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李的儿子,往昔在学校里一直是熠熠生辉的佼佼者,成绩出类拔萃,表现堪称卓越。然而,假期悄然落幕,新学期的钟声敲响,这孩子却突然像变了个人,死活不愿去上学了。
在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孩子勉强拖着步子去了学校,可仅仅坚持了2天,到第3天,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任谁劝说都无济于事,坚决不肯再踏入校门半步。
朋友为此愁眉苦脸,满心忧虑。这已经是孩子第二次在假期结束后,遭遇返校困难这一棘手问题了。
朋友两夫妻整日忙于工作,犹如不停旋转的陀螺,常常不在家。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和孩子相互陪伴。爷爷对孙子疼爱有加,可对于电子产品却一窍不通,再加上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管理。
假期里,没有了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父母又无暇陪伴,孩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渐渐沉迷于手机的世界,彻底放飞了自我。
其实啊,不是孩子们不想去学校,也不是他们真的不行,更不是荒废了学业。他们就像一群在成长道路上奔跑的小马驹,有时候节奏跟不上,需要停下来喘口气,平衡一下心态。就像我们爬山爬累了,需要找个地方坐下来,喝口水,看看风景,等体力恢复了,再继续向上攀登。
01
家长心声
那些深夜的焦虑
先听3位爸妈的悄悄话:
“孩子在重点班一直稳居前三,可一踏进校门,就感觉喘不过气来,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
“好说歹说,孩子终于去了学校,可还没到三天,就哭着打电话回来,说在学校根本睡不着觉,也吃不下饭,整个人憔悴不堪。”
“孩子在家待了半年,作息完全颠倒,白天睡大觉,晚上熬夜玩。只要一提上学,就气得摔门而去。”“我们做父母的,不怕他考试成绩不好,就怕他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再也不愿意学了。”
如果你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焦虑地搜索过“成绩好却不去上学怎么办”,“孩子总说在学校睡不着,不能上学怎么办”,那么,请把机会交给我们!
02
成长驿站
为“学习力在线、适应力离线”的孩子量身打造
我们专为那些“学习力在线、适应力离线”的高中生,精心打造了一个温馨的“成长驿站”。
在这里,我们不会苦口婆心地劝孩子返回校园,也不会给他们贴上“厌学”的标签。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们让那颗因焦虑而狂跳的心,慢慢回到正常的频率,然后再让学习如同春风化雨般自然发生。这里采用8 - 12人的小团体模式,而且全员都有≥2个月的居家学习经历,孩子们彼此一眼就能读懂对方的内心世界!
我们要让学习困难变成孩子们自我成长的强大动力。
03
“好学生”沦陷的背后
校园高压与自我枷锁
校园里的高压环境,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消耗,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时不时刺痛孩子们的心。
孩子们对自己的高期待,更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让他们在追求优秀的道路上疲惫不堪。
当“优秀”变成了一种束缚,孩子们回家就成了本能的选择,这是他们在困境中的自救,但绝不是终点。
我们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把“优秀”重新诠释为“可持续成长”,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04
三师护航
让学习“甜”起来
学科教师:拥有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能把知识考点像调料一样,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中,讲得透彻明了。
心理教师:多年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如同一位温暖的心灵导师,能够平稳学生那浮躁不安的情绪,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认知,启动学习内驱力,让孩子们主动爱上学习。
艺术教师: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具备深厚的艺术底蕴,会用色彩、音乐、肢体、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像魔法师一样激活孩子们的内驱力,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
05
一次解决
家长最担心的问题
能保证成绩不下滑吗?
入营前,我们会先对孩子进行“学科力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先稳住成绩,再逐步提升。
会不会是集体玩手机?
手机会统一收纳管理,每日有3次“限时投喂”时间,让孩子们合理使用手机。而且,如果有人违规,全队都要请喝奶茶,这种同伴压力可比家长吼10句管用多了。
孩子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会通过“情绪修复﹣学习重启﹣社交回血”三阶段,帮助孩子逐步走出困境,还您一个活力满满的“青春少年”!
06
写在最后
高中不是战场
高中生活,并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一段可以暂停、可以调整节奏的山路。如果孩子暂时跑不动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下来,静静地听听风的声音,看看云的变幻,等孩子的心跳回到正常的频率,再重新充满信心地前行!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