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行动”的祭品:连续两次被误炸的美军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巴黎,如同神话传说中的魔剑——在它真正的主人手中,它是光芒万丈的力量之源;在他人手中,却不过是黯淡的锡箔与沉重的铅块。每当这座光辉之城易主,西方文明的政治天平就会发生倾斜。七个世纪以来从未改变,1940年的时候是这样的,上周亦是如此。”


——1944年8月巴黎解放后,《生活》杂志如是评论。

无论巴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有多么辉煌和光芒四射,从1940年夏季开始,它只不过是被纳粹德国征服的其中一座城市罢了。德国人在这里尽情享受,从高官到士兵无不穷奢极欲,疯狂搜刮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最令法国人愤怒的,并不是他们的漂亮姑娘 们和德国军官在高档酒店里滚起了床单,而是当法国男人们只能啃数量有限的硬面包时,这些姑娘却可以轻松地享用到足够的美酒、牛排和香烟。。。

4年的被征服生涯,让法兰西这个国度变成了一口随时可能喷发的大锅。终于,诺曼底登陆行动开始的第二天,1944年6月6日下午,戴高乐将军向全体法国人发表了讲话。他喊出了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口号:

“这是解放法国的战役,也是法国自己解放自己的战役。”

而盟军横扫法国的战役,是从“眼镜蛇行动”开启的美国式闪击战开始的。。。

突破的祭品

接到开赴诺曼底的命令时,弗里茨•拜尔莱茵将军指挥的德国国防军130装甲教导师还是整个国防军中装备最为精良,素质最高的师之一——仅仅7周后,这个师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国防军的精锐装甲师的日子都这么艰难,那些二流的防守部队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7月下旬,诺曼底的德军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损兵折将的德国守军只得到了少数的兵员补充,而那些奉命填补各个师之间的所谓“警戒部队”,则是由文员或者其他被正规军蔑称为“半吊子大兵”的人拼凑起来的。

持续不断的空袭让德军的运输线遭到了致命打击,前线部队粮食时不时的断顿,结果不仅波兰人、“东方部队”士兵、阿尔萨斯人、德意志裔士兵纷纷逃亡,就连一些出生在第三帝国本土的德国士兵也开小差当起了逃兵。(注1)

许多指挥官都建议撤退,但上级的命令却是不得放弃一寸土地(这话一听就知道出自何人之口)。

7月24日这天,拜尔莱茵将军手下还剩下大约3200名士兵和50辆可以开动的装甲车辆。他们一直扼守着圣洛-佩里耶公路,把布莱德利指挥的美国部队牢牢挡在公路以北。但德国人无法逆转的现实却是:尽管天气不好,瑟堡港在8月初以前实际上还无法使用,但盟国的援军还是源源而来。每天运到的供应品多达54000吨,其中只有6000吨是通过“桑葚B”人造码头卸下的,绝大部分的补给品被预先装进卡车,然后用坦克登陆舰直接运送到滩头,卡车直接驶出船舱,开赴前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业和组织的奇迹。(注2)

登陆行动开始一周内,超过30万盟军士兵和2000辆坦克抵达了局促拥挤的滩头。截止到7月末,150万人(即36个师)、33万辆各型车辆和160万吨物资被运上了岸。而在同一时间里,德国只派了20个师到达诺曼底,其中大部分部队不仅士气不振,人员缺口还不小。

当布莱德利将军从“超级机密”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德军战线过长,已处在崩溃边缘后。他知道,盟军期盼已久的突破时机终于到来了。那条由德军把守的笔直公路,将成为“眼镜蛇行动”的出发线。布莱德利希望用重型轰炸机将德军的防线炸碎并撕开,但为了避免英军在前段时间“古德伍德行动”中犯下的重大错误,他和空军商议,只使用轻型炸弹,减少深度太大的弹坑数量,以免阻碍坦克部队前进:当时英军因为进攻节奏太慢,以至于没能充分利用轰炸的震慑效果。

美军进入被炸成废墟的诺曼底小镇

美军选中的突破点正是130装甲教导师的防御线,15个美国师将以柯林斯将军的第7军为矛头,凭借自己的空中优势,突破防线后直扑南面50公里处的阿夫朗什,打开通往布列塔尼和布雷顿港口的道路。

从登陆后就陷入了血肉磨坊的盟军地面部队,呼叫炮火支援已经成为了进攻和攻坚的必要前提,以至于炮兵弹药总是不够用。而一架重型轰炸机的投弹量,相当于100门重型榴弹炮同时开火——布雷德利的计划就是:让1500架重型轰炸机在1个小时内,对一块8公里宽,1.6公里纵深的阵地投下6万枚100磅的炸弹——平均每5米就会落下一枚航弹!

