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最近自己说的,要把自己的中国公司卖了。资本做出来的局,向来是连自己也不放过的。
星巴克中国门店的数量,占了他家全球总共41097家门店的差不多五分之一——但只贡献了约8%的收入。
如果非要说中国市场太卷,同行太多,什么Manner,瑞信,蜜雪冰城什么的,导致星巴克在无奈中倒下去的话,那么在中国的外资,恐怕慢慢的还有一批再退出去。
直到有一天,市场又变成他们熟悉的样子,他们就还会回来的。
什么是星巴克们熟悉的样子,大概还是外企这个偶像包袱。
你看外企出来的人,到现在也还是,如果一句话里不夹杂着点English,你还真不当翠花是Tracy,但是讲到具体问题的落地,他们有个统一的做法:画饼。
向上向下,很多人愿意吃饼,因为一时爽,这是拍马屁的一个变种,市场在你刚来的时候,大家没多少选择,会客气点,让你产生错觉;时间久一点,市场会对任何人都不客气。
尤其现在,时代发展了,中国这个什么都能自己生产还搞得不错的市场,如果本地的企业卷起来了,你不跟着卷,非要逆向总部对标,走下坡路,这是早晚的事。
也可能,很多人也会说,人家可能根本不在乎你的市场,你看三星和谷歌这些公司,不算中国市场,人家照样世界第一,不差你这点。
这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别说外资他就是带有温情的,因为市场不好,不屑于这个市场,资本,是都特么无情的。
你看微软这样的,为了降低裁员成本,都能把中国员工先弄美国,然后在那边裁了,绕一大圈,因为便宜啊。
牛马和牛马,不因为在不同的地方,就谁比谁高级一点或者低级一点,资本要做你的局,今天是你,明天是他,后天可能到我。
就是外企的牛马吧,还是多了些莫名其妙的骄傲,大概是外企自己的偶像保护也很容易传递给他的一些员工们。
明明都是中国同事,偏要跟你英语沟通,这也没什么不好,为了锻炼英语随时跟老板对上号,画上饼,这有道理。
可是你没事在同一个时区,大家都在工作时间交流,就你非要深夜十二点给你用英文发个信息,还要再问一句:你觉得呢?
没这个必要的,真没有的,你看欧盟那边都给你长臂管上了:来自中国的产品要是加班生产的,他们可能就不要了。
这叫啥,叫企业行为准则,看起来非常高级那样,一套又一套。
或许成本就这样堆了上去,效率就这样降了下来,反过来讲这个市场不对,说其他人太卷,不是你不卷,是你卷的姿势不对,还在那埋怨和打小报告,妥妥小人。
市场不就是,市场想你是王八蛋,你不能是王九蛋么,这才是坦荡荡。而会画饼的人,终于会因为拿不出饼招人鄙视。
会打小报告的人,终究会因为当面的对质被撕掉面具。
但是这两类人从来不会悔改。无论画饼还是打小报告,都是利用别人来为自己谋福利。
他们认为自己画的饼会让别人为自己死心塌地;他们认为自己的小报告会让别人倒霉扑街。
这些人其实不光外企,在其他企业里也是有的,只不过在外企光鲜的背景下,看起来让人感觉到更多的是:你装什么装。
你看你都要把自己卖掉了。不过也不能说是坏事,麦当劳中国卖身叫金拱门后,后面跟这个名字一样接地气,不是慢慢又活得舒适起来了么。#星巴克#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