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农芯创涨幅超8%再创新高,普冉股份大涨逾10%,江波龙、兆易创新等龙头股集体走强,板块整体活跃度显著提升。
从盘面上看,这让沉寂已久的存储芯片板块迎来久违的反弹信号。

特别是下午之后有一个消息面的影响,那就是“三星暂停DDR5合约价报价”,这方面再次验证了之前存储芯片上涨的逻辑。

所以整体来看,对于存储芯片来说,在市场短线情绪回暖的背后,一场由产业基本面驱动的结构性机会或许正在酝酿。
存储芯片(尤其是DRAM和NAND Flash)具有典型的“强周期性”,其价格走势与全球半导体景气度高度相关。
2023年,受全球经济放缓、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影响,存储行业经历长达一年多的去库存与价格下行周期,原厂普遍亏损减产。
但进入2024年下半年,行业已悄然触底。

随着AI服务器、PC、智能手机等终端需求回暖,叠加原厂持续减产控供,供需关系开始逆转。
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第四季度存储合约价将全面上调,标志着新一轮上行周期正式开启。
今天,供应链消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三星电子已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并告知下游客户“无货可卖”。
SK海力士、美光等厂商也相继跟进,导致供应链出现阶段性“断粮”。
这一举动并非产能不足,而是原厂借机提升议价权、推动价格回升的战略选择。
结果是,短短一周内,DDR5现货价格涨10%,反映出市场对供给紧缺的强烈反应。
涨价趋势一旦确立,将直接增厚存储厂商的毛利率,成为股价上行的核心驱动力。
本轮周期的特殊性在于,供给端的控制力远强于以往。
全球DRAM市场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巨头产量合计市占率超90%。
在经历长期亏损后,三大原厂已形成减产共识,资本开支大幅收缩,产能扩张趋于谨慎。
与此同时,需求端却出现结构性亮点:
AI服务器爆发式增长:AI训练与推理对高带宽内存(如HBM、DDR5)需求激增,单机存储容量是传统服务器的数倍。
消费电子温和复苏:PC换机潮启动,智能手机库存回归健康,带动通用存储需求回暖。
汽车与物联网渗透提升:智能汽车、边缘计算等新兴应用对嵌入式存储(如eMMC、LPDDR)需求持续增长。
供给受限 + 需求复苏,共同推动存储芯片从“供过于求”转向“紧平衡”,甚至局部紧缺。
这种格局下,原厂议价能力显著增强,价格弹性大,利润修复空间广阔。

在全球存储格局重构的背景下,国产化或许正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近年来,以长江存储(NAND)、长鑫存储(DRAM)为代表的中国存储厂商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尽管在高端领域仍与国际巨头有差距,但在消费级、工控、物联网等中端市场已具备规模化供货能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宏观环境变化,使得国内终端厂商(如华为、小米、联想等)加速推进供应链本土化。
整体来看,国产存储芯片在行业上下游支持、产业链协同和市场需求三重驱动下,或许迎来不错的导入窗口期。
从这方面来看,国内有技术储备和客户验证的,这些企业有望在行业复苏与国产化的“双击”下,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当下,存储芯片的投资逻辑,或许正在从单纯的“周期博弈”转向“周期+成长”的复合叙事。
一方面,行业景气度回升带来业绩弹性。
另一方面,国产替代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当前时点,随着涨价预期落地、现货价格跳涨、龙头公司股价突破,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尽管短期波动难免,但从产业趋势看,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或是存储板块值得重点关注的黄金窗口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