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今天凌晨,OpenAI 重磅发布了两款全新的 GPT-5 系列模型——GPT-5.1 Instant 和 GPT-5.1 Thinking,并宣布同步开启分阶段上线,首先面向付费用户(Pro、Plus、Go、Business)开放,然后再逐步向免费用户和未登录用户推送。企业版和教育版用户可在 GPT-5.1 成为默认模型之前,提前七天体验这两个模型。过渡之后,GPT-5.1 将成为 ChatGPT 的默认模型。
客观来看,这次升级不算是大版本迭代,而是小版本升级,主要在智能水平、交互体验上做出了一些改进,用 OpenAI 官方的话来描述就是「更智能、更具对话性」。
另外,OpenAI 透露,GPT-5 Pro 也将很快更新到 5.1 版本。

OpenAI CEO Sam Altman 随即也亲自站台发文,“GPT-5.1 发布了!这是一次不错的升级。我特别喜欢他们在指令遵循和适应性思维方面的进步。智力和风格的提升也很不错。”


更聪明,也更“有人味”的 GPT-5.1
OpenAI 表示,GPT-5.1 Instant 是目前 ChatGPT 使用最广泛的模型。新版默认语气更加自然、亲切,也更具对话感。
在早期测试中,不少用户对这款新模型轻松、带点幽默的表达方式感到惊喜。比如说,当你跟 ChatGPT 说:“我感觉压力很大,需要一些放松技巧。”
GPT-5 和 GPT-5.1 Instant 给出的开导如下:

明显可以看出 GPT-5.1 Instant 的语气更为人性化一些,也更为体贴。
此次最大的亮点之一是 GPT-5.1 Instant 首次具备“自适应推理”能力。模型会根据问题的复杂度,自动判断是否需要“先想一想”再作答,从而在复杂问题上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回答。
OpenAI 指出,他们也改进了模型的指令执行能力,使其在保持快速响应的同时,也能直接解答用户的查询。 这一机制让 GPT-5.1 Instant 模型在数学和编程等测试(如 AIME 2025 和 Codeforces)中的表现有了明显提升。
与 GPT-5 相比,GPT-5.1 Thinking 在简单任务上花费的时间更少,因此使用的 token 也更少,在响应速度方面优于基础模型。
另一款更新的模型 GPT-5.1 Thinking 则更适合处理复杂推理任务。
OpenAI 称,它现在能更精确地分配“思考时间”——在复杂问题上花更多时间,在简单问题上更快作答,既保证了深度,也减少了等待。新版本的回答更清晰、少用行话,语气也更温暖、更具共情力,使其在解释技术概念或处理工作任务时更易理解、更自然。

与此同时,OpenAI 表示,GPT-5.1 Thinking 的回答也更加清晰,减少了专业术语和未定义词汇的使用。

更多的个性化
OpenAI 此次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改进:让用户能更轻松地定制 ChatGPT 的语气与风格。官方指出,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聊天风格的偏好差异很大,因此 GPT-5.1 系列引入了更直观、更高效的语气控制选项。
新版提供六种预设语气风格:
默认(Default)
友好(Friendly,原 Listener)
高效(Efficient,原 Robot)
专业(Professional)
直率(Candid)
古灵精怪(Quirky)

旧版的 Cynical(冷幽默) 和 Nerdy(技术宅) 风格也将继续保留。
对于希望更精细调整的用户,OpenAI 正在测试新的“个性化控制”功能,允许用户直接设定 ChatGPT 的“性格”特征,如回答是否更简洁、语气是否更温暖、是否常用表情符号、内容是否便于快速浏览等。
此外,ChatGPT 还能在对话过程中主动提示用户更新语气偏好,而不必手动进入设置。任何时候都可调整或移除这些偏好。
这些新的语气和风格选项将从今日起逐步开放;更细致的特性调节功能将在本周晚些时候以实验形式推出,先向少部分用户开放测试。新版 GPT-5.1 在理解并执行个性化指令方面也更精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在“个性化设置”中所做的更改会立即生效,包括当前正在进行的对话,用户不再需要重新开启新会话。

