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星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
关税风暴之后,每天信息量都有点过载状态。现在一天的内容,都是过去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的量,实在应接不暇。
而且,常常折腾来折腾去,发现好像又回到开始的地方。
就像周末的关税豁免,各方一顿疯狂讨论。有卖方研究员在分析对果链和半导体有什么影响,有律师在研究这个到底有没有排除我们,有吃瓜群众在掰扯美国的海关缺人手……
可是,我们也看到了,剧情的发展,就像热烈的讨论一样,反转反转再反转,走向白热化……
最终还得看晚上特朗普的表态。
因此,面对不确定性持续放大的宏观环境,以及随之而来剧烈波动的大类资产,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怎么努力去预测未来政策走向以及资产价格方向,貌似有些疲于奔命了。
与其跟着上蹿下跳,不如做好应对。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明显感受到,短短两个星期,各大类资产都开启高频震荡模式。
涨如黄金,也曾经历了跳水再反抽,振幅接近10%。
跌如原油,更是惨烈,在全球衰退的预期下,绿了近14个百分点,振幅高达24%。
在这样宽幅震荡下,大部分投资者应该是扛不住的,再加上各种乱飞的消息,360度无死角地撩拨你的心态。
此时此刻,做好配置依然是王道。
年初那波科技行情,让不少人觉得“我又行了”,“做什么资产配置啊?梭哈科技分分钟秒杀”。
你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很快就打回原形。
上周五,去无锡听了华夏基金和韭圈儿联合举办的卓越班,在众多不确定性中,还是给了我几分确定。
一开场,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就从关税展开,给了在场各位的一些应对思路和策略。
从股债角度,他认为特朗普政策摇摆会对短期风险偏好产生极大影响。就像我上面表格里所示那样,很明显像股市这样的风险资产,大开大合。
但是,你如果想要躲过这样的波动,难度其实也不小。你看,除了港股、德国,一阵上上下下,实际上也没跌太多。而且,未来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出台。
因此,大幅降低仓位的操作,也会面临踏空的风险。就像去年的924和年初的科技行情那样,踏空比套牢痛苦一万倍。
出于降低组合波动和提供下跌保护的角度考虑,拉长债券久期,做好股债对冲是更好的办法。
权益资产可以小幅降低仓位至中性偏低,结构上在情绪充分释放前规避外需暴露,增加红利配置,适当增加内需交易。
如今,市场波动这么大,我们就需要尽可能抓住我们自己能控制的东西。
在会上,有理财师和嘉宾互动,讨论这段时间的应对,发现经过近两年的磨砺,大家的心态更好了,比较坦然地面对波动。
就像游走在这江南的小巷里,忽明忽暗。
最后都会抓住尽头的那股光亮。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