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别急着下锅!老厨私藏“8分满9分紧”手法,不裂不漏香味足

端午包粽子、吃粽子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自己动手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端午节期间自己包粽子既好吃又有仪式感,亲手制作,乐趣无穷。包粽子别急着泡米,绑绳,下锅煮,教你1招,不漏米,不裂开,不夹生香味十足好吃。

包粽子真的好简单很容易,只要看完以下技巧再包,即使你是新手都能快速掌握,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的粽子制作方法,使你包粽子时,省时省力又省心。以下是教科书式老厨私藏“8分满9分紧”手法,不漏米,不裂开,不夹生香味十足超级好吃的珍贵制作方法总结。

1、准备多少糯米、粽叶、绳子和馅料

自己在家包粽子其实也挺简单的,我们首先要清楚包粽子需要哪些食材?要准备多少粽叶、糯米、绳子与馅料,按2斤糯米来计算的话,需要准备以下食材。

糯米1000克:

圆糯米或长糯米。

粽叶60片:

50克糯米一个的粽子,大约需要2-3片粽叶,具体视粽叶大小而定。合共约需要60片粽叶。

绳子20米:

假设每个粽子用1米左右棉线。

如果2斤糯米包成20个粽子(按每个粽子50克糯米计算),则大约需要20米棉线。

馅料500克:

甜味粽子:如红豆沙、蜜枣。

如果是纯糯米粽,可以不放馅料,只在糯米中加少量糖调味。

如果放馅料,2斤糯米大约可以包20个粽子,每个粽子放20克馅料,总馅料用量约500克。

咸味粽子:如五花肉、绿豆、咸蛋黄、香菇、虾米等。

咸味粽子的馅料通常与糯米混合或单独包裹,比例可以是1:2(馅料:糯米)。

如果按照1:2的比例,2斤糯米(约1000克)可以搭配约500克馅料。

也就是说包20个粽子需要2斤糯米、50张粽叶、20米绳子、1斤馅料。

2、糯米选用圆糯米还是长糯米:

圆糯米:

圆糯米又称粳糯米,米粒较短呈圆粒,乳白色不透明。其粘性较高,口感软糯、细腻甜度较高。包岀粽子成品口感相对软糯、粘性强。

长糯米:

长糯米又称籼糯米,米粒较细长,色泽粉白不透明。其粘性略低于圆糯米,口感嚼劲好,米香咪较浓。包出的粽子放凉后也不易变硬、带有韧性。

结论:

如果口感喜欢吃软糯香甜的粽子,可以选择圆糯米。

如果口感偏好米香浓郁有嚼劲的,选择长糯米。

为了达到最佳的口感效果还可以将圆糯米和长糯米混合起来使用,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会更好。

3、包粽子时,糯米到底要泡多久

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错了,难怪包出的粽子不是夹生就是过于软烂成一坨。

糯米浸泡后有什么好处

包粽子即使糯米不浸泡也能包,那么浸泡后有什么好处?浸泡的糯米会吸饱水分其细胞壁撑破米粒膨胀,粘性成分被释放出来,从而使经高温熬煮的粽子,容易煮熟透黏性更好。

要包出的粽子好吃,关键还是要把糯米处理好,而大家都习惯性把糯米泡一个晚上,这样做就大错了。首先,长时间浸泡会使糯米中营养和米香味流失,成分逐渐溶入水中,致使营养和香味降低。其次,浸泡时间过长,糯米会吸收过多水分,变得软烂失去应有的弹性和嚼劲。室温下长时间浸泡还会导致滋生细菌变质等风险。

包粽子的糯米泡几个小时最佳?

其实,浸泡时间的长短可以结合个人口感偏好来定。一般来说,如果喜欢软烂口感的粽子,建议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约6个小时,在浸泡期间还要换水两次以免变质。而如果喜欢有韧劲的粽子,可以浸泡4个小时左右。

浸泡糯米的方法

将糯米淘洗干凈,通常轻搓揉糯米,淘洗2遍就即可,浸泡的水要多一些,米与水的比例一般约为1:2左右。

4、包粽子用干粽叶还是鲜粽叶

包粽子用到的粽子叶比较多,用什么叶子包,各个地区的习惯都所不同,常见的有箬芒叶、露兜叶、竹子叶、柊叶、芦苇叶、竹笋壳、荷叶、芭蕉叶等,不管那一种粽叶,市面上通常有鲜粽叶和干粽叶两种出售。使用鲜粽叶包粽子,更容易包出好看的形状,不易散开和漏米,口感清新。而干粽子叶包的粽子味和香气较浓郁而醇厚。

为什么粽子叶总是会破裂?

