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纳兰
当一只薄荷色Labubu手办拍出108万元天价,当蜜雪冰城2000亿港元市值领跑新茶饮赛道,当胖东来凭13家门店创下近170亿元年销售额,人们猛然发现:中国新消费的半壁江山,正被一群河南人执掌。
从60后于东来、70后张氏兄弟到80后王宁,三代河南创业者横跨商超、茶饮、潮玩三大赛道,用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共同书写了“中原出营销奇才”的商业神话。
这片被贴上“土味”标签的中原大地,为何能成为零售界人才的摇篮?


河南零售天团
河南的零售力量,其实早已超越单一企业的成功,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明星矩阵。
既有深耕本土的区域巨头,也有走向全国的国民品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透着河南创业者的经营智慧。
商超赛道的“中原四天王”撑起了区域零售的半壁江山。

许昌的胖东来+堪称“零售乌托邦”,2024年以169.64亿元销售额、8亿元净利润,用13家店创造了店均13亿元的行业奇迹,员工平均月收入达9000元,远超行业水平。
这家1995年由下岗职工于东来创办的“胖子店”,凭借“不满意就退货”的极致服务,成为全国商超争相学习的标杆。
洛阳的大张超市则是“豫西零售王”,创始人张国贤从20平米烟酒店起步,如今业务覆盖苏豫赣三省,2023年销售额达96.06亿元,跻身全国超市百强。
郑州的丹尼斯更以268亿元年销售额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29位,旗下大卫城有望成为河南首个百亿级单体商场,创始人王任生从“台湾圣诞灯大王”转型零售,将国际经验融入本土市场。
还有南阳万德隆,创始人王献忠怀揣800元北上创业,如今已开出40多家连锁门店,3元大鸡腿的爆款策略至今仍是区域零售的经典案例。
新消费赛道的“破圈者”则让河南品牌走向全国。
蜜雪冰城的张氏兄弟1998年将“寒流刨冰”改名为现用品牌,2025年港股上市后股价7天翻倍,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靠“农村包围城市”的下沉市场策略,开出近3万家门店。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更是河南新乡走出的80后传奇,2010年从北京创业起步,2024年带领公司实现130.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06.9%,海外业务暴涨375.2%,LabubuIP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设500多家门店,让他登顶河南首富。
此外,锅圈食汇、巴奴毛肚火锅等企业也强势崛起,前者已登陆资本市场,后者冲刺IPO,形成了“河南新消费三杰”之外的第二梯队。

奇迹背后
河南零售奇才的扎堆涌现,绝非偶然。
这片土地的地理禀赋、文化基因与时代机遇,共同构成了孕育商业奇迹的独特土壤。
中原粮仓的产业根基为零售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产出全国1/10的粮食和1/4的小麦,依托“大粮仓”优势,形成了从农产品到食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7/10的水饺都产自这里。
这种供应链优势让河南企业天生具备成本控制能力。
嘉御资本卫哲的“得中原者得天下”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四亿人口的“山河四省”消费市场,成为河南品牌最佳的“试验场”。
河南媒体人秦朔将河南创业者的成功归结为“土地般的坚韧”。

于东来曾遭遇店铺被烧的重创,张氏兄弟创业初期几度转型受挫,但他们都以十年为单位死磕一个赛道。
更重要的是,中原文化中的诚信基因融入企业经营。胖东来“用真品换真心”的承诺、西亚和美“不满意就退货”的首创,都将信任转化为消费者粘性,原来诚信也是可以出生产力的。
当资本催熟的品牌纷纷倒下时,河南企业却凭借20年以上的行业积淀逆势增长。
更难得的是,河南企业不依赖资本输血,蜜雪冰城、胖东来均在成立20年后才迎来爆发,这种“慢生长”模式让它们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扎根河南
走出河南
如今的河南零售企业,都把河南作为自己的命脉所在。但是他们又绝不固步自封,而是与全国和全球市场联动。
泡泡玛特将Labubu推向伦敦哈罗德百货,几秒售罄的成绩证明中国IP的全球影响力。
胖东来虽坚守河南,却通过输出管理理念帮扶永辉超市等企业,将服务模式推向全国。
河南营销奇才的共同点是:读懂人心、坚守本质、顺势而为。
这片曾孕育华夏文明的土地,如今正以商业创新续写传奇。
这里的奇迹,还远未结束。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