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长期凝视,就会变蠢

在父母这种“权威”的注视下,你快不快乐不重要,收获了精神力量不重要,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按照父母认可的规矩来,有没有破坏他们内心的秩序,激发他们内心的不安。

被父母长期凝视,真的会变蠢。

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些远离父母,在异地定居的成年子女,往往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相反,成年后长期待在父母身边,同吃同住的人,要么烦躁崩溃,要么抑郁沉沦,能焕发出精神活力的少之又少。

据我观察,很多父母并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有自己节奏,有个人追求的独立的人,而是把孩子当成了可供他们观赏,代替他们受他们受过的苦、承受他们戾气和控制欲的工具人。

当一个孩子开始有了些自我意识之后,他们就开始厌恶父母对自己的管教和关注了;

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比起自己的父母,和同龄的同学朋友有更深的信任和羁绊。

因为父母就好像“长在”孩子身上一个“贴身的监工”,执着专注地“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这个不休眠的监控器,导致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无法真正地专注投入,更无法沉浸其中,享受到快乐,反而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人强行入侵了,尊严没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萎缩”了;

因为怕自己的不听话,换来父母的唠叨、指责和辱骂,孩子不得不在“聚光灯”下保持一种高度的自我警觉和自我压抑,这是对孩子灵性的极大摧残和破坏,是扰乱了孩子的自我认知;

说穿了,经常被父母凝视的孩子,问题不在孩子,而在父母,是父母没有完成与孩子在心理上的分离;

父母习惯把孩子看成是自我完整和自我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只要孩子有任何的闪失、过错、不完美,有任何行为和态度上的“不规矩”,都会触发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羞耻。

于是,很多父母喜欢用无孔不入的“凝视”方式,来试图及时纠正、规矩孩子的一切;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焦虑恐慌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代自己受罪受折磨,并由此获得了一种“我很好,我拿到了主导权”的价值感。

事实上,相比现实生活中那些被父母散养的孩子,被父母长期凝视的孩子,非常可怜;

他们的任何行动、计划,都会被父母“放大”,被父母“追踪监督”,喋喋不休的提醒说教,和事无巨细的控制和干涉,会给孩子一种错觉:

我是个什么都不是的人,我不配做好任何事情,我需要父母的帮助。

这会让孩子非常有挫败感,一边不断否定质疑自己,一边不断对父母感到恶心抵触。

而那些被“散养”的孩子,被父母尊重主体性的孩子,则活得潇洒放松,自信专注,他们能聚焦内心的灵感、本能和天赋做事,更早和更快地融入社会,取得自己渴望的那种成功。

他们不需要遵从父母教条式的管束,也不需要太过在意世俗的眼光,而是内心充满力量,聚焦做事本身,不必高度敏感地考虑父母是不是在监视着自己,自己会不会惹父母不高兴。

人不可能一直年轻朝气,当父母老去的时候,他们内心的恐惧非常强,此时,如果他们没有其他正事可做,没有兴趣爱好可发展,可转移注意力,他们就会整天盯着,凝视着子女的生活;

把子女的动态,作为自己的养料,外化成对你细节的挑剔、干扰和阻挠。

如果你发现父母的凝视,带给你很大的不适感和困扰,请选择保持距离,因为这说明你的主体性被剥夺了,你的能量被压抑了;

你有你的人生选择,父母也应该有他们的生活重心,活出自己的人生;

任何把家人当成自己长期观赏摆件的行为,都是一种消耗和伤害。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育儿   父母   孩子   内心   自我   都会   主体性   专注   子女   身上   焦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