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10月19日),杭州正式入秋,不少市民和游客被这股冷空气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次降温幅度之大,俨然一场“换季”——许多人面对衣柜里已穿了近六个月的夏装,不禁纠结:现在到底该穿什么?
10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杭州上城区的多家服装批发市场,探访秋冬新装的销售情况。
新疆游客感叹被杭州天气“背刺”:
说好的“无尽夏”呢?
在服装市场门口,记者遇见了从新疆来杭州旅游的赵女士,她和朋友每人拎着一大袋刚买的衣服。赵女士说:“我们昨天刚从乌鲁木齐过来,那边已经开始穿羽绒服了。之前做攻略时听说杭州还很热,以为可以继续过夏天,所以行李箱里全是短袖和防晒衣这类夏装。出发前虽然看到天气预报显示20多度,但没想到体感温度会这么低!”
于是,赵女士和朋友立即调整了行程,直奔服装市场,入手了毛衣开衫、风衣和薄羽绒服。她的朋友补充道:“买完衣服,我们直接在店里换下了短袖,穿上毛衣才感觉暖和些。”
不仅游客感到突然,不少杭州市民也对这场“换季式”降温有些措手不及。市民张女士也在采购衣物:“上周还在穿短袖,这周穿两件长袖都还觉得冷。我打算直接买厚毛衣和外套,提前为入冬做准备。”
降温带热市场
有老板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9点
突如其来的降温,也点燃了服装市场的销售热度。在服装市场经营韩国风格服装的薇薇表示,最近几天店里客流翻了一番:“我们从8月15日就开始上秋装,之前因为天气热,销量一般。9月中下旬开始好转,从上周五起,市场里无论是批发客户还是零售消费者都明显增多,仅我们店的进店人数就增加了一倍。”
主营白领女装的杨女士最近格外忙碌,她和店员常常从早上七点加班到晚上九点。杨女士介绍:“我们是工厂店,产品直接供应给服装店。十一假期结束后,各家店铺陆续上新秋装,店员们都忙着接待客户选款、整理发货,一天要发一两千件衣服,非常紧张。”她表示,从销售节奏看,这几天是线下服装店最忙碌的时段:“已经陆续有服装店老板返单,第一批秋装基本售罄,他们会根据销售情况让我们补发新品。”
“通常我们在九月底就开始向全国发货,东北、新疆等北方客户最早,十月份左右就需要上货。”主营高端羽绒服的张老板说,“江浙沪客户基本‘看天吃饭’,周边一旦降温,拿货的人立刻增多。”
谈及今年市场,张老板坦言,受此前气温偏高影响,采购高峰相比往年推迟了约15到20天。“前阵子大家还在穿短袖,说不担心是假的。但‘衣食住行’是刚需,我对市场依然有信心。”他表示,虽然时间推迟,但降温效果立竿见影,客户明显回流,整体销量走势良好。
有零售店主策略调整:
直接买冬季衣服
在浙江舟山经营服装店的王女士,今天特地来市场选货。她说:“今年夏天实在太长了,夏装滞销,秋装也无人问津。现在终于降温了。”王女士主要选购了厚毛衣和打底衫:“温度降得太快,担心衬衫、卫衣这类早秋款销售期太短。为保险起见,不如直接进冬款,能多卖一段时间。”
一家原创设计品牌工厂店的店长张女士介绍,该店每季会上新200多款。她介绍,今年羽绒与风衣叠穿的两用外套非常流行:“近几年冬天不算特别冷,市场上消费者单独购买厚羽绒服的情况减少了一些。我们专门设计了羽绒+风衣的两穿外套,可以单穿风衣或羽绒服,也可以组合穿着,适用更多场合。”
这一设计受到不少批发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张女士表示:“这款衣服实用性强,外观也有设计感,各渠道累计销售已超一万件,是今年的爆款。”
经营日系棉麻风格的店主慧慧也已转向深秋款:“服装市场的节奏本就比实际季节更快,现在我们主打加棉加厚的衬衫和毛衣,都是深秋初冬的款式。”
今年秋冬流行什么?
“松弛感”与“质价比”是关键
谈及今年秋冬服饰的流行趋势,主营白领女装的杨女士表示:“现在大家更偏爱轻盈、松弛的风格,穿起来无束缚感。”
为打造“松弛感”,服装厂商在面料上做了升级。杨女士指出:“过去厚重的毛呢已被淘汰,客户现在更追求细腻的触感与轻盈的体感。”
在张老板的羽绒服店里,大部分服装用帘子遮挡,市场内很多门店都采取类似措施,张老板解释道:“现在冬款刚上新,很多款式是门店自主研发的,遮挡是为了防止仿版,保护原创设计。”
张老板表示,今年设计主打“简约大气”:“现在消费者观念非常清晰,整体消费更理性,但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质价比’。我们发现畅销款多为简约风格,略带巧思且通勤感强,一件羽绒服能适应上班、休闲等多种场合。”
您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
衣柜已经更新换季了吗?
在评论区说一说吧!
杭州交通91.8记者:杨瑾
审核:主编徐冉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