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朱奠壏与母私通后赐死,朱祁镇怒斥:大明皇室为何堕落至此?


都知道朱祁镇经历过“土木堡之变”,这几乎可以说是大明为数不多的耻辱之一,为什么会发生土木堡之变?

主要是因为他宠太监、瞎指挥、不要命。这位明朝第六位皇帝,二十三岁就敢带着二十多万大军去草原“郊游”,结果被瓦剌首领也先一锅端,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游牧民族活捉的皇帝。

土木堡之变

事情得从太监王振说起。这哥们本来是教书先生,后来进宫成了朱祁镇的“童年玩伴”,靠着拍马屁一路混成司礼监头子,连兵部尚书都敢当众罚跪。瓦剌部落当时想用三千匹劣马换明朝的粮食和赏赐,王振愣是把马价砍到五分之一,还扣了人家的贡品。瓦剌首领也先气得跳脚:“老子不抢你抢谁?”。

于是1449年七月,瓦剌四路大军直扑大同,守军被打得哭爹喊娘。

这时候王振又开始作妖,忽悠朱祁镇:“皇上您看,您太爷爷朱棣五次北伐多威风!您带兵亲征,分分钟灭了这群草原土鳖!”文武百官差点没把脑浆子劝出来,户部尚书王佐跪着求别去,被王振按在草丛里晒了一整天太阳;兵部尚书邝埜急得半夜扒宫门递奏折,结果门卫压根不理他。

朱祁镇就跟中了邪似的,带着五十多个大臣、二十万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就冲出了居庸关。

走到大同才发现大事不妙,路边全是明军尸体,臭得能把人熏晕。王振这时候怂了,嚷嚷着要回家,但又不肯走最近的紫荆关,非绕道四十里回他河北蔚县老宅显摆。结果刚走到一半,他突然想起:“哎呀!大军踩坏我家庄稼咋办?”又掉头往宣化跑。这波蛇皮走位直接让瓦剌骑兵追上来包了饺子。

八月十四日,明军跑到土木堡这个没水没粮的破地方。瓦剌军把唯一的河水给截了,二十万人两天没喝水,连挖井都挖出两丈深还不见水星子。也先假模假式派人求和,王振这二傻子还真信了,让全军挪窝找水喝。结果明军刚乱哄哄动起来,瓦剌骑兵立马冲进来砍瓜切菜。

这场仗打下来,明朝家底赔个精光。二十万大军死了三分之一,骡马兵器全送人,随军的六部尚书、国公驸马死了五十多个,京城三大营的精锐直接团灭。

最讽刺的是,朱祁镇被俘后还在草原过了段“北漂”生活,瓦剌人拉着他到各关口叫门,守将们愣是装聋作哑不开城门,气得也先直骂娘。最后还是于谦在北京城头架起火炮,硬生生扛住了瓦剌的二次进攻。

王府里的扭曲童年

南昌宁王府的高墙里,朱奠壏这哥们儿从小活得憋屈。

为什么呢?因为他爷爷朱权,是明成祖朱棣的亲弟弟,靖难之役时被亲哥忽悠得团团转,朱棣说“事成后平分天下”,结果当上皇帝后反手就把朱权发配到南昌圈养,连朵颜三卫的精锐骑兵都被薅走。

朱权憋屈了一辈子,整天喝酒泡妞,生了一堆儿子,朱奠壏他爹朱盘烒是嫡长子,但两腿一蹬早早就没了。两岁丧父的朱奠壏,成了宁王府里最不受待见的崽。

这王府里亲情比纸还薄。

大哥朱奠培继承宁王爵位后,直接化身“南昌土皇帝”,克扣弟弟们的俸禄不说,连朱权给朱奠壏定的未婚妻张氏都抢了。

朱奠壏想娶媳妇?朱奠培甩给他一个出身低微的刘氏,还阴阳怪气说:“你这种货色,配个丫鬟就不错了!”朱奠壏气得牙痒痒,但兜里没钱、手里没权,只能暗戳戳贿赂大哥的宠臣游坚,求他把张氏还回来。