按照布莱德利的设想,这个庞大的轰炸机编队的飞行线路应该和美军战线保持平行,以圣洛-佩里耶公路这条笔直的公路作为指引线,负责进攻的美军部队届时将后撤大约800米,这样既可以防止误炸,还可以在敌人被炸得晕头转向时第一时间冲上去。

但陆军航空队在和布莱德利多次协商后,不得不告诉这位将军,他提出的攻击路线根本无法实现:1500架从英国各地起飞的轰炸机没法在地面进攻的1个小时内集中到指定的一个长约1.6公里的空中通道中,而强劲的侧风也无法保证精确轰炸。更何况,让如此多的轰炸机长时间低空编队飞行,势必会遭遇到凶猛的地面防空火力攻击。。。

总之,轰炸机部队只有在沿着和战线垂直的路线进入 ,也就是从北面飞来,在美军部队上空飞过时,才可能在1个小时内投下数千吨炸弹。而且空军的指挥官直言不讳地告诉布莱德利,前线部队至少要退后3-4公里,才能保证不会被误炸,否则,“炸弹将落在陆军士兵两腿之间”。

布莱德利只同意让负责突击的部队后撤大约800-1200米,尽管空军方面提出了警告,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将有大约3%,1800枚炸弹会落在美军头上。布莱德利回答道:战争中,一切都“只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而已”。

7月24日,拜尔莱茵将军在自己位于圣洛西南大约10公里的的卡尼西村的指挥部里接到了一通电话,一名团级指挥官告诉他:美国人对德军阵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但德国人不知道的是,这场轰炸其实是眼镜蛇行动一个极为糟糕的开头:

因为天气恶劣,计划中的空袭被取消,但已经没有时间通知最早飞往目标的那批重型轰炸机调头了,结果这些飞机在前线上空调头飞过美军阵地时,领头的那架飞机发生了机械故障,给德国人准备的炸弹从弹仓中倾泻直下,后面紧随的同一编队的轰炸机也跟着投下了炸弹。。。

就待在正下方的是美军第30师的士兵,他们当时并没有隐蔽在散兵坑里。所有人要么坐在车上,要么站在路边,注视着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但紧接着他们就听见天空中“传来一阵阵特别的沙沙声”——大批航空炸弹从天而降,美军士兵们在此起彼伏的火团和爆炸烟尘中四散逃窜,慌乱无比地到处寻找掩体。这次事故导致了25人死亡,131人受伤。

“眼镜蛇”出师不利。美国人的士气大受打击,但布莱德利最担心的,还是轰炸行动会让对面的德军部队警觉,让他希望的出其不意效果完全消失。德国人的确很快做出了反应,对该地区的三个美国师实施了大规模的炮击——但奇怪的是,接任西线总司令一职的克鲁格坚持认为,下一次盟军的进攻仍将会由英军发起,目标就是两军对峙的卡昂。

这个红色铁皮箱是一辆消防车唯一剩下的东西

虚惊了一场的拜尔莱因觉得这一天的战绩还“过得去”,尽管他并不认同克鲁格的判断,但仍然坚信凭借自己的装甲师的实力,能够渡过接下来的难关。天黑之前,他下令将大部分的部队撤到公路南边,只在北边留下了一支小部队监视敌军动向——而这个决定将让他抱憾终身。

7月25日破晓后,难得的好天气出现了。拜尔莱因将军注意到,漫天浓密的乌云正在消散,除了偶尔出现的轻型武器交火声外,整个战场一片平静。来自天空的烈焰在9点38分降临了,最先抵达战场的是350架战斗轰炸机,它们一架接一架地从空中俯冲下来,沿着和公路平行的一条宽约300米的通道扫射德军阵地。

“飞机一架接着一架俯冲而来,就像是装上了传送带,”拜尔莱恩事后回忆说, “弹幕席卷而下,在天空中划出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我们的高射炮还未来得及开火,就被炸上了天或者被打成了哑炮。”

战斗轰炸机半个多小时的俯冲轰炸和扫射只是今天的“开胃菜”,注视着这些蜂群一样的战斗机表演的两军官兵,在德军高射炮发出的阵阵炸响声中,听到了一种“像低音提琴乐队调音”时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十分低沉,仿佛要吞噬一切。它是如此空洞、遥远,似乎是预示着末日的旷古钟声。”

从北面而来的B-17和B-24渐渐飞近,巨大的银色十字在步兵头顶上方5000米的地方遮盖住了整片天空。地面上的步兵呆滞地注视着头上仿佛一动不动的机群,许多人连头盔掉在了地上都没有发觉。

