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罕见承认错误,否认他所钟爱的关税效力,他发现了什么?他的改过能不能为中美解决分歧带来积极影响呢?
近日,特朗普在一次专访中罕见松口,承认以高关税威胁中国的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并且还可能会冲击到美国经济。能做出这样的表态,表明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关税政策是有问题的,过去特朗普一直迷信关税的效力,他在去年大选期间更是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关税的“热爱”。
事情的根子还是美国先挑起来的。早在 4 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拿 “301 调查” 当幌子,盯着中国海运和造船业下手,10 月 14 号正式开始收高额港口费,还把标准定得特离谱: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每净吨收 50 美元;中国造的船更狠,要么按 18 美元 / 净吨算,要么按 120 美元 / 箱算,哪个高收哪个,以后每年还得涨。美国嘴上说 “维护公平竞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想卡死中国的航运和造船业 —— 要知道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可是挑大梁的,美国自己的民用船厂从 2000 年的 32 家锐减到现在只剩 7 家,根本没法比。
可美国忘了,中国从来不吃 “单边制裁” 这一套。这边美国政策刚生效,中国交通运输部当天就跟着出台了反制办法,对美国拥有、运营、建造的船,还有美资持股超 25% 的船,收特别港务费,起步价 400 元 / 净吨,之后每年往上涨,2028 年要涨到 1120 元 / 净吨。这反制可不是瞎来的,国务院 9 月底刚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说了对歧视性措施可以对等反制,法理上站得稳稳的。更妙的是中国还留了活口:只要是中国造的船,哪怕归美国企业所有,也能豁免港务费;空载来修船的也不收钱,这明摆着是用规则引导市场,让美国企业自己算明白账。
没几天,美国就尝到苦果了。10 月 17 号本来该停靠上海港的美国 “RIVIERA” 号邮轮,硬生生改道去了韩国釜山,近千名游客订好的外滩游览、朱家角行程全泡汤,光投诉就来了 800 多起,邮轮公司光赔偿订金和误工费就得花 300 多万。为啥宁可砸招牌也不靠港?还不是因为要交 1167 万人民币的港务费 —— 这船净吨位 29175 吨,按 400 元 / 净吨的标准一算,正好是这个数。要知道一艘豪华邮轮单次航次净利润也就 200 到 300 万,交这笔钱等于把 4、5 次航次的利润全赔进去,换谁都肉疼。
这还只是开始。美国三大邮轮公司诺唯真、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2023 年诺唯真光中国市场的营收就占了全球近 20%,现在突然要交高额港务费,要么赔本运营,要么放弃市场,怎么选都是坑。更有意思的是,“RIVIERA” 号空出来的泊位,没等多久就被一家欧洲邮轮公司接了,人家说得直白:“中国市场规则清晰,按规矩来就能合作”。中资邮轮更不含糊,“鼓浪屿号”“蓝梦之星号” 这些船,10 月 14 号之后预订量直接涨了 40%,好些航次提前两周就售罄了。美国自己把中国市场的门砸了,倒让别人捡了便宜,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特朗普嘴上喊着 “政策出问题”,可对港务费引发的乱子装看不见。他大概没算过这笔账:美国的航运资本早就被这政策套住了。美国是全球第四大船东国,华尔街资本掌控着大量船舶,摩根大通光船队就有 160 多艘,这些船只要美资持股超 25%,全得交高额港务费。航运咨询机构算过,2026 年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得多花 32 亿美元,其中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占了近五成,但美国自己的航运企业也跑不了干系。更要命的是,这些成本最后还是得美国消费者扛着,单个集装箱运费可能涨 600 到 800 美元,每年得多花 300 亿美元,核心通胀率都可能跟着涨 0.2 个百分点。
最打脸的是美国自己的造船业,根本扛不住这种折腾。美国造艘船的成本是中国的 5 倍,美森航运订的 3600 标箱集装箱船,美国造要 3.33 亿美元,中国造还不到 6000 万。更别提美国造船还得靠中国零部件,船用电缆、电子导航、特种钢材大多来自中国,9 月中国把美国最大的军工船厂之一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直接卡了他们的脖子。现在中国又出了豁免政策,买中国造的船就能免港务费,美国船东用脚投票都知道该选谁,特朗普想扶持本土造船业的算盘,算是彻底打空了。
其实特朗普心里门儿清,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和市场,可他偏要装强硬。之前搞关税,稀土、药品这些离不开中国的商品不敢加太高,现在搞港务费,又被中国反制得企业叫苦连天。他嘴上承认关税有问题,可港务费这事儿连提都不敢提,说白了就是想避重就轻,盼着中国先松口。可中国早就把规矩摆这儿了:9 月底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明明白白写着反制条款,10 月的港务费政策也是对等回应,你敢加我就敢收,你要停我随时能谈。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特朗普那套 “嘴上认错、行动不改” 的把戏没用了。“RIVIERA” 号改道只是开始,接下来美国航运企业要面对的是逐年上涨的成本,造船业要扛零件短缺的压力,消费者要为通胀买单。而中国这边,反制措施有理有据,还能借豁免政策巩固造船业的全球地位,欧洲企业和中资公司又趁机补了市场空缺,压根没在怕的。
说到底,这场博弈拼的就是谁更有底气。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美国造船业离不开中国零部件,可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有明确的规则,还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做后盾。特朗普要是真敢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在关税、港务费这些地方设障碍,最后疼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老百姓。中国早就说了,“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想让中国让步?除非美国先收起那些小动作,不然免谈。这场贸易摩擦还得持续一阵子,但谁占主动、谁没底气,早就写在 “RIVIERA” 号改道的航线上了。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