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汉中籍教授李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汉中融媒记者:张玉文 曹娜)今天(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

值得一提的是

汉中籍清华大学化学系李隽教授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2025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4人。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908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1002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48人。

李隽教授简介

  李隽,1962年3月生于陕西汉中洋县。1978年考入陕西理工大学(原汉中师范学院)化学系,1982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在陕西理工大学(原陕西工学院)工作。1988年获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4—1997年在德国西根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200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2001年获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终身职位,并先后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 )和资深科学家(Chief Scientist)。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稀土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获聘为教授,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020年入选中国化学会会士,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十多年来长期致力于稀土和锕系f区重元素的相对论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被引用7万余次,H指数(H-index)> 110。发展了f区元素的化学成键理论,揭示了稀土元素氧化态变化的规律,开发了f区元素的高效相对论赝势,为稀土团簇、溶液萃取分离及固相材料的大规模计算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发展了非均相单原子催化和单团簇催化的理论,为我国稀土理论化学、放射化学和计算催化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稀土理论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科技   汉中   中国科学院   喜讯   院士   教授   稀土   化学系   陕西   化学   俄亥俄   科学家   清华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