十分钟后,地狱般的轰炸开始了。

被弹雨浸透的地方面积不大,长度大约6.5公里,宽度大约2.2公里。和密密麻麻的航空炸弹一同落下的,还有美国炮兵向这里发射的14万枚炮弹。1800架轰炸机扔下了3300吨炸弹,接着是380架中型战术轰炸机,它们继续投下了650吨高爆炸弹和杀伤弹;紧随其后的是550架战斗轰炸机,它们向德军阵地倾泻了200多吨炸弹和上千枚凝固汽油弹。

整个世界仿佛都被震动了,战地记者在报道中写道:

“狂轰滥炸把德军的主要防线从人们熟知的田园诗般的景象变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月球表面。轰炸后几小时,当地村子里的牧师穿过田野,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轰炸开始后仅仅几分钟,拜尔莱因的通信设施就全部被毁掉了,他再也无法向前线下达任何命令。“到了中午,”他后来描述说,“整个地区看起来就像是月球的表面,一个弹坑挨着一个弹坑,我们的武器全成了废铜烂铁。”至于军队的景况, 拜尔莱恩说道,简直“无法形容”:

超过1000名的德军士兵被炸死,这占到了拜尔莱因的战斗人员的1/3。他的坦克所剩无几,能够开动的勉强可以凑够一打。3个营级指挥部被夷为平地,隶属于这个装甲师的一个伞兵团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躲在掩体里面的许多德国士兵被轰炸的冲击和爆鸣逼得发了疯,他们跳出工事,在旷野里东奔西跑,绝望地想要逃离这个地狱,直到被弹片通通打倒。(注3)

被俘的德军士兵,一个个神情呆滞

拜尔莱因是幸存下来的5名师长之一,他们躲在一个古老的诺曼底城堡里,厚达3米多的石砌城墙救了他们一命,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旧被震动得东倒西歪,大地颤抖着,尘土笼罩住了一切,泥土像喷泉一样飞向高空。。。

美国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倒霉的第30师再一次遭到陆航队误炸,造成的伤亡人数比战争期间任何一天由敌军带来的死伤都要多:一个轰炸机编队的领航机的瞄准器出现了故障,投弹手在错误判断目标后投下了炸弹;而第一批准确落在目标上的炸弹炸起的尘埃和烟雾被风吹向北面,掩盖住了作为指引线的公路;意识到了危险的先头连队连忙发射了红色烟幕弹,可是浓密的烟尘却遮盖住了警告信号。

该编队的35架重型轰炸机和42架中型轰炸机跟着领队飞机投下了炸弹,见势不妙的坦克兵跳进了坦克,关上了舱门,但平地上无处可躲的士兵们被冲击波掀进战壕,或者干脆地被撕成碎片,炸弹抹平了指挥所,将牛抛入树林,坟地里埋的死人也被炸得“重见天日”。

一个倒霉又幸运的士兵屁股上吃了一记重击,被打倒在地后,他发现击中他的居然是一截断掉的手臂。倒地的伤兵们乱哄哄地喊着救护兵,一边对着天空中的“美国纳粹”破口大骂。

在这场两天里接连而来的第二次灾难里,111人阵亡,490人受伤,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第一天误炸导致的伤亡。

这次误炸中意外死亡的死者之一是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莱斯利·J·麦克奈尔中将,他从华盛顿赶来视察,冒冒失失地跑到了第30师的一个突击营中。直到战后,人们都在争论,麦克奈尔将军是否应该前往法国前线。因为当时他身负重任,正替代巴顿将军扮演“第一集团军”司令的角色。而在关键的突破行动中,继续保持“坚毅”行动的欺骗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轰炸结束后,搜索部队在麦克奈尔将军最后消失的弹坑里刨了半天,最后在25米开外才发现了他,除了名牌、臂章和军衔标记外,其他的一切都已无从辨认。麦克奈尔成为了二战中阵亡级别最高的美国将军,他的死讯被要求严格保密,新闻被封锁,记者们也没有被告知一名美国将军刚刚死于误炸。

将军被秘密安葬在了布莱德利总部附近的一个苹果园里,对于麦克奈尔夫人,除了她丈夫的死讯外什么都没有告诉她。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觉得文章还入眼的话,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注1:在德国军队中服役的一些苏联“志愿辅助人员”表现得非常狂热,也很忠诚。当然了,他们在困境中抢夺战友的食品时也表现得非常有战斗力。

注2:人造港口“桑葚A”在6月19日的超级风暴中被彻底摧毁。

注3:拜尔莱因惯于在战报中夸大其词。他一开始声称装甲教导师损失了35辆坦克、15辆突击炮和2000名官兵。后来他将数据修改为25辆坦克、10辆突击炮和不到1000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历史   眼镜蛇   祭品   美军   轰炸机   德军   部队   炸弹   将军   士兵   诺曼底   德国   麦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