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手!运营商集体整改,终于不用怕被坑了?

“每月话费对不上账”“莫名被开通增值业务”“套餐降级比登天还难”……近年来,电信资费套路屡屡登上消费投诉黑榜。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24年电信服务类投诉共6.8万余件,位居前五,其中“诱导营销”“不明扣费”占比较大。

面对用户“苦套路久矣”的呼声,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明白办、放心用”行动,剑指困扰电信用户多年的四大痛点——“套餐复杂如迷宫、扣费无声似刺客、营销电话狂轰炸、账单查询像破案”。

这次工信部重拳出击,能否终结行业痼疾?

一场虽迟但到的“透明化革命”

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套餐复杂、不知情订制、不明扣费等焦点难点问题,工信部亮出四大“杀手锏”。

一是资费透明化,让套餐不再“雾里看花”。根据工信部要求,四大运营商须在官网和APP设立“资费公示专区”,所有在售套餐必须明码标价,未公示的套餐一律禁售。

比如,过去某运营商“畅享套餐”页面仅标注“月费99元”,却未写明“合约期24个月,违约金为剩余月费50%”;如今,此类模糊表述将被清理。这一举措相当于给套餐戴上“放大镜”,用户可像“点菜”一样比价选择。

二是营销“紧箍咒”,禁止“0元购”“首月1元”等文字游戏。基础电信企业在介绍营销内容时应全面准确,不得夸大宣传、诱导营销或隐瞒关键信息,保障用户知情权。同时,代理商线上营销需明示电子标识牌,违规者将被纳入黑名单。

三是账单“放大镜”,24个月内协议可随时查。运营商需按月推送账单,并在APP开放近24个月业务受理单查询功能,后续用户可一键调取历史记录,维权门槛大幅降低。

四是流量封顶自选,用户掌握主动权。针对“天价流量费”争议,运营商应优化流量超套封顶服务,加快系统改造,让用户根据自身消费需求选择封顶阈值档位,避免产生高额费用。

运营商集体“补课”

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8.01亿,渗透率超127%,市场完全饱和,存量竞争白热化。运营商已从“抢用户”转向“保用户”,服务口碑成核心竞争力

当前,监管重压倒逼四大运营商集体“补课”。比如,中国移动针对客户办理套餐全流程制定了严格的服务规范,通过订购二次确认、流量提醒和账单信息等一系列方法对客户信息消费全流程展开提醒,确保客户在使用业务过程中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中国电信2024年全面优化服务提醒短信,确保关键信息不遗漏。无论是套餐余量、流量使用,还是业务办理和协议到期等重要信息,都能通过短信及时清晰地传达给客户。

当客户流量即将用完或将产生套外费用时,服务提醒短信会第一时间送达,避免出现“一觉醒来欠千元”的极端情况。

在黄冈,中国联通建立客户服务快速响应机制,促进客户诉求平均响应时间同比缩短30%。同时,为客户量身定制多样化服务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这样的资费透明化措施,不仅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也增加了用户对于选择套餐的信心。

工信部此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不仅是对运营商的“集体补课”,更是通信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的标志。若落实到位,未来用户或可告别“话费猜谜”,真正实现明白消费。

但能否根治沉疴,仍需观察两大关键,监管常态化能否打破“运动式整改”怪圈运营商能否摆脱路径依赖,找到服务创新的新盈利模式

这场“透明化变革”,或许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运营商   出手   集体   套餐   用户   账单   流量   客户   信息   资费   知情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