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援朝之役中的龌龊,粮饷不能便宜了“友军”

万历二十年四月,日本以朝鲜拒绝“借道攻明”为由大举入侵。三个月不到朝鲜三都沦陷,国王李昖也逃至鸭绿江边的义州并不断派遣使臣向“父母之邦”大明求援。

为让明廷迅速发兵,朝鲜方面除了各种哭求卖惨,还在军情上大肆忽悠明廷,主要为虚报日军兵力和吹嘘朝鲜的粮饷供应能力。率五千人先期入朝的祖承训,就栽在这上面。

平壤惨败后,祖承训在请罪奏疏里自辩的理由主要有两条:其一,朝方谎报平壤只有倭寇一千,实有上万精锐。其二,朝鲜方面无法保障粮草供给,他和明军入朝后基本就在饿肚子。

祖承训的惨败,迫使明廷摆开了大架势。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往保、蓟、辽东等处,经略备倭事宜”(宋是明朝首任经略)。并任命刚平定哱拜之乱的李如松为平倭提督,率四万明军入朝征剿日军。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当年八月宋应昌上任后,在辽阳调集军队的同时,也向义州发运了可供四万明军食用一年的口粮。除此之外,宋应昌还要求朝鲜方面另行准备可供五万军队和两万马匹使用两月的粮草,以及运输所需的人力、载具等。

对于明朝的要求,朝鲜王毫无异议并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天兵尽快入朝,三个月的粮草都没问题。

朝鲜王促我进兵 … 应昌谓其使者曰:我师如风雨,朝济江而夕破贼必矣。顾师行粮从,江以西则我给饷,江以东则尔给饷。饷必给五万人,必支三月,国王许诺。

《两朝平攘录》

但明朝大军入朝后不久,就发现朝鲜方面完全是在忽悠。不仅看不见承诺的粮草,也提供不了一支有效的运输队伍,导致深入朝鲜的明军也难以调用义州的储备。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平倭提督李如松奏报,“官兵远征外国,过江之后,行粮折银俱无,朝鲜粮草不敷,士皆饥色,众口嗷嗷。”

就事论事,由于战争之初朝军的迅速败退,导致王庭大量丧失国土和基层组织,其本就孱弱的粮食仓储运输体系也随之被破坏殆尽,根本就无力保障明朝大军的需求。如果朝方主动说明,明廷即便不高兴,也不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但问题在于,双方的目的不同。

朝鲜王庭着眼于,迅速击退日军并恢复其对半岛的统治,因此王庭就希望明朝能尽快派遣大军入朝。明朝方面则着眼于,消除日本对自己的威胁。这不仅意味着不一定要将日军逐出朝鲜,也意味着可先行准备,再观望接洽一段时间再做最终决定。

因担心明朝和日本达成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交易,朝鲜王庭才故意欺骗明廷,以求明军和日本尽快进入交战状态。但朝鲜王庭的刻意欺瞒,让明廷(尤其是明军)吃了闷亏,这自然会激起了明朝官军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所以援朝之役正式开打后,明军视朝鲜王庭,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仇敌。明朝官员不仅动辄呵斥、辱骂朝鲜官员,甚至不知会朝鲜王庭就自行处罚朝鲜官员。

比如,宋应昌以不尽职为由,直接派兵锁拿了湖、岭两地的管粮赵信道和任发英。连王庭重臣海平府院君尹根寿,也向朝鲜王抱怨过差点被明朝官员棍打,“以粮饷缺乏之故,移怒欲棍打臣”。

除此之外由于怨气,明朝将官们对朝鲜的不信任和误解也进一步加深,总觉得朝鲜不是没粮食,是想白嫖大明的粮饷。因此明军不仅不愿意拿出粮草来资助友军作战,甚至不允许朝鲜官员到自己的控制区征收粮食。

天将疑我隐匿粮饷之意予已知之。非但粮饷,如马匹及其他事类,皆如此 … 曾见高皇帝圣旨,高丽习性狡诈,唐人之疑我,有由来矣。

《宣祖实录》

心里清楚原委的朝鲜王李昖,面对官员的抱怨,也只能甩锅大明一贯猜忌自己这个藩属了。

万历二十五年,援朝之役再次开打时(中间议和三年),朝鲜王庭已收复大半国土。相应的粮食供应能力也较刚开打时大幅提升,但朝鲜与明廷在粮草方面的矛盾并未减少。

原因还是和上次一样,双方的目的不同。

明廷希望朝鲜多出钱粮,减少自己的军费压力,毕竟是在帮朝鲜打仗。朝鲜也同样想减少支出,把钱粮攒起来。因为打完仗后的重建,需要大把钱粮呀。所以朝鲜王庭划了条线,尽量只保障自家军队。

上曰:“今早谷已登,军粮似可继矣。”斗寿曰:“我军则当以早谷供之,天兵则不可以此供之。”应寅曰:“军粮多运于顺安,而我国食之殆尽云。”

《宣祖实录》

明廷这边也不傻,比如提督麻贵就要求经略杨镐问责朝鲜,“朝鲜藏匿米豆器具是何主意?还着督抚申谕饬励,以便行事”。朝鲜王庭则矢口否认,解释无法按要求解送粮饷,只因国小穷顿拿不出来,而地方官员又好面子不好意思说出实情,所以才让天将误解。

这解释让已不怎么愿意直接出面处理国政的明神宗都坐不住了,他下旨训诫朝鲜,“朝鲜连年疲敝之后不能自振,以致上下相欺,隐留粮物而全无举察,情有可矜,非尽险诈,朕亦推诚不疑。但此等愚计岂是整顿乱邦之道?

朝鲜王庭上下虽然不敢反驳神宗,但均不承认有私藏行为,也继续着“无力”供应明军。这就让双方的关系继续恶化,明朝方面也与上次一样,针对性的报复朝方。

比如明军将领会克扣、停发归其指挥的朝鲜军士粮饷。也故意不资助友军,“专为馈饷天兵,不为接我军。我军非但饥疲不能赴战,将有饿死道路之患”。

甚至还有你不主动给我,我不能自己拿么?朝鲜户曹陈述就向杨镐控诉过明军抢粮,“京外各站放粮之时,唐人等乱打官员下人、任意取去 ……

明朝将官们觉得朝鲜在故意私藏,所以愈发的强逼朝鲜方面供应粮饷,朝鲜官员则觉得被压榨而更不愿意向明军供应粮饷 …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仅加深了相互间的敌视,还让双方在粮饷上的合作更为低效。

这种低效,还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对付实力并不强大的日本,两国却耗费七年之久,粮饷供应问题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历史   友军   万历   龌龊   便宜   朝鲜   明朝   粮草   官员   日本   大明   神宗   日军   经略   平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