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CPU“杀”疯了!中移动19亿订单全用国产芯片

过去,电脑和服务器里那个被称为“心脏”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外国货。不管是办公、通信,还是数据中心,CPU几乎都由美国公司说了算。

可这几年,风向变了。尤其是2025年这一单,中国移动花了将近19亿元采购服务器,结果选的全是国产芯片。不光是换了品牌,而是彻底换了主心骨。

这事让不少人都瞪大了眼,美国那边也不太淡定了。

几年前还在追,现在已经开始领跑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事的意义到底有多大。简单说,以前中国在芯片这块,确实落后不少。不仅设计水平差一截,制造工艺也跟不上。

2020年前后,美国一出手,限制设备、断供技术,很多人觉得中国芯片要凉。可几年过去,中国不但没被卡住,反而越做越快,像是被逼着开了挂。

2025年5月,中国移动公布这批服务器采购结果,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里面一台外国芯片都没用。

这不是头一回采购国产芯片,但第一次做到全覆盖。也就是说,从主板到CPU,再到配套的软件,基本全是中国制造。能做到这一步,说明国产芯片已经不是“能用”这么简单,而是“可以大规模用”。

这件事背后,不是哪个公司突然爆发,而是整个产业链一起推出来的结果。芯片设计有进步,制造也在追赶,相关的软件系统也配合上来了。更重要的是,这种采购不是给面子,而是实打实在用。换句话说,市场已经开始用脚投票。

美国的反应,不只是担心经济

美国当然看得清楚。过去几年,他们一直在半导体上对中国进行各种限制,说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归根结底,是不想让中国掌握自主技术。尤其是在CPU上,美国公司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市场,话语权牢牢握在手里。

可中移动这一步,等于是在最关键的行业里,绕开了美国技术。这不只是一个商业决定,更像是一个信号:中国不再依赖美国芯片了。对美国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市场份额受影响,还意味着技术霸权开始松动。

今年6月,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又一次开会,讨论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新一轮出口管控。特朗普政府一边喊着要保护“自由市场”,一边继续把先进设备和芯片设计软件列入出口限制清单。

他们最担心的,是中国芯片企业在没有美国技术支持下,依旧能搞出可用的产品。不只是担心被赶上,更是怕失去控制权。

国产芯片靠什么走到今天

说到底,这几年中国芯片能快速崛起,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长期积累加上政策推动。从2019年开始,国家对信息技术自主化的投入一直在加码。不只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资源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国企、民企都被拉进来,围着芯片问题集中攻关。

不少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芯片不只是技术活,它背后是一整套工业体系。从设计、验证、流片、封装,到后面的适配软件、系统更新,每个环节都得有人盯。

而中国这几年,正是把这些点一个个补上了。像龙芯、飞腾、海光这些企业,早年默默无闻,现在已经能独立撑起一套系统。这说明,基础打得越来越牢。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用户环境变了。以前大家对国产芯片没信心,总觉得用起来不稳定。可现在,国家大企业开始带头用,给了市场信心。像这次中移动的大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大企业愿意上,说明产品真能用得住。

只要能稳定运行,性能稍微差点也无所谓,毕竟大多数场景并不追求极限速度。

生态系统正在补课,但基础已经成型

当然,国产芯片还有很多短板。比如在高端领域,像工业控制、专业图形处理、科学计算这类场景,国产芯片还不够成熟。生态系统也还在完善,比如软件兼容、开发工具、技术支持这些环节,还需要时间和资源去补。

但一个现实是,现在全球科技发展,已经不再靠单一技术取胜。AI、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领域,大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

中国在这些方面投入大、速度快,反而能在新赛道上超车。尤其是在大模型、边缘计算这类场景,国内芯片企业和国外巨头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有时候甚至更灵活。

现在很多国产操作系统也在配合芯片做优化。比如UOS、麒麟这些系统,已经能在不少单位替代Windows系统使用。虽然还达不到全民普及,但在办公、数据处理这些场景里,已经能撑得住。这是国产芯片生态能跑起来的前提。

一场看不见的技术较量,才刚刚开始

这次中移动的订单,虽然只是国内一家公司的一次采购,但背后反映的是全球技术版图正在发生变化。美国过去靠芯片技术控制了全球信息系统的底层结构,现在这种控制正逐渐失效。中国不是在搞“技术独立”,而是在争取“技术主动”。

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过去几十年,大家讲的是“效率优先”,哪家技术好、价格低就买谁的。但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考虑“安全优先”。

芯片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清楚这一点,中国也清楚。

接下来,类似中移动这种“大单全国产”的案例还会越来越多。不只是国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电力公司也都在做系统升级,国产芯片的用武之地会越来越广。而每一次落地,都会让生态更完整,让技术更成熟。

这场技术竞赛,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中国芯片产业过去被压着跑,现在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节奏。中移动的这个订单,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整个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长期投入和战略定力。

美国还会继续施压,全球竞争也不会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芯片产业已经不再是“造不出”,而是在走“用得上”的路。未来能不能“用得好”,还得看接下来几年怎么走。

普通人可能关心的是,这些芯片什么时候能用到我们家里的电脑上、手机上,什么时候能让价格更便宜、体验更好。这个过程可能还要点时间,但方向已经明确,基础也已经打下。

信息化时代,技术不再是幕后英雄,而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中国芯片的这场硬仗,才刚开场。谁能笑到最后,不看谁起得早,而看谁走得稳。

信息来源:

中国移动国产芯片采购事件;中国移动招标网、中国政府采购网2025年5月---中国移动完成一项总金额超19亿元的服务器采购项目,全部采用国产CPU,涉及飞腾、龙芯、海光、鲲鹏等多家国产厂商,采购服务器数量超2.3万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芯片   订单   美国   中国   技术   采购   中国移动   国家   全球   场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