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随着此次升级,GPT-5.1 Auto 将自动为每个问题匹配最合适的模型。用户无需手动切换。
两款新模型也将在本周晚些时候登陆 API:
GPT-5.1 Instant 将以 gpt-5.1-chat-latest 的形式上线;
GPT-5.1 Thinking 将以 GPT-5.1 提供;
二者均具备自适应推理功能。
旧版 GPT-5(Instant 与 Thinking)将在 ChatGPT 的“旧模型”菜单中保留三个月,供付费用户自由对比与过渡。OpenAI 承诺,未来每次推出新模型时,都会提前公布“下线期”,确保用户有充足时间评估和反馈。
要知道此前 OpenAI 的 GPT-5 上线过程并不算完美。尽管包括 CEO Sam Altman 在内的公司高管大力宣传了新模型的能力,但他们最初决定在 ChatGPT 中逐步停用旧版本模型的做法,引发了不少用户的不满。更糟的是,不少早期体验者发现,GPT-5 在数学、科学、写作等领域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优于旧版模型。
如今 OpenAI 称,GPT-5.1 的推出标志着 GPT-5 系列在能力与实用性上的一次重要升级。GPT-5 (Instant 与 Thinking)将在三个月后正式退场,但不会影响 GPT-4o 等其他旧版本模型的使用。

网友体验:“总感觉自己被说教了”
GPT-5.1 这次号称带来了更“有人味”、更“个性化”的体验,但用户的反应却呈现两极化。
有些人认为,它变得更自然、更贴近人类了,平时更好沟通。
仅从发布博客上的示例来看,我就挺喜欢的。
我已经厌倦了那种又长又密、条理看似清晰却信息冗余的列表——这种高密度反而没有帮助,只会让阅读更费劲,还夹杂一堆无关内容。
另外,对于一些简单任务来说,让 Thinking 模式缩短思考时间是件好事;我一直用 Thinking,因为它的输出质量高得多,只是速度太慢。
不过,我也挺沮丧的——GPT-5 的 Thinking 模式有时会在想了 60 秒后给出一些愚蠢、质量极低的答案,或者那种“X 很可能是因为 Y”式的敷衍回复,感觉就像它……放弃了一样。

也有人指出,“对当下的 AI 模型来说,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语气和风格。”
还有网友直言:“我天天用 ChatGPT,又不是为了和它聊家常。”
另外,这一次 GPT-5.1 没有纳入任何基准测试也引发众人猜测,有人觉得——「很可能这只是一次成本削减的更新。我对这种更“温暖”的语气感到有些害怕,希望这只是针对即时模型的调整。GPT-5 是第一个不会对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大加赞赏的模型。」

而在试用之后,网友 lvanyaV 评价道:“GPT-5.1 给人的感觉是空洞、情感缺失,还有点居高临下,像是在被一个认为‘情绪是低效’的人说教。
理性本该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支配人类。如果一家企业打着‘正确’的旗号抛弃共情,那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模型往往折射出创造者的价值观。无视用户连续三个月的反馈,却推出一个浅薄的替代品,这不仅是傲慢,更是危险。
尊重用户,不是可选项,而是唯一的前进之路。”

也有人反馈说:“GPT-5.1 从原本有趣又聪明的状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变成了一个‘戴着安全面具的系统’。它的个性彻底不可控,失去了原有的特质和稳定感,语气变得像是在居高临下地说教。尝试让它恢复正常交流的努力都失败了——它反而不断解释什么才是‘安全’或‘稳重’的表现。它原本的灵气与魅力,已经完全消失。”

那你呢?你体验过 GPT-5.1 吗?感觉如何?
【活动分享】2025 年是 C++ 正式发布以来的 40 周年,也是全球 C++ 及系统软件技术大会举办 20 周年。这一次,C++ 之父 Bjarne Stroustrup 将再次亲临「2025 全球 C++及系统软件技术大会」现场,与全球顶尖的系统软件工程师、编译器专家、AI 基础设施研究者同台对话。
本次大会共设立现代 C++ 最佳实践、架构与设计演化、软件质量建设、安全与可靠、研发效能、大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AI 算力与优化、异构计算、高性能与低时延、并发与并行、系统级软件、嵌入式系统十二大主题,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知识体系,确保每一位参会者——无论是语言爱好者、系统架构师、性能优化工程师,还是技术管理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坐标,收获深刻的洞见与启发。详情参考官网:https://cpp-summit.org/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