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之夜 | 从6张桌子的小店起步,在杭20年的江哥说:“没想到能有今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方力

“谢谢杭州,我的第二故乡!”这是面馆店主江军昌第一次走上舞台,站在聚光灯下。在“小店之夜”《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歌声中,他讲述了自己在杭州从一个人到一家人的历程,从6张桌子的小店到如今3家门店300平米,到今年儿子考上杭二中滨江校区,质朴的话语让人动容。

江哥第一次走上舞台 杨晓轩 摄

杭二中滨江校区的张宝老师也来到现场给江哥助力。

他说,在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里,藏着多少不平凡的坚持:一方灶台,升腾的是生活热气;一碗面条,凝聚的是勤勉与坚韧。这种默默耕耘、言传身教的奋斗精神,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每次采访,江哥总是笑脸相迎:“娘家来人了,快里面坐!”在他心中,潮新闻·钱江晚报是老朋友,可以诉说心事也能分享快乐。

今年9月,杭州西斗门的新面馆,江哥在杭州的第三家店。开在餐饮竞争激烈的街上,压力不小,“但我想试试,这碗改良过的杭帮面,能不能在这儿站稳脚。”

江哥的日常忙碌 戴佳轶 摄

江哥是安徽人,却对传统杭帮面有着深厚感情。早年杭帮面多用碱面或扁面,近年来为适应更多外来人口的口味,他创新了“手擀面+杭帮烧法”的新模式。“口感更滑嫩、Q弹,接受的人群更广。”每到午市,拌川成为爆款,客人宁愿排队也要等上一碗。

江哥始终走在行业前端。他最早在西溪路蚂蚁Z空间的店,大概是杭州第一批实现扫码点餐、刷脸支付、支付宝开票的面馆。年轻顾客带来新的应用软件,也常到他店里做测试,江哥很享受这种氛围,并将用户思维融入经营。

现在他还运营着“开面馆的江哥”短视频账号,分享开店经验与技术。许多学员从全国各地赶来,就为学他这一碗面的手艺。

新店刚开业,千头万绪压的工作在肩上,但江哥眉宇间最舒展的时刻,总绕不开家里的两个孩子。正在杭二中滨江校区读高一的儿子,中考拿下633分的成绩,曾让小店群里沸腾。“他对待学习的心态比我做生意还稳!”江哥说着就笑了,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骄傲,“前两天我忍不住催他复习,你猜他怎么说?‘爸爸,你不用慌,我心里有数,节奏我自己会安排’。”

小女儿的独立,也让他既欣慰又心疼。“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忙忘了接她,她在学校等到六点,后来跟我说想自己回家。”江哥的声音软了下来,“现在她不仅能自己穿过几条马路上下学,还缠着要学炒菜,同学来家里玩,还会主动露一手。”

陪伴的时间有限,江哥总想着把每一刻都过得有质量。他爱摄影,儿子受他影响爱上拍照,加入了学校摄影社,常凑在他身边讨论构图和光影;他会在周日下午关店休息,专门陪孩子,也会在十一、过年时放下生意,带全家出门游玩。

“没结婚前,觉得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有了孩子,他们就成了第一位。”江哥从不执着于孩子的成绩,最看重的是品行,“我总跟女儿说,人正直、三观正,比考高分更重要。”这份教育理念,培养出了懂事贴心的一双儿女,也映照着他自己的处世之道——做生意诚信为本,做人踏实为先。

江哥喜欢杭州的生活气息,也感激这里的营商环境,“办证手机就能搞定,老百姓图的就是安安稳稳。”他把家安在杭州,孩子户口也迁了过来,“希望他们起点高一点,路走得顺一点。”

回顾来时路,江哥没想到能有今天。“当初只想着学会翻锅子、被师傅夸一句就开心。”如今,他希望能让更多人爱上杭帮面的味道,打破“杭州是美食荒漠”的偏见。而未来,他最大的愿望,是孩子们成长为正直善良的人。等他们长大了,他也能拿着相机,到处走走看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食   桌子   没想到   杭州   滨江   上杭   孩子   校区   儿子   斗门   正直   新店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