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中共中央第一任秘书长,他曾在江苏领导农民运动

在检索王若飞人生履历时,我欣喜地发现:1927年6月至1928年5月间,即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后至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前的日子里,王若飞曾在江苏工作过一年。笔者作为江苏如皋人,试图通过梳理王若飞在江苏领导农民运动(简称江苏农运)及指导如泰五一农民暴动的历史,对王若飞表达敬意与缅怀。

王若飞

腥风血雨中诞生的中共江苏省委

中共五大之后,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党章,对各地组织机构作出一些调整,决定撤销中共上海区委,分别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和中共浙江省委。1927年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当时江苏省辖的上海市成立。新组建的中共江苏省委由原中共上海区委代理书记陈延年为书记,郭伯和任组织部长,王若飞任宣传部长,韩步先任秘书长。

同年6月1日,中共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规定:“省委员会所在之市,该市不另组市委员会,该市之区委员会,直接隶属于省委员会。”因此,新组建的中共江苏省委同时兼中共上海市委,换言之,由省委代行市委职责,直接领导上海各区委。

6月25日晚,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有三处党的秘密机关被破坏,一批工作人员被捕。26日上午,中共江苏省委在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恒丰里90号)省委机关召开会议,正在开会时,获悉秘密机关被破坏、交通员被捕的消息,立即中止会议,与会者陆续离去。

同日下午,陈延年担心省委机关的安全,与郭伯和等人又回到恒丰里探视,见省委机关并未出事,便上楼继续研究工作。但不到半小时,就听见警车呼啸而来,国民党军警根据叛徒指供,迅速包围了楼房,进行搜捕。最终陈延年、郭伯和、黄竞西