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卖稀土,为何像卖白菜?专家不敢说的真相,藏在这篇文里

“当美国五角大楼为它的F-35战机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采购稀土时,这些战略资源的精矿粉,却要先绕地球半圈,运到中国加工。这个看似矛盾的场景,揭示了中国稀土产业鲜为人知的AB面:一面是近乎垄断的冶炼技术,另一面是价值链上的尴尬处境。”


说白了,老美挖得出石头,但离了中国的技术和产业链,就是玩不转高纯度的稀土产品。这场景,像极了我们能造出高端芯片的设计图,却暂时造不出EUV光刻机。


网上很多人一提到中国稀土,就是“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感觉我们已经卡住了全世界的脖子。但真相是,我们的稀土优势,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甚至可以说,是“虚胖”。


咨询了几个业内朋友才知道,我们主导的,主要是稀土产业链的中游:冶炼分离。这一块技术门槛极高,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巨大的环境成本,我们确实建立了近乎垄断的地位,全球近90%的稀土都需经过中国冶炼。


但上游的稀土矿,和下游的高端应用,我们的控制力就弱得多。


上游方面,美国、澳大利亚、缅甸的稀土矿都在拼命扩产,虽然短期内离不开中国的加工厂,但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想靠稀土“一剑封喉”,几乎不可能。


下游就更尴尬了。我们卖出去的是稀土氧化物、稀土永磁体这些“工业面粉”,但买回来的,却是价格翻了几十倍、上百倍的高性能电机、精密传感器、先进导弹制导系统。


说句扎心的话,在稀土这场全球博弈里,我们更像是那个掌握了顶级面粉供应的大掌柜,而欧美日等国,则是用我们的面粉做出了米其林蛋糕,再以天价卖回给我们。


这里就引出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守着“工业维生素”的金山,却在价值链上吃了亏?


首要原因,就是过去几十年 “内卷式”的低水平竞争。


中国的稀土企业,一度多如牛毛。为了抢订单、抢市场,各家互相压价,把宝贵的战略资源,卖成了“白菜价”。利润薄如纸,哪还有钱和动力去投入研发,攀登产业链的顶峰?


反观美国日本,他们从我们这低价买入稀土原料,然后投入巨资,在专利上构筑了铜墙铁壁。尤其是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核心专利上,日本日立金属长期占据优势。这意味着,哪怕是我们中国企业生产的钕铁硼,要出口到某些市场,都可能得先给日本企业交一笔专利费。


这仗还怎么打?我们流汗流血,承担了环境污染的成本,他们却靠着专利和法律,躺着收钱。


另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的一票否决权,还不够“独裁”。


稀土有17种元素,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我们在轻稀土上优势明显,但在更为稀缺、价值更高的中重稀土上,情况就复杂了。


真正卡欧美军工脖子的是中重稀土,比如用于制造F-35战斗机发动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雷达的钕、铽、镝。而全球超过80%的中重稀土产能和供应链,确实牢牢握在中国手里。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王牌”。


但这张牌,我们以前打得并不好。西方一边炒作“中国稀土威胁论”,一边用尽各种手段破解我们的优势。


他们搞出了两手策略:一手是技术替代,疯狂研发在不使用中重稀土的情况下,能否造出性能稍次但能凑合用的永磁体,这叫“去中国化”;另一手是资源替代,在格陵兰、非洲、东南亚到处开矿,寻找能替代的稀土矿源。


更绝的是,他们利用资本和市场的优势,玩起了产业链隐形控制。比如,一家在中国稀土产区设立的“高科技”外资企业,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悄悄收购我们最优质的中重稀土原料,加工成中间产品后出口,再在其本土的“高精尖”工厂里完成最终产品。


看上去是我们的GDP和出口额,但实际上,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和初级加工利润,都被他们用资本轻轻松松“吸”走了。


那么,中国的稀土优势,怎样才能变得更大,大到让对手感到绝望?


答案绝不是简单地限制出口,那样只会逼出一个更团结、更强大的对手。真正的“一票否决”权,应该建立在无法替代的技术和生态系统上。


第一,要从“稀土资源大国”升级为“稀土技术大国”。

必须用举国之力,突破下游高端应用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封锁。让我们的企业,不仅能生产稀土永磁体,更能造出世界顶级的稀土电机、稀土激光器、稀土储氢材料。当我们能造出比他们更好、更便宜的高端产品时,主动权才真正在手。


第二,要对内整合,结束“内斗”局面。

通过组建像“中国稀土集团”这样的“国家队”,统一协调资源开采、生产计划和出口价格。把“白菜”卖出“白金”价,把利润留在国内,反哺技术和环保。


第三,也是最高明的一招:打造“稀土生态”,实现闭环统治。

大力发展稀土回收产业。未来,我们的优势将不仅来自矿山,更来自遍布全球的废旧电机、电子产品、新能源车。这是一个移动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谁能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稀土回收网络和技术体系,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资源命脉。


说到底,稀土战争的终局,不是看谁家里的矿多,而是看谁的技术更强、产业链更完整、生态更稳固。


当有一天,美国最先进的战机、欧洲最精密的光学仪器、日本最高效的新能源电机,其核心技术和核心材料都无法脱离“中国创造”时——


那才是我们真正能够“一票否决”的时刻。


那一天,才是中国稀土,真正“更大”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科技   稀土   白菜   真相   专家   中国   永磁   技术   优势   产业链   日本   美国   资源   电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