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苦劝:天凉宁可躺一天,也别做5件事

夜深了,医院急诊室的灯依然明亮。50多岁的王大爷平日里什么都不怕,坚持每天清晨5点空腹到小区锻炼。可这个初冬清晨,他刚下楼没多久,就感觉胸口一阵锐痛、呼吸困难,瘫倒在花坛旁。被送往医院时,人已陷入昏迷。

他的家人哭着自责:“不是一直锻炼身体吗,怎么会这样?”医生摇头叹息,“天一冷,心梗多得吓人!有些命,就是倒在自以为健康的坚持里。”

也许你以为,心梗只是个遥远的“老年病”,只有上了年纪、有慢病基础的人才担心。但现实却不断敲响警钟,心梗发作,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突然化,越来越高频化。近年权威数据显示,35岁以下首发心梗人数十年内已翻了三番,很多人连最后一句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

天一冷,有些习惯不是健康,是“催命符”。为什么每到秋冬换季、气温骤降,就会有这么多“好好的人”猝然倒下?难道仅仅是因为天气冷吗?

天凉下的心梗“魔咒”: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近年来,心梗的发作有明显年轻化趋势。据《中国循环杂志》2023年数据,我国3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梗发病例数十年增长超过300%。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二十多岁的上班族、健身爱好者,都悄然步入了心梗高风险区。

国务院卫生部门统计,秋冬季节急性心梗、猝死的发生率比夏季高34.7%,以清晨6~8点、傍晚为高发时段。临床一线医生反映,换季时门诊里因心梗求医的患者总会猛增,不少人外表健康,没有三高史,却依然突然倒下。

为什么?因为寒冷刺激下,血管骤缩、心脏负担剧增。血流变黏稠,心肌耗氧量加大,一些平常不会致命的小毛病,被气温变化轻易推向极致。气温每下降1℃,心梗风险就会上升2%!特别是中老年、三高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更要警惕

更隐蔽的危险在于,许多“非典型症状”常被忽视。心梗早期往往只是胸闷、背痛、牙痛,上腹不适这类“小毛病”。很多人当胃病、感冒、疲劳处理,从而丧失了最佳救命窗口。

医生反复叮嘱,这几件事天凉千万别做

医生用一句话总结天冷时节的“心脏危机”:“宁可懒一天,也别逞一时。”秋冬季节,下面5个日常习惯高危到令人后怕:

空腹晨练,尤其是6~8点清早出门

清晨气温最低,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导。空腹运动会导致血糖骤降,冷空气再刺激交感神经,心脏供血瞬间被拉满,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短短15分钟,轻则胸闷乏力、重则倒地不起。特别是40岁以上或三高人群,清晨运动要尽量推迟到9点以后,锻炼强度中低为宜。

洗冷水澡或突然接触寒冷

不少人习惯冬季洗冷水澡,或突然接触冷水做家务。这种强烈冷刺激会驱使血管急缩、血压飙升,瞬间加大发作风险。数据显示,冬季心梗高峰,有将近12%的急诊是洗澡中或洗完突发的。无论年纪大小,都应尽量用温水,保持适度保暖。

饭后余兴未了,剧烈活动或大负重

吃完一顿热气腾腾的饭后,有人急于运动、搬重物,甚至爬高蹲低。饭后1小时内,心脏供血会集中于消化道,此时剧烈运动、负重极易使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律紊乱与猝死。建议饭后休息30~60分钟,轻微活动即可。

熬夜、情绪激动、持续高压

连续熬夜、通宵打游戏、追剧,或者工作久压不解、容易情绪发作,都会令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率和血压波动剧烈,加重心肌耗氧,从而埋下心梗隐患。慢性失眠、高压情绪是慢性心脏“杀手”,也是年轻化心梗的重要推手。规律作息、良好睡眠极为关键。

忽视胸闷、背痛、牙痛等“小病痛”

心梗并不总是“胸口像被压了大石头”那样典型。很多人发作前几天仅有轻微胸闷、左肩酸痛、牙疼或上腹不适,被误以为胃炎、风湿、感冒,拖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一定要记住,不明原因突发胸痛、背痛、牙痛等,须提防心梗,及时就医

如果你有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史或心血管家族史,换季时更要严防死守,千万别“逞强”。

医生建议这样做,护理心脏有方法

进入秋冬季节,心梗风险飙升不等于我们什么都不能做。科学预防,比“盲目勤快”更关键。医生建议:

调整作息,学会适当休息,少熬夜。

气温骤降,熬夜更容易扰乱激素水平,破坏血管弹性。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不少于7小时。

适度运动,勿空腹清晨锻炼,避免剧烈受凉。

推迟晨练时间,选择温度稍高的时段;运动强度建议慢走、拉伸、太极等,不宜高强度跑步或突然用力。

三餐规律,勿暴饮暴食。

尽量清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饭后休息半小时后再适当走动,有助于消化,减少心脏负担。

穿衣适度保暖,特别是早晚出门。

注意颈部、腹部、足部的保温。家中老人出入、锻炼都要有人陪伴,不单独行动。

密切关注身体警报。

如出现突发胸痛、胸闷、左肩背痛、牙痛伴恶心等,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切勿拖延。

定期体检与基础疾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必须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心脏最“怕”马虎!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冬季心血管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2022年中国国家卒中中心心梗救治现状报告》

《中国成人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全球现状与防控》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养生   医生   心脏   胸闷   牙痛   背痛   饭后   清晨   气温   交感神经   剧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