鱼,明天火糖醋排骨,它都能预制成冷链产品,覆盖不同地域口味。

一句话:别人还在犹豫要不要跟风,它已经把爆款送进冷柜。


六、为什么越骂,它越赚?

有趣的对比来了:
西贝被骂到体无完肤,但安井的生意没有受到任何冲击,反而乘热度飞升。

原因很现实:
【舆论骂的是“贵价假装现做”,不是透明贩卖预制】。

麦当劳的汉堡你知道是工厂做的;老乡鸡的鸡汤你知道是中央厨房熬的——你没觉得被骗,甚至觉得是标准化和效率的优点。

反而是在争论中,监管动起来了。

这意味着,行业即将进入**“诚实卖预制”**的透明时代。

对安井这样的B端+部分C端双线布局的企业,这是利好——标准一旦明确,它反而能用规模化优势干掉小作坊。


七、安井的下一盘棋:走向全球

刘鸣鸣早就不满足国内市场,他盯上了海外——
那些开在唐人街的小餐馆,经常缺厨师、菜品难标准化,这对预制菜是天然刚需。

想象一下,十几年后,纽约布鲁克林的中餐馆后厨,正在往热锅里倒安井的酸菜鱼汤底。
留学生、华人家庭再也不用怀疑那道“糖醋排骨”是不是改良过的美式版本。

安井的规划很直接:
【速冻菜肴的市场规模,会超过速冻米面和火锅料的总和】。

这不仅是国内趋势,也会是全球趋势。


八、结语:现炒是浪漫,预制是现实

人们永远会追求现炒的“锅气”,就像有人会为了情怀买碳火烧烤;
但生活的节奏、家庭的精力、商家的算账逻辑,决定了预制菜的普及是不可逆趋势

安井的故事说明,骂声并不能阻止一个行业壮大,反而会加速它洗牌成熟。
未来几年,当舆论喧嚣散去,人们可能会更理性地看待:
——我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只是不能接受被蒙着卖。

所以问题不是“要不要吃”,而是**“谁来做,怎么做”**。

【这件事,还远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

  1. 《安井食品2024年半年报》
  2. 《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5年版)》
  3. 澎湃新闻:《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审查》
  4. 新京报:《舆论风口上的预制菜,究竟怎么吃才安心》
  5. 企业观察网:《刘鸣鸣与安井食品的破局之路》

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你会主动买预制菜,还是坚决只吃现炒?
如果餐厅明明白白告诉你用了预制菜,你还会去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继续关注这场“厨房革命”的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美食   河南   年轻人   舆论   餐饮   食品   郑州   思念   麦当劳   行业   冷柜   火锅   鱼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