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前8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从数据上来看,2025年我国通信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5G网络建设、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行业整体呈现“基础夯实、应用深化、未来可期”的良好格局。
截至8月末,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3%,占比较前7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我国5G网络“广覆盖、深渗透”的建设目标持续落地,为用户体验优化和行业应用拓展提供了网络支撑。
随着5G+千兆光网的建设进度显著加快,截至8月末,四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953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3.4%。这一数据意味着,当前我国每10位移动电话用户中,就有超过6人使用5G网络,5G已成为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连接方式。
从行业盈利水平来看,2025年上半年我国通信行业整体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为后续投入 AI、6G 等新兴领域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多家权威机构与业内专家对于行业给出了积极判断:
2025 年,5G建设重心逐步从 “网络覆盖” 转向 “行业应用”,5G应用已覆盖86个国民经济大类,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
在工业互联网与5G融合应用领域,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累计建成“5G+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超过1.85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超6.4万个。在采矿、制造、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催生了“无人巡检”、“黑灯工厂”、“智能调度” 等新业态。同时,“人工智能+”驱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落地,带动“三新经济”增长值超过24万亿元。
6G技术新征程
在5G深化应用的同时,6G研发也迈出关键一步。2025年9月,由中国电信牵头的“3GPP首个6G计费项目”正式获批通过,这是3GPP框架下首个聚焦6G计费领域的国际标准项目,标志着我国在6G国际标准制定中占据重要话语权,为后续6G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奠定了基础。
从技术定位来看,6G将打破传统通信边界,将5G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三角形能力扩展为“六边形能力”,实现与卫星通信、智能感知、人工智能三大要素的融合创新,未来可支撑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全息交互、智能协同等全新应用场景,为通信业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增长空间。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