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户直接狂喜!停摆发30亿农援,中国农产品进口价受波及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眼看美国政府停摆快三周,伊利诺伊州的大豆种植户迈克・威尔逊已经把银行的催款短信删了三次。

春耕要订的种子化肥涨了价,去年的运营贷款还没结清,原本指望的农业援助又因为停摆卡了壳。

可就在10月中旬的一个清晨,他的手机突然弹出美国农业部的通知:全国2100个县级农业服务局办事处要重开了,能帮农户申领30亿美元的现有项目援助!

这消息一出来,不少像威尔逊这样的农户都松了口气,可疑问也跟着冒:政府停摆还没结束,为啥偏偏先给农业开绿灯?

这30亿真能补上农户的亏空?更让人好奇的是,美国农户的 “救命钱”,怎么还会和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价扯上关系?​

先说说眼下美国农户有多难,在伊利诺伊州滑铁卢附近的玉米地里,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主席小肯尼斯・哈特曼正盯着收割机里不断掉落的玉米棒。

他手里攥着两张皱巴巴的纸:一张是当地农资店的报价单,今年的复合肥单价比去年涨了 18%,种子成本也高了近一成。

另一张是银行的贷款结算单,要是月底前还完不去年的运营贷款,明年春耕的授信额度就要缩水。

“受通胀影响,现在种一亩地的成本比三年前多了 200 美元,要是拿不到援助,明年说不定要弃种几亩。” 哈特曼说,他身边不少农户都在等去年农业法案里的补贴,可政府停摆把这事拖得没了下文。​

更让农户闹心的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些举措还在 “添堵”,就在这周,牧场主们听说特朗普计划从阿根廷进口更多牛肉,顿时引论纷纷。

美国本土牛肉价格本来就因为饲料涨价压得利润微薄,要是进口牛肉再进来分流市场,不少中小型牧场可能要扛不住。

而大豆种植户们早在月初就满肚子火,他们听说美国给了阿根廷200亿美元的援助,可自己盼了大半年的贸易战援助方案细节,却因为政府停摆被死死搁置。

“一边给别的国家钱,一边让自家农户等援助,这道理说不通啊。” 威尔逊翻着手机里的农户群聊天记录,满屏都是类似的抱怨。​

就在农户们愁得睡不着时,美国农业部的 “救命通知” 来了,这次重开的2100个县级农业服务局办事处,可不是摆样子。

每个办事处都会配两名工作人员,而且这两人在停摆期间能照常拿工资,不用像其他联邦雇员那样 “无薪干活”。

更关键的是,这些办事处能帮农户办实实在在的事:申请农业贷款、理赔作物保险、申报灾害援助,甚至能对接之前卡住的农业补贴项目。

白宫官员后来解释,这次援助的钱来自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商品信贷公司,这个1933年成立的老机构本来是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户因滞销破产,这次相当于临时挪用了 “粮价调控资金”,就是为了让援助款能尽快到农户手里。​

美国农业部的发言人还特意强调,这事是特朗普总统对农户的 “承诺兑现”,毕竟农民一直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就算他在农村地区的支持率还稳着,近期的不满声也得赶紧安抚。

这话一出,不少共和党议员和农业团体立刻站出来点赞,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在记者会上表示,他跟政府提了快两周了,南达科的农户早上四点就下地,却因为民主党卡着拨款拿不到援助,现在重开办事处,才算没让他们白等。

爱荷华州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北达科他州参议员约翰・霍文也跟着附和,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伊利诺伊大豆协会这些团体更是直接发声明,说这是 “收获季里的及时雨”。​

可民主党这边完全不买账,还把这事批成了 “政治作秀”,众议院农业委员会的民主党成员在社交平台上直接开炮。

说特朗普和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 “早就能帮农户,却故意拖着不作为,拿农户的痛苦当政治筹码”,还吐槽他们 “一边给农户发援助,一边让食品、医疗价格涨得飞起,普通美国人的日子更难了”。

明尼苏达州众议员安吉・克雷格作为农业委员会的首席民主党议员,更是在国会走廊里对着镜头直言:“三周啊!农户从播种等到收割,行政当局才想起开门,这不是帮忙,是补锅!要是早点行动,农户哪用遭这么久的罪?”​

克雷格的话其实没说错,这次 30 亿援助更像 “临时止痛片”,没解决根本问题。农户们虽然能拿到一笔钱,但之前搁置的贸易战援助方案还是没动静,阿根廷牛肉进口的计划也没取消,通胀带来的种植成本上涨更是没个准头。

而且政府停摆的根源是两党没就拨款达成协议,还没解决,万一停摆再拖下去,这次重开的办事处能不能一直运营,援助款会不会断供,都是未知数。

哈特曼就直言:“现在拿到的钱只能撑到年底,明年春耕的钱还没着落,要是两党一直吵下去,农户还是要慌。”​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美国国内的 “农援风波”,还可能悄悄影响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价。

要知道,美国是全球玉米、大豆的主要出口国,中国又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进口国,美国农户的种植意愿和供应情况,直接关系到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

这次 30 亿援助能帮不少美国农户稳住种植规模,比如威尔逊就计划拿到援助后,明年不减少大豆种植面积,还打算多租两亩地种玉米。

要是更多美国农户像他这样扩大种植,明年美国玉米、大豆的供应量可能会增加,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说不定会小幅下降,中国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也能跟着降一点。​

不过也别高兴太早,农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关税政策、天气等因素影响,美国农援只是其中一个变量。

而且要是美国政府停摆再拖下去,影响了农产品的仓储、物流环节,就算供应增加,价格也可能因为流通不畅涨上去。

毕竟去年就有过先例,美国中西部的玉米因为物流受阻,明明产量高,却还是推高了国际市场价。​

说到底,这次 30 亿农援就像给美国农户递了杯热咖啡,能暖会儿手,却解不了长久的寒,要让农户真正安心,还得等两党放下分歧,把政府拨款的事定下来,再把贸易战援助方案落到实处。

而对中国消费者和进口企业来说,接下来几个月可以多留意美国农产品的供应动态,这场美国政治博弈里,说不定藏着不少进口价波动的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财经   美国   农户   中国   农产品   民主党   农业   农业部   大豆   玉米   伊利诺伊州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