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17%,暨南大学最新:补充NAD+可逆转痴呆症状,并延长寿命

暨南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5700万痴呆症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这项突破性研究首次在分子层面揭示了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如何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RNA剪接过程,成功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并在动物模型中实现了17%的寿命延长。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通过人类脑组织、细胞培养、线虫和小鼠等多重验证体系,确认了这一治疗机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为理解痴呆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更为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指明了具体方向。当前全球每年新增约1000万痴呆症病例,而现有治疗手段仅能缓解症状,无法阻止疾病进展,更谈不上逆转。暨南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补充NAD+前体物质如NR和NMN,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痴呆症治疗突破。

分子机制的重大突破

研究团队发现的核心机制围绕EVA1C基因展开,这是一个此前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被忽视的关键靶点。EVA1C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蛋白,在神经发育和功能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海马体中EVA1C表达显著下降,而海马体正是记忆形成和存储的关键脑区。

RNA选择性剪接是生命系统复杂性的重要来源,约92-94%的人类基因都会经历这一过程。通过这种机制,单一基因可以产生多个功能不同甚至相反的蛋白质异构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这一精密的调控系统发生紊乱,导致有害蛋白异构体增加而有益异构体减少。

NAD+的补充能够纠正这种异常的剪接模式,特别是针对EVA1C基因。当NAD+水平恢复正常后,EVA1C基因能够产生更多具有神经保护功能的蛋白异构体,从而改善神经元的生存环境,修复受损的神经连接,最终逆转记忆衰退和认知功能下降。

研究团队通过敲低实验进一步验证了EVA1C的关键作用。当研究人员人为降低EVA1C的表达水平后,NAD+补充剂的所有益处都消失了,包括认知改善和寿命延长效应。这一结果明确证实了EVA1C是NAD+发挥治疗作用的必需分子靶点。

多物种验证确保研究可靠性

图:论文截图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转化潜力,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物种、多层次的验证策略。在人类细胞培养实验中,他们观察到NAD+补充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功能状态。在线虫模型中,NAD+前体物质不仅改善了与记忆相关的行为表现,还将平均寿命延长了17%。

小鼠实验结果更加令人振奋。研究团队使用的是经典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模型,这些小鼠会自然发展出类似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包括记忆丧失、认知衰退和神经细胞死亡。经过NAD+前体物质治疗后,这些小鼠的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恢复,空间学习能力明显改善,大脑中的病理蛋白沉积也有所减少。

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人类脑组织分析。研究团队检测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后的脑组织样本,发现EVA1C的表达水平确实显著低于正常人群,且这种下降程度与患者生前的认知功能评分呈现明显负相关。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动物实验的结果,也为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NAD+补充剂在临床应用方面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NAD+前体物质如烟酰胺单核苷酸和烟酰胺核糖核苷等保健品,这些产品在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已得到初步验证。然而,从保健品到治疗药物,还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研究团队指出,他们的发现为开发新型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明确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未来的药物开发可能不仅限于NAD+补充,还可以针对EVA1C的剪接调控过程设计更加精准的干预手段。

然而,临床转化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剂量和给药方式的优化问题。动物实验中使用的剂量如何换算到人体,以及如何确保NAD+能够有效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次是长期安全性评估。虽然短期使用NAD+前体物质相对安全,但长期大剂量使用的安全性数据仍然有限。

此外,个体差异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患者的基因背景、疾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可能需要开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科学意义与社会影响

NAD+前体改善动物模型认知并延长寿命(图:论文截图)

这项研究的科学价值远超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本身。它首次建立了衰老、NAD+代谢和RNA剪接调控之间的直接联系,为理解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NAD+水平逐渐下降,这可能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RNA剪接异常,进而引发各种年龄相关疾病。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一发现可能启发科学家重新审视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疾病是否也存在类似的RNA剪接异常?NAD+补充是否对这些疾病也有治疗效果?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社会层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痴呆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治疗方法的缺乏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对社会医疗资源构成巨大挑战。如果NAD+补充疗法能够成功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将为全球数千万患者带来希望,同时显著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正在与制药公司合作,推进相关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试验。预计在未来3-5年内,基于这一机制的治疗方法有望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同时,他们也在继续深入研究NAD+调控RNA剪接的具体分子机制,以期开发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策略。

这项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突破性研究,不仅为全球痴呆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展示了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日益增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延寿   暨南大学   痴呆   寿命   症状   最新   痴呆症   团队   机制   小鼠   基因   分子   认知   患者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