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亚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振家居”,603389.SH)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亚振投资有限公司的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因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其于4月22日继续停牌,并未标明停牌终止日。
值得一说的是,在本次控制权变更消息公布之前,亚振家居的股价出现了明显异动。4月8日至4月17日,亚振家居股价累计上涨48.61%,并在公告发布前的一个交易日以涨停价收盘。这一异常走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强烈质疑,不少投资者猜测,股份协议转让的消息或已提前泄露,甚至怀疑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相关情况亟待进一步核查与澄清。对此,亚振家居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内幕交易的情况并不存在,有关公司业绩修复的内容,将于2024年年报中公布。
此次控制权变更背后的紧迫形势不容忽视。根据相关规定,若控制权变更未能在年报披露前完成,考虑到公司2024年持续亏损的现状,很可能触发强制退市机制。这意味着留给亚振家居的时间已十分有限,而这一情况也可能成为收购方在谈判中争取有利条件的重要筹码。
自上市以来,这家南通海派家居龙头发展屡屡受挫,到如今退市红线前的“最后一役”,不免令人唏嘘。
红极一时
亚振家居成立于1992年,专注于海派艺术家居的设计与制作,定位于打造中高端家居品牌。其创始人高伟是海派家具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致力于在挖掘中国家具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海派家具技艺。
高伟,亚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通如东人。上世纪80年代,高伟在上海吴淞木器厂工作,被海派家具典范水明昌嫡系传人王章荣大师收为入室弟子,从此开始了他的家居人生。1992年,高伟与妻子户美云,同十几位师兄弟一起下海创业,亚振家居正式诞生。
21世纪初,家具行业开始迎来快速发展期。2004年,我国家具制造行业突破千亿元大关,自此开启了行业的高速成长期,2010年后,家具制造行业开始稳步发展。
制作海派家具是一门需要多年实操经验的技术活,涉及木工、雕刻、油漆、镶嵌、包饰、组装等许多工种,掌握核心制作技艺的技师普遍生于50、60年代,为使制作技法不断传承和发扬,更好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亚振家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7月,亚振家居被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定为“海派家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作为中国海派艺术家具的领军企业,亚振家居于1999年率先在上海同行业中通过ISO9001认证,是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曾是2003年上海市唯一一家荣获“用户满意产品”“用户满意服务”“用户满意企业”的“三满意”家具企业。
2010年,亚振家具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成为中国2010年世博会上海馆合作伙伴,并成为世博会议中心贵宾厅指定家具供应商。2011年,亚振家居被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授予2011年家具类唯一战略合作伙伴。
可以说,亚振家居曾是中国红极一时的海派艺术家居的领军代表。
2016年,亚振家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高伟、户美云、高银楠(高伟户美云之女)持有公司9成股份。这标志着亚振家居进入全新的时代。
连续亏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市并没有让亚振家居的发展如虎添翼。
2017年,亚振家居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1.91%。但在此之后的7年时间里,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2018年至2020年,亚振家居营业收入分别为4.17亿元、3.72亿元和3.1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18%、10.72%和16.23%。
2020年1月,亚振家居曾试图以541.62%的溢价率收购劲美智能,并设置了业绩对赌,要求其三年共实现净利润3.3亿元。但同年6月,亚振家居便发布公告终止了此次收购,彼时公司表示,股价与当初开董事会时出现倒挂,若按照既定比例继续推进,可能存在公司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2021年至2023年,亚振家居营业收入分别为2.76亿元、2.37亿元和1.9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53%、14.16%、16.30%,已连续三年低于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亚振家居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40%;净利润亏损5337.31万元,上年同期亏损7320.96万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至2023年,亚振家居净利润分别亏损6683.49万元、8928.69万元、1.29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近日,亚振家居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亿到2.2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9亿到2.2亿元,低于3亿元。这也意味着,亚振家居营业收入已连续4年低于3亿元。
而在净利润方面,亚振家居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9600万到1.1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800万到1.22亿元。至此,亚振家居净利润已连续4年亏损,累计超过3.8亿元。
对于2024年的业绩表现,亚振家居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未有实质性提升,毛利率有所下降。虽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销售管理费用率仍然过高。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亚振家居销售费用达4916.30万元,同比下降22.35%;管理费用达4113.65万元,同比下降22.63%。亚振家居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达9029.95万元,约占同期营业收入的59%。
转型失败
早年间,得益亚振家居在海派家居风格上的优势以及家居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公司业绩表现良好。然而,在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高涨之际,同行可比公司美克家居、顾家家居、曲美家居在这一阶段基本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阶段式成长,而亚振家居则是“保持稳定”。
细究产品上的原因,亚振家居也曾在招股书中说道,公司主要产品为中高档欧式家具,产品中仍包含了大量复杂的手工雕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家具产品,消费者已经从传统的实用性追求,转变为整体性、协调性、环保性和个性化追求,现代风格的家具产品逐渐在市场流行。
为此,亚振家居也开始迎合市场进行转型,比如,为了应对行业全屋定制发展趋势,亚振家居开始拓展定制家居业务。但从公司收入变化来看,定制家居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明显的收入变化。
由于业绩持续低迷,亚振家居的上市地位也面临严峻挑战。在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亚振家居表示,若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事实上,这并非亚振家居首次筹划控制权变更。早在2024年11月18日,亚振家居便曾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事宜,该事项同样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然而,仅仅3天后,即2024年11月21日晚间,亚振家居便发布公告宣布,停牌期间控股股东与交易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终止本次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亚振家居当时解释称,此次相关交易方未就本次交易具体方案最终签署实质性协议,各方对终止本次交易无需承担违规责任。公司目前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终止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亚振家居收购方身份、交易对价、重组方案等核心信息仍处迷雾之中,但目前对于亚振家居而言,当务之急是需要在退市倒计时中完成复杂的控制权交割,以求得一线生机。
若亚振家居控制权变更无法年报发布窗口期内完成,则有可能因2024年的继续亏损而触发强制退市程序,所以眼下留给亚振家居时间并非充裕,收购方无疑也会据此作为谈判桌上拿捏亚振家居的筹码之一。
亚振家居的控制权变更,本质是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博弈。回顾过往重组折戟经历,此次交易的最终结果,不仅关乎企业存续,也将成为观察家居行业变革与资本市场生态的重要窗口。
来源:长江商报、IPO日报、财言社、今日家居等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