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持有,反而成了亏损之源?

最近在客人咨询过程中,发现即使去年9月的绝地反弹后,不少客人的持仓,依然亏损幅度不小。

而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于大家都简单认为,选一个当时业绩好的产品,长期持有就好。

实际上,这个逻辑并不一定正确。


01

我们先看一张图,白线是上证指数,紫线是标普500,绿线是wind全A,统计从有数据开始,即1990年12月19日到今天,30多年了。

这个图并非让大家关注涨幅,而是请大家关注振幅,即波动率。

你会发现,这30多年,标普500的振幅,是1768%,而蓝筹为主的上证指数,直接是6276%,代表全市场的WIND全A,振幅直接干到了10820%。

这背后就的典型的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区别,之前有过数据统计,A股的波动率,是美股的3倍,这就直接导致了A股的持有体验,比较差。

大牛市的时候满地市梦率,大熊市的时候跌满地破产一样。

这就意味着,如果并非熊市低位进入这个市场,而是牛市,尤其牛市后半场进入,且高位不止盈,会一套好几年。

而且至少30%-50%的回撤,会让你痛不欲生。

这里的核心,就是超高的波动率下,止盈非常重要,不然就是多年的关灯吃面。

细节可参考老南之前写的《亏钱最多的基金背后,有这些秘密》、《投资百亿基金,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而从下图可以看出,基民猛买基金的时候,往往都在牛市后期。

大家有兴趣可以翻翻我们的历史文章,20年底21年初,老南提醒消费这些太贵的文章下,评论区全是骂老南的。

然后去年上半年,我们反复写A股估值严重低估,至少要标配,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涨。然后评论区也是大部分骂老南的。

但这也不能都怪大家,毕竟这种高波动率下,大牛市和大熊市,都会把人搞疯掉。


02

此外,A股除了超高波动率之外,风格切换幅度巨大,也是长期投资逻辑的障碍。

这张图大家可以放大看,我统计了上一个周期,即19年到现在,有国证价值、国证成长、消费、医疗、红利、TMT等指数。

这6年的时间里,你会发现这些指数呈现明显的时序上的差异,

如19年一开始,国证成长、消费、医药、TMT,都很强,而国证价值、红利都躺平,甚至下跌。

到了20年年中,TMT掉头向下,然后到了21年,消费、医药都开始跌,这一跌一直到现在,还没修复的迹象。国证价值也开始向下,但TMT又支棱了起来。

22年基本一起死,这时候,瘟了多年的红利,突然好了起来,一直到去年下半年。

然后去年底开始,科技开始爆拉,一直到现在,火了2年多到红利,不行了。

可见,A股内部有非常强烈的风格轮动、行业轮动。而无论是股民,还是基金经理,本身就不可能全天候适应所有的风格,然后精准择时,完美高抛低吸,毕竟总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

对于基民而言,如果没在该基金经理的适应风格,演绎到极致的时候止盈,就会死的很惨。


03

此外,个股也好,行业也好,经常也会发生股价和业绩的长期脱节。

如前几年,老南在《“价值投资”在A股能赚钱?》里,举过招行的例子:

如果你是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且判断对了招行09年到13年,牛逼的业绩增长,结果,一毛钱没赚到。

然后在14年,判断对了招行业绩,未来5年增速下滑,卖出股票。结果,反而错过了5年近4倍的涨幅。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10年啊,人生有几个10年?

至于消费和医药行业就更不用我举例了,相信太多的基民还深套其中。


在这样的市场中,长期持有,尤其是非专业投资者,在非专业的决策下,长期持有,很容易最后只得到大幅的下跌。

前两年,老南和一个前券商管过百亿级FOF,且十年没亏钱,后来奔私的老总聊过,他和我说,他管理的FOF,里面的子基金,从年头到年尾,80%都会调仓。

所以,发现区别没?对于高波动率的市场,简单的长期持有很容易亏大钱,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赚波动率的钱,这些我们后面写。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都会   振幅   熊市   红利   牛市   多年   风格   价值   基金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