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比较好的老人,通常有这4个“共性”,希望你全部都占有!

本文2002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大爷今年76岁,平时看起来精神头十足,爬楼不喘,饭量也不小,邻居们都说他“根本不像个七十多的人”。前年体检,医生看了他的肝功能指标,忍不住夸了一句:“这肝脏,年轻人都羡慕!”

你可能会觉得:“这么大岁数了,肝脏还能这么好,靠的是啥?”

其实,这背后真不是运气,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却极有效的好习惯。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年纪越大,肝脏越健康的人,往往具备一些共通之处,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一、肝脏是“沉默器官”,多数人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最复杂的代谢器官,每天都在默默无闻地干活:代谢营养、合成蛋白、分解毒素、储存能量……几乎参与了身体一半以上的“化学反应”。

可偏偏,它又是出了名的“能忍”。哪怕肝细胞已经坏掉了一大半,你可能都感觉不到——没有疼,没有痒,甚至连一点不适都没有。直到体检发现转氨酶飙高,或者查出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才开始追悔莫及。

根据《中国肝病防治现状白皮书(2023)》数据: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已超3亿,脂肪肝患病率接近30%。

这意味着,每3个成年人里,就可能有1个肝脏在“默默求救”。

二、肝脏好的老人,往往有这4个“共性”,你占几个?

1.不熬夜,哪怕再忙也要按时睡

别觉得这老生常谈,其实肝脏最怕的不是油腻食物,而是你三更半夜还不睡

肝脏的代谢修复活动主要集中在夜间,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长期熬夜,会让肝细胞得不到休息,肝酶容易升高,时间一长,就可能演变成脂肪肝甚至肝功能异常。

中国营养学会曾在《国人健康睡眠白皮书》中指出,每日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中,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提高了27%。

建议:尽量在晚上10点半前入睡,保证7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

2.嘴巴“刹得住车”,不贪吃、少饮酒

张大爷平时吃饭,油盐都放得少,酒更是“沾都不沾”。有人劝他“喝两口活血”,他总是摆摆手说:“我这把年纪,肝脏不经折腾。”这话,一点不假。肝脏是酒精的主要解毒场所,每一口酒都在“考验”它的分解能力。

长期饮酒,会让肝细胞反复受损,轻则酒精性脂肪肝,重则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此外,长期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也会让脂肪悄悄“爬上”肝脏,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这在老年人群中尤其常见。

建议: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红肉、动物油、甜食、加工食品,多吃蔬果、粗粮和优质蛋白;坚决戒酒。

3.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不靠“感觉”判断健康

很多人觉得自己吃得香、睡得好、走得动,就以为“没病”。可肝病偏偏就是这种“无声无息”的类型,它不会提醒你“我不舒服了”,但病变却在悄悄发生。

尤其是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本就逐年下降,如果再缺乏监测,很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间。

2024年《中华肝脏病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定期体检能将肝癌早发现率提高超过60%。

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肝功能+腹部B超检查,高危人群(如乙肝携带者、脂肪肝患者)应遵医嘱增加频次。

4.心态稳,生活节奏不“炸裂”

你可能没意识到,情绪波动和肝脏的关系,比你想象的更大。中医讲“怒伤肝”,现代医学也发现,长期焦虑、抑郁、压力过大,会导致肝血流量减少,影响肝细胞代谢和修复。

上海交大医学院在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中指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肝功能指标异常概率提高了近20%。

张大爷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啊,得想得开,别把啥事都往心里搁。”这不是鸡汤,而是他几十年养肝的“秘诀”。

建议:日常保持规律生活节奏,适当运动、听音乐、晒太阳,保持稳定情绪,避免情绪压抑和暴躁。

三、这些“肝脏报警信号”,千万别忽视!

虽然肝病往往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身体也不是完全没有提示。一旦出现以下几种表现,最好尽早检查:

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隐痛:可能是肝功能轻度异常

皮肤发黄、眼白变黄:黄疸的典型表现

持续疲乏、容易出血或瘀斑:提示肝功能减退

腹胀、腿肿、尿黄:可能已进入肝硬化阶段

如果你已经有脂肪肝、乙肝、酒精肝等基础肝病,更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划重点:任何肝脏相关的不适,都不建议“拖着看看”,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四、写在最后:养肝,是一场“慢功夫”

肝脏不娇气,但也不耐造。它能忍你三年五载的“糟蹋”,但一旦病倒,就不是几天几夜能补回来的。

你不熬夜,它就能修复得更好;你清淡饮食,它就能轻松代谢;你心态平稳,它就能安心干活。

肝脏好的老人,从来不是“命好”,而是他们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养肝,是一种长期投资。

而你想要老了不生病、不受罪,现在就得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希望你,也能成为那个“肝好人不老”的例子!

参考资料:

《中国肝病防治现状白皮书(2023)》. 国家卫健委.

《国人健康睡眠白皮书》. 中国营养学会. 2022.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4年第3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研通讯. 2022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养生   共性   肝脏   老人   肝功能   脂肪肝   肝病   白皮书   中国   肝硬化   建议   肝癌   异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