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位享国葬待遇的广东人,身价2000亿,儿子却给别人当司机

2007年,他以国葬之礼魂归故里,成为中国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商人。

庄世平是谁?

他从广东普宁的小村庄走来,缔造了南洋商业银行的金融帝国。

身家数百亿,却将全部财富捐给国家。

自己却住在52年楼龄的旧宿舍里,上下班挤公交地铁,手腕上戴着一块百元老式手表。

他的长子开小巴为生,儿女无一踏足商界政界。

1911年,庄世平出生在广东普宁果陇村的一个书香世家。

家族虽曾显赫,但战乱年代,家道中落。

12岁,他进入汕头礐石中学求学,足迹遍布厦门、上海、北平,最终在中国大学攻读经济学。

1930年代,国难当头,他远赴泰国曼谷教书,却未忘家国。

组织华侨成立抗日联合会,筹集资金支援八路军和新四军。

1940年,中共南方工作组将50万港币的经费交由他保管,他一丝不苟,确保资金安全。

1947年,庄世平来到香港,两年后创办南洋商业银行。

这家银行从零起步,硬是成长为香港最大的华资银行之一。

到1986年退休时,总资产达733亿港元。

他还推动内地银行业发展,促成希尔顿、假日酒店等外资企业进入中国。

庄世平的成功,靠的不仅是商业头脑,更是他对国家发展的远见。

网上流传庄世平身价2000亿的说法,实属夸张。

他的个人财富约数百亿港元,但这些钱从未属于他一人。

退休后,他将南洋商业银行的全部股份捐给国家,自己分文不留。

他没有个人房产,晚年住在香港中银提供的跑马地荷塘道老宿舍,楼龄52年,简陋得像普通工薪阶层的家。

上下班,他挤地铁或公交,手上那块百元手表,是他身上最值钱的物件。

为何叫他“最穷的富豪”?

因为他把财富看作工具,而非目的。

他捐资创办汕头大学,修路建校,助力家乡建设,凡国家所需,他倾囊相助。

他的“穷”,是物质的极简。

他的“富”,是精神的崇高。

庄世平用行动告诉世人,真正的财富,是为家国付出的心血。

庄世平的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泰国组织华侨抗日联合会,筹集资金物资支援国内。

1940年,他受委托,保管50万港币经费,展现了高度的信任与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通过南洋商业银行,为国家外汇储备和经济建设输送血液。

1980年代,他推动外资企业进入内地,为改革开放注入活力。

他还担任职务,积极建言献策。

1997年,他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表彰其贡献。

2007年,庄世平去世,国家为他举行国葬,棺椁覆盖五星红旗,礼炮齐鸣。

他是继霍英东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商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海外华侨爱国精神的致敬。

他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却无一人涉足政商高位。

长子庄荣叙的经历最广为人知。

年轻时,庄荣叙身患疾病,庄世平却坚持让他回内地接受治疗,理由是“内地人民都能坚持,儿子没理由特殊”。

回到香港后,庄荣叙自谋生路。

干过杂工,最终成为小巴司机,穿着蓝色制服,住在廉租房,干了近20年直到退休。

庄荣叙从不抱怨,反而为父亲的家国情怀骄傲。

庄世平的妻子林影平,是他一生的坚强后盾。

林影平晚年身患重病,庄世平却选择让她回内地治疗,体现了他对公平的坚持。

林影平从未反对丈夫的决定,默默支持他将财富捐给国家。

她的低调与坚韧,与庄世平的理想相辅相成。

目前,庄世平的后人依然低调。

他的儿女多选择普通职业,鲜有公开露面。

庄荣叙退休后,过着简朴生活,其他子女也未见在商界或政界活跃

这种家风,正是庄世平“自立自强”的最好传承。

庄世平与李嘉诚的友谊,是香港商界的一段佳话。

两人同为潮汕人,志趣相投。

据传,庄世平开口,便能让李嘉诚捐出数亿善款,用于教育和公益。

汕头大学的建设中,李嘉诚的慷慨捐助,离不开庄世平的牵线搭。

两人不仅是生意伙伴,更是彼此尊重的知己,共同为家乡和国家出力。

庄世平还与众多政商界人士交往密切。

他曾保管抗战经费,出色完成工作。

他与高官巨贾往来,却始终保持清廉本色。

他的社交圈虽广,却从不用关系为己谋利,这种操守令人敬佩。

庄世平的传奇人生并非没有争议。

网上流传他身价2000亿的说法,实为误解。

南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虽高,但非个人财富。

国葬待遇也引发讨论,有人质疑商人为何获此殊荣。

但细看他的贡献,从抗战捐资到改革开放助力,他的爱国行为超越了商人身份。

国葬,是国家对他的肯定,也是对华侨精神的传承。

另一个风波是关于他儿子的“司机”身份。

有人误以为庄荣叙“混得不好”,实则这是庄世平刻意培养的自立精神。

这些争议,多源于对庄世平价值观的误读。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选择将亿万身家献给国家。

过着近乎清贫的生活,这种格局令人震撼。

他的家风,教我们自立自强。

他的爱国,提醒我们勿忘家国。

他的妻子林影平,用无声的支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相濡以沫。

普宁的庄世平博物馆,成了爱国教育基地,吸引无数人缅怀他的贡献。

财富可以很短暂,但精神可以永存。

他的选择,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能为这个时代留下什么?

编辑:小脑袋

【信息来源】

中国侨网2025-4-25

新华社媒体2021-11-16

华商韬略2021-7-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国葬   汕头大学   普宁   南洋   商业银行   爱国   香港   中国   身价   广东人   待遇   司机   儿子   内地   财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