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A股的历史周期,2005年下半年和2014年初,这两个时间点仿佛与现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在冥冥之中画了一个圈,又把我们带到了似曾相识的境地。不历史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每一次重演都带着些许不同。
资金是市场跳动的心脏。在前几轮熊市末期,资金也像现在的市场一样沉寂。增量资金总是在赚钱效应显现的时候才姗姗来迟。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市场回暖之后,资金是否愿意高位接盘,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现在钱没少印,可流通却成了大问题,市场信心也亟待修复,就好像一辆加满了油却卡在泥潭里的汽车,空有动力却难以前行。
政策是市场的指挥棒。前两轮牛市前,政策引领着股份制改革、并购重组等颠覆性制度变革,那时候的市场在政策的指引下大步向前。而如今,市场更多聚焦于改制和规范制度,像是在给制度打补丁,而非全面升级。这就好比一座老房子,以前是推倒重建,现在则是修修补补。
随着市值体量不断攀升,爆发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资金也变得更加理性,未来的牛市,大概率会是慢牛。市场就像人一样,年轻时爆发力强,年迈后则更加沉稳。它不再像过去那样一飞冲天,而是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规律总是存在的,估值、情绪、牛市,都有它们的周期。历史的重演,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周期的尽头,哪怕环境再恶劣,牛市也终将到来。就像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临一样。只不过,这次的牛市可能会走得跌跌撞撞,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