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一名总统顾问于9月27日公开表示,韩国无法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削减协议中建议的方式,预先支付3500亿美元用于对美投资,目前正联合相关部门积极研讨替代解决方案,以推动韩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7月,韩美两国领导人在多轮磋商后达成握手协议,美国同意将此前针对韩国部分商品实施的25%高额关税降至15%,这一调整曾被外界视为两国经贸关系缓和的重要信号。
自协议达成之初,韩国方面就多次通过官方渠道明确表态,这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并非以一次性现金支付的形式落实,而是计划通过贷款支持美国本土基建与制造业项目、为韩企在美投资提供贷款担保,以及通过股权合作参与美国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等多种灵活形式推进,既保障资金使用效率,也降低对本国经济的短期冲击。
然而,特朗普在本周的一场公开活动中却突然提出,韩国应“预先”全额提供这笔3500亿美元投资,这一表态与双方此前的协商方向出现明显分歧。
在首尔看来,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虽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但3500亿美元的现金支出规模,已远超本国短期资金调度能力——若强行执行,不仅可能打破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还可能引发汇率波动、外汇储备锐减等连锁反应,甚至有陷入金融危机的风险,这是韩国政府无法接受的结果。
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在接受A频道新闻电视台专访时,进一步解释了韩国的立场:“我们当前所阐述的无法预先支付现金的态度,并非谈判中的策略性拖延,而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理性判断——无论是从本国财政预算规划,还是外汇储备的合理调配来看,这样的资金规模都确实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他毫不避讳地直言:“以韩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拿出3500亿美元的现金用于对美投资。”
事实上,韩国早在7月承诺投入3500亿美元时,就已对美国提出的“掌控资金使用主导权”要求表达了反对意见。
韩国官员私下透露,美方希望能对这笔投资的流向、合作企业选择等拥有绝对控制权,而韩国则坚持应在投资项目中保留合理的话语权,确保韩企利益不受损害,正是这一核心分歧,导致目前关于正式敲定贸易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双方近期的磋商进展缓慢。
就在本周四,特朗普还在公开场合大肆宣扬所谓“全面关税为美国带来的巨额收益”,他声称:“我们通过关税谈判,从日本获得了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从韩国获得了3500亿美元,而且这些资金都是预先到账的。”这番言论与韩国官方表述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外界对韩美贸易协议的实际进展产生更多疑问。
此前一周,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路透社独家采访时,曾从经济安全角度警示风险:韩国当前外汇储备约为4100亿美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维护本国汇率稳定、应对国际贸易支付需求以及防范突发经济风险,并非可随意动用的“闲置资金”。
若没有货币互换协议等相应的风险保障措施,贸然将巨额资金用于对美投资,必将让韩国经济陷入被动,甚至引发系统性危机。
李在明的高级安全顾问魏圣洛也在后续采访中补充道,倘若美方始终坚持要求预先支付现金,那么无论是国际经济机构,还是韩国国内民众,都不会质疑韩国在这笔资金可行性上的立场——毕竟从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逻辑来看,如此大规模的现金支出都不符合常规风险管控原则。
“目前,我们的经贸谈判团队正与美方保持密切沟通,就替代方案展开深入讨论,”他透露,首尔方面已明确目标,希望能在下个月由韩国主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集团峰会期间,借助特朗普预计出席的契机,与华盛顿就贸易协议细节进一步磋商,争取尽快敲定最终方案,推动两国经贸关系重回正轨。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