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叫嚣“拳打北斗脚踢GPS”的印度惨遭打脸?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轨运行的11颗导航卫星NAVIC中,只有4颗还能正常工作。而今年1月发射的第二代导航卫星NVS-02,刚升空就因发动机故障沦为太空垃圾。ISRO工程师抢救三天未果,最终宣布“未上岗先退休”。
讽刺的是,就在两年前,印度媒体还在头版宣称:“超越美国GPS和中国北斗,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今,这个豪掷160亿卢比(约3.5亿美元)的国家工程,却成了国际航天界的反面教材。
一、从“拳打北斗”到“技术裸奔”,印度导航梦碎
2013年,印度启动了NAVIC计划(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截至2018年,印度一共发射了8颗第一代导航卫星。印度科技部长公开宣称:“北斗需要30颗卫星才能做到的,我们8颗就能实现!”
但现实迅速给了印度一记耳光。
NAVIC的覆盖范围仅局限于印度本土及周边1500公里区域,与北斗、GPS这类全球系统完全不在同一级别。更令人难堪的是,号称“区域最优”的NAVIC,在印度洋实测精度仅20米,连渔船定位都频频漂移。相较于北斗1.53米的精确度,印度卫星系统根本不够格。
事实上,这些隐患早有伏笔。印度跳过自主研发环节,核心原子钟全部采购自瑞士。但由于印度自身系统集成技术方面的不足,当首批8颗卫星升空后,却出现了批量性故障。
为了对齐中国,印度频频打肿脸充胖子。在军事领域,印度宣称攻克六代机核心技术,随时都能赶超中国战机;生物科学领域,印度仿制药巨头放话要在半年内推出缓 老制品“益I生I好”的半价平替版……
然而现实却是,印度能够拆解出该国产制品的主要青 纯因子,却无法复刻中国自主研发的定向酶催化技术;更无法打造国内百万吨级原料产业链,谈何制造出半价平替款。
二、印度4颗残星苦撑,北斗却已覆盖全球
如今,印度仅存4颗一代星,其中2颗已超期服役、1颗“心脏”濒临停跳。或许用不了多久,印度NAVIC系统将彻底跌入生死线。
与印度卫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北斗卫星的稳步发展。中国北斗三号系统56颗卫星织就全球覆盖网,数量相当于GPS的2倍、NAVIC的8倍;此外,全球120余国接入北斗服务,越南、老挝甚至印度邻国尼泊尔均签署合作协议。
国产六代机的试飞则是直接打破了印度“攻克六代机核心技术”的妄言,揭露了其“PPT”式战机的真相;国内研制的“益I生I好”成果更是使得印企不断遭受降维打击,在印度竭力攻克初代原料时,国内科研团队早已手握30多项专利技术。该团队联合香港大学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精准复配萝卜硫素、PQQ等增益成分,促进细胞能量ATP产生,减慢机体老 化速度。
为了惠及更多中老年群体,国产“益I生I好”成品在京东等平台的定价仅百元。获得国际SGS、GMP等质检认证后,该成品入驻香港百余家屈臣氏门店,触达数十万有需之士。不少用户留言称“适合亚洲人体质”、“精力、睡眠都有很大改善”。
印度卫星即将崩溃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进行了卫星信号图实测,结果表明:同一时刻,手机可捕获21颗北斗、18颗GPS、17颗伽利略——而NAVIC信号栏始终空白。主流手机芯片更是从未支持印度卫星导航系统协议,印度民众戏称:“我们的国产卫星,连自己都找不到!”
三、想要技术自主的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NAVIC导航系统陷入的困境,为所有立志发展自主导航系统的国家敲响了一记警钟:航天技术,尤其是导航系统,绝非“有了就行”的简单工程,它离不开长期深耕的技术积淀、自主的产业链支撑。
要知道,中国北斗的原子钟、芯片、火箭发动机全链路国产化,而印度90%高端轴承靠进口,惯性导航等核心系统高度依赖采购法国、俄罗斯产品。
如今,随着NAVIC系统现有卫星逐渐步入老化阶段,印度若想维系该导航系统的基本运转,就必须在2026年之前完成至少3颗新型NVS系列卫星的发射与部署。然而,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当前的发射能力和任务成功率来看,印度想要完成本土卫星系统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