因为植物的叶子本身会因干燥或老化失去水分过多,变得脆化易碎易破裂所致。所以只需学会这一招,粽子叶就不容易裂开,韧性好,使粽叶不断不裂香味十足。

第一步:粽叶首先要放入清水加入适量盐浸泡,鲜粽叶泡30分钟左右,干粽叶泡4个小时左右。使粽叶充分吸收水分,增加叶子的柔韧性。

第二步:浸泡好的粽叶放入流动水中冲洗干净,沥干水分。锅中水烧开后加入适量小苏打或食用碱,鲜粽叶煮约10分钟,干粽叶煮约20分钟。这样可以增加叶子柔软度,保持粽叶的香味。

第三步:把煮好的粽叶捞出放用凉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这样经过热冷处理,可以使粽叶的颜色保持翠绿不发黑。

经过以上这样处理,使得粽叶的伸展、柔韧度更好,包粽子时就不易破,不易断,不易裂,新手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5、包粽子好吃的秘技诀窍

切记包粽子时的至关重要的诀窍,“包八分满,绑九分紧” ,包粽子时将米和馅料放入粽叶时只放入八分满,放得满满的就很容易在熬煮时煮破开,由于糯米在熬煮经过高温时,会继续膨胀装得过满,就容易将粽叶撑破,导致漏米。粽叶装八分满可以预留糯米膨胀时不会撑破。

捆绑粽子时,只要将粽子稍微绑住不会轻易松开即可,适当的松紧度有利于粽子在熬煮时的水分交换,使味道更均匀。牢记不要绑得过于紧绷,如果绑得太紧,粽叶无法容纳膨胀的糯米,内部压力积聚时,可能导致粽叶破裂或粽子爆裂,造成漏米。

包粽子技巧:取决于粽叶宽窄和包什么形状的粽子,一般取1片到3片粽叶,光滑的一面朝上,放入糯米,馅料,放糯米把馅料盖住,最后将粽叶盖住糯米,用绳子把粽子适当的绑住系好起来即可。

6、粽子怎么煮才能软糯香甜不夹生,营养不流失

包好的粽子怎么把粽子煮熟煮透?让粽子软糯香甜不夹生,营养还不会过多的流失。煮粽子时只用清水就是大错,多加以下两步,煮出的粽子才更好吃。

第一步:把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锅煮,让粽子随着水温逐渐升高,使粽子从外到内得到均衡受热,如果用开水下锅煮,粽子外层突然受热膨胀,里面产生隔离内部的糯米受热不均匀,就容易生熟不均匀出现夹生。锅中倒入冷水后加入少许小苏打或食用碱,这样可使粽子更加软糯,粽叶在碱性水的作用下,会更加柔软不易破裂。

第二步:按粽子的大小,普通锅一般煮约1到3小时左右,判断粽子是否煮熟,可以用筷子插入粽子中心,可以穿透且不带出生米,代表已煮熟。煮好的粽子,不要立即取出让粽子,让粽子放在锅内焖煮至40分钟左右,粽子经过在锅里关火焖煮,香味会更浓,而且焖得时间足够长,口感会更软糯好吃。

在家自己包粽子从精选食材到细致制作,每一步都凝聚着心血。准备时,粽叶要新鲜有韧性,糯米提前浸泡至粒粒饱满。制作时,折叶、填米、加馅、捆扎。煮制过程讲究火候,确保每个粽子都软糯可口。十五年的经验让这道传统粽子更具风味,每一口都是对匠心的致敬。如果你也喜欢这道传统美味,欢迎评论区留言、转发、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美食   私藏   香味   手法   粽子   糯米   口感   好吃   水分   粘性   绳子   放入   煮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