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是中国逼我的”,美媒炸锅,美国船商已乖乖向中国交钱

中美贸易战不断失控的局面,让特朗普如坐针毡。


近期,他接受了福克斯商业频道的采访,他被问到“对中国加征100%关税是否可持续”时,他皱着眉说了一句大实话:这当然不可持续,但目前的数字情况就是如此,是他们(中国)逼得我不得不这么做!



这话一出,美国舆论顿时炸了。


因为懂王这句话直接把两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美国人面前:

第一,特朗普心里清楚,100%的关税真要执行,美国自己先扛不住。要么根本推行不了,要么没几天就得叫停,否则华尔街那群资本大佬第一个不答应。

第二,他手里已经没牌了。但凡有点别的办法,他也不会打出这张“明知道会输”的牌。


但就在特朗普还在镜头前嘴硬的时候,美国的船商们,已经用行动“投降”了。

上周,中国交通部发布新规:自10月14日起,对停靠中国港口的美国船只加征特别费用,没过两天,第一艘美国商船在宁波港乖乖交了400多万

这艘船属于美森航运。他们一度绞尽脑汁想“避费”,但避不了,还是交了。

接下来,这些美船公司很可能会像那些美国豆农一样,掉头向白宫施压:快跟中国谈和!

问题是,特朗普现在哪顾得上他们?

还记得他前阵子承诺“拿出百亿补贴农民”吗?钱呢?影子都没有,停摆中的美国政府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说白了,就是给农民画了张大饼。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另一个坏消息,彻底把白宫逼到了墙角。

近日,英国BBC经过调查发现:即便美国从现在开始,与盟友齐心协力,在技术和资金都完全充足的前提下,将稀土项目列为国家级最高项目,也需要超过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我觉得这个估计有点太乐观了,中国形成如今的稀土产业规模,那也是40年拼出来的,以他们的效率、技术,10年能不能搞到我们今天的水平,都不可能。


2018年,特朗普刚打响贸易战的时候,大概做梦都没想到,七年后局面会彻底反转。

那时候他以为,切断芯片和技术,中国科技就完了。

结果呢?2025年的今天,中国不仅芯片出口全球第一,还打出了一张让他毫无办法的牌:稀土。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是导弹、雷达、战斗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的“血液”。

没有稀土,美国的F-35生产线得停,智能汽车造不出,精确制导导弹会变成“无头苍蝇”。

而今天,全球近70%的稀土专利在中国手里,超过90%的精炼产能也在中国。



美国不是没有稀土矿。它的储量全球第七,也在满世界找矿合作。

但问题是——有矿,不等于能炼。

美国唯一还在运营的稀土项目MP Materials,只能处理最基础的轻稀土。真正关键的中重稀土,86%还得运到中国加工。

就提炼的轻稀土,美国人的成本还是我们的好几倍。


2015年,美国曾砸下70亿美元,试图重建本土稀土产业链。

结果?不到两年,项目破产,钱打了水漂。

2023年,兰德公司发布报告:美国要实现稀土自主,乐观估计也要8年时间、1500亿美元投入。


为什么这么难?

第一,稀土精炼不是挖出来洗洗就能用,它需要一整套包含300多家企业的产业链,而美国现在不到10家。

第二,美国大学里根本没有稀土提炼专业——过去几十年全依赖中国,自己早不培养了。

第三,全球800万吨离子型重稀土矿,几乎全在中国南方。这种矿开采容易、纯度高,可用于军工。

美国手上的大多是轻稀土矿,要提炼出军工级重稀土,成本是中国的几百甚至上千倍。


更要命的是纯度。

中国能稳定量产17种“4N级”高纯稀土,部分已达“6N”——这是造高超音速导弹、激光武器、隐身战机的必需材料。


而美国,连“3N”都还磕磕绊绊。

如果美国从今天开始,举国之力搞稀土,不惜一切代价,最快也要2033年才能建成“有韧性”的产业链。



那2030年的中国会在做什么?

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业产值将占全球45%以上——实际可能突破50%。

从载人登月到核动力航母,从六代机到人造太阳,中国正在系统性收官。

而美国到2033年抬起头,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稀土链终于建好了,但中国已经在搞下一代技术了。


巨大的现实差距让美国官员情绪失控,最近美国财长贝森特几次发言,信号非常强烈:

“北京的官员正在管理全球供应链。”

“美国汽车厂商向我们求助,磁铁不够用了。”

“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不可信任。”

“俄罗斯有中国支持,乌克兰打得很艰难。”

“美国想缓和关系,但中国总是不给面子。”

这些话,听起来像抱怨,其实是认怂。

就像教员曾说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

今天,美国就是被逼得不得不讲理。

只是现在,他们连“讲道理”的效果都越来越差了。

因为没有信任,双方很多领域正在脱钩。



很多人还在争论“中美会不会脱钩”,但现实是:脱钩已经在发生。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18%;

2025年,这个数字降到了13%,最近几个月甚至跌穿10%。

信任已经破裂,产业链正在重构。


回头看特朗普那句“是中国逼我的”,其实挺讽刺的。

中国没逼他加税,没逼他打贸易战,没逼他制裁中国企业。

中国只是在做一件事:你出牌,我跟牌。


你加关税,我对等反制;

你断芯片,我自主研发;

你搞技术封锁,我收紧稀土出口。


这不是“逼”,这是“回敬”。

而特朗普,除了在镜头前抱怨,似乎也没什么新招了。

有句话说得实在:现在我们也有了飞机大炮,你们最好能有钢铁意志

2025年,这句话可以升级为:现在我们是全球工业霸主,你们最好也能自力更生。

这不是傲慢,是现实。

回头看,这场贸易战最讽刺的是,每次主动出击的一方,最后总是“被逼到墙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中国   美国   稀土   全球   产业链   关税   技术   中美   现实   导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