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信息表明,将于9月初举行的IFA 2025有望迎来全球显示技术革命的大爆发,而且这一轮规模空前的产业革命有个显著特点——中国负责领跑,日韩加速跟进。
新局面来得有点突然,同时也是顺理成章。从今年初的CES到AWE,中国企业海信完成了“全球首发RGB-Mini LED电视”到“全面展示RGB-Mini LED电视”,再到率先量产上市的一系列极限操作,不仅实现了推动显示技术跨代升级的重大突破,也让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显示技术竞争中首次占据制高点。
从近期三星、索尼等国际大厂的频繁动作可以看出,RGB-Mini LED技术的领先性已经获得行业广泛认可,而面对未来显示技术的巨大产业价值,全球电视巨头们也开始加速追赶。
首先是三星近期宣布将在IFA 2025上推出其首款115英寸RGB Micro LED电视,并计划年内量产上市。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尽管三星在产品名称上有意规避,但其本质上使用的就是RGB-Mini LED技术,同时在产品尺寸上也是有意针对海信的116UX。
实际上,自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中国企业主导的Mini LED电视对韩企坚守的OLED电视形成巨大压力,引来韩媒阵阵焦虑。而眼见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的三星,也不得不抓紧调整产品研发策略,转向RGB-Mini LED领域,避免被中国企业甩开太远。
几乎与三星同时间,索尼也对外宣称将于IFA上展示自研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今年上半年,索尼在AWE、日本总部两次公开展示该显示系统,虽然尚未形成整机样品,但从关键参数上看,相比已量产的海信电视UX并未表现出过人之处,上市时间也要等到2026年。这种情况下,索尼仍然要提前公布参展计划,显然是有提醒外界自己也是“赛道玩家”的用意在其中。
业内人士认为,三星索尼高调宣布入局RGB-Mini LED赛道,相当于变相承认了海信引领的技术路线,同时也说明两大巨头已经意识到RGB-Mini LED技术带来的重大变革,以及在未来市场中的主流位置。
从技术层面看,海信推出的RGB-Mini LED电视UX采用其首创的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将行业长期使用的单一背光、二次转换模式,跃升为红绿蓝LED直显的多基色背光模式。得益于全球首颗“光色同控”信芯AI画质芯片H7与高性能RGB-Mini LED发光芯片的高效协同,不仅带来高达97%的BT.2020色域覆盖,在色彩纯度、色彩体验、控色精度、能效表现上也是全面超越当前主流的量子点产品,成为新的画质天花板,产品稳定性更是行业领先。
可以说,RGB-Mini LED将液晶显示技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如果OLED不能取得显著的技术突破,那么在画质、耐用性以及生产成本均不占优的情况下,大屏OLED被边缘化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由于海信为RGB-Mini LED电视量产树立了优质标杆,也激励了主要电视厂商加快挺进该领域。有消息称,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日本电视市场份额第一的东芝电视,也在研制RGB-Mini LED电视,借助母公司海信的技术支持,东芝计划在今年内量产最大116英寸型号产品,领先索尼成为首个推出RGB-Mini LED电视的日本品牌。
不出意外的话,在IFA 2025上至少可以看到海信、三星、索尼、东芝展出的相关产品及方案,而TCL大概率也会展示自家的RGB-Mini LED样机。从年初海信“一枝独秀”到9月“群芳争艳”,足以看出该技术的广阔前景,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赛道,可以进一步增加技术多样性,降低成本,为产品推广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次的显示技术革新浪潮,是由中国企业引爆并实现引领的,这意味着未来的全球高端电视市场规则,将按照中国模式重新书写,在更加纯粹的创新竞赛中,推动显示行业走向新的巅峰。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