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娃把新书搬回家,刚放下书包,婆婆就淡淡地说了一句:“记得把书皮包好。”
那一刻,我愣了一下……
不是因为这句话本身,而是因为我小时候,我妈也是这么说的。
我记得小学还没开学,我妈就坐在我旁边,拿出旧报纸、挂历纸,甚至广告宣传单,剪剪贴贴,把我所有课本裹得整整齐齐。她说:“书干净,脑袋才清楚。”
后来我长大了,觉得麻烦,也偷偷偷懒。但每次翻开课本,看到旁边同学的都干干净净,自己那几本卷角盖章的,总觉得矮人一头。
现在轮到我自己做家长了。
孩子一边翻着书,一边小心翼翼地包着封皮——她其实不太会,我就一边教一边帮她弄。
突然有点恍惚:这是不是一代代学生家长都逃不过的“开学传统”?
但越包越疑惑……
这书皮到底还有没有用?
电子教材越来越多,纸质书用不了太久,有些书甚至一学期都没翻几页。
书皮倒是包得满头汗,胶带贴得手指上都是印子。
而且现在的书皮设计也太复杂了吧!不是整张膜一贴就完事儿,居然还有各种折边、对齐线、封口带,看似“省事”,实则又是裁又是折,还得拆塑封、对页码、贴标签。
忙活了半天,结果封面歪了、边角翘了,把新书搞皱了孩子又要闹脾气。
可不包呢?心里又总觉得“书不包皮,不够尊重知识似的”。
所以今天想问问——
各位爸妈们,你们还包书皮吗?
你们觉得,这到底是保护课本?一种仪式?还是多此一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