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险些破产国产GPU大厂,5nm流片成功!

去年8月还在生死边缘徘徊的象帝先,如今终于迎来了转机。9月3日,安孚科技在金融平台披露,象帝先研发的新一代“伏羲”架构芯片已经完成流片验证,这意味着公司正式走出了低谷。

据悉,这一代GPU已经具备运行《黑神话:悟空》等大型3A游戏的基础能力,目前正在适配测试中。


新架构采用5nm工艺单精度算力达到160TFLOPS,并集成12GB HBM2显存,在图形渲染和并行计算上都展现出强劲的性能,足以跻身国内GPU的第一梯队。


伏羲架构产品定位清晰。A0版本面向高端渲染市场,弥补国内高端GPU长期的空白;B0版本则将GPU与NPU结合,面向AIPC,重点支持端侧AI模型部署。


它能够运行LLAMA、ChatGLM-6B、Stable-Diffusion、Sora、DeepSeek R1等主流大模型,并保证在端侧的高效推理。


这让它不仅有机会服务未来的智能PC,还能在边缘计算和AI终端场景中发挥作用。


图源:AI生成

同一天,另一家国产GPU公司砺算科技也传来进展。东芯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参股企业砺算科技的自研 6nm GPU已经送样客户,正在持续优化。


砺算科技成立于2021年,专注自主架构研发。历时四年推出的 7G100 GPU 今年5月成功点亮,测试结果符合预期。


这款 6nm 芯片覆盖端、云、边等多场景图形渲染与 AI 加速需求,并实现了对主流 GPU 生态的兼容,核心目标是突破国产GPU架构的自主可控难题。


近期,东芯股份联合多家机构向砺算科技增资5亿元,其持股比例接近36%,资本市场对其前景保持看好。

图源:砺算科技

近两年,随着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受限,国内GPU厂商在政策和资金推动下不断加速。寒武纪在AI算力芯片上持续迭代,逐步对标英伟达部分产品.


摩尔线程凭借完整GPU架构的自研能力,已推出多代商用GPU;登临科技则在高性能 GPU和算力平台上持续投入,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势力。


过去,GPU几乎完全由英伟达和AMD垄断,而如今国内厂商正在AI算力、图形渲染、端侧智能和生态适配等多个方向展开突围。


虽然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但国产GPU已经开始真正具备高端竞争的底气。


消息数据来源:象帝先、砺算科技、金融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7

标签:数码   架构   科技   英伟   国内   芯片   图形   模型   边缘   自主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