没想到游坚收了钱不办事,转头还诬陷朱奠壏“宠妾虐妻”。

这波操作直接把朱奠壏整破防了,张氏后来被大哥派人勒死挂房梁上,朱奠壏抄起剑要拼命,却被亲兵按在地上摩擦。

锦衣卫的毒计连环套

时间来到天顺四年(1460年),这时候的朱祁镇刚经历“夺门之变”复辟,看谁都像要造反。

锦衣卫指挥逯杲这老阴比,嗅到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听说宁王家族内部狗咬狗,立马给朱祁镇递刀子:“皇上您那堂叔朱奠壏,跟他亲妈滚床单呢!”这罪名可太狠了,母子乱伦在明朝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比谋反还刺激人神经。

朱祁镇当场摔了茶杯,气得直哆嗦:“老朱家怎么净出这种禽兽?”立马派驸马薛桓去南昌查案。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局:逯杲之前勒索朱奠壏没成功,怀恨在心;朱祁镇早就想削藩,正愁没借口。薛桓在南昌掘地三尺三个月,愣是没找到实锤。连朱奠壏的大哥朱奠培都看不下去,联名上书说“我弟再混蛋也不至于睡亲妈”。

但朱祁镇铁了心要杀人立威,直接把奏折摔地上:“你们姓朱的没一个好东西!”

雷雨中的焚尸惨剧

1461年五月,南昌城热得能煎鸡蛋。

28岁的朱奠壏被扒了蟒袍,白绫勒脖拖到刑场。他亲妈白太妃更惨,六十多岁老太太被灌毒酒,跟儿子尸体一起堆柴火上烧。

据《明实录》记载,点火那会儿突然雷雨大作,刑场积水三尺深,老百姓都说这是“老天爷在喊冤”。朱奠壏临死前被堵着嘴,只能瞪眼干嚎;白太妃全程没吭声,眼珠子死盯着宁王府方向,不知道是不是在诅咒朱奠培不得好死。

这场面看着是“大义灭亲”,实则是权力绞肉机。朱祁镇借题发挥,把宁王一脉往死里踩;朱奠培趁机甩锅,把家族污点全扣弟弟头上;逯杲踩着朱家尸骨升官发财,后来还搞出更多冤案。

最讽刺的是,《明史》里记载朱奠壏死后,他哥朱奠培转头就把弟媳妇们收进后宫,继续过他的荒淫日子。

宗室制度的吃人陷阱

这事儿表面看是家庭伦理惨剧,根子却是朱元璋埋的雷。老朱当年规定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把老朱家子孙养成了一群废物。

到了明朝中期,全国宗室超过十万人,光河南周王府的年俸就能吃空全省税收。这些“天潢贵胄”不能种地、不能科举、不能经商,天天除了造人就是搞事。

江西巡抚韩雍的奏折里写过:“宁王府日费千金,皆取于民膏”。朱奠壏作为郡王,岁禄两千石听着不少,但要养几百号仆从、妻妾,还得给大哥上贡。钱不够怎么办?抢呗!强占民房、勒索商铺都是基操,《南昌府志》里记着他连官员家的闺女都敢绑。这种制度性腐败,把好人逼成恶棍,恶棍逼成变态。

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朱奠壏死后五十年,他侄子朱宸濠真造反了。王阳明平叛时发现,宁王府库房里堆着龙袍玉玺,兵器库里塞满火铳,这才是朱祁镇最怕的事。回头看看朱奠壏案,压根不是什么伦理案,纯粹是皇帝削藩的由头。

逯杲后来被揭发制造多起冤案,但朱祁镇到死都护着这条恶犬。

如今翻《明史·诸王传》,朱奠壏的名字就两行字:“淫乱,赐死”。但那些发黄的档案里藏着更多细节:他临摹爷爷朱权的山水画被搜出来,上面题着“烂柯人”三个字;他偷偷收藏的《孙子兵法》被当成谋反证据;就连他给老婆买的首饰,都成了“僭越”的罪证。

这个被史书定性为“禽兽”的王爷,不过是权力绞肉机里的一滴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大明   明朝   锦衣卫   奏折   南昌   尚书   皇室   骑兵   土木   王府   皇帝   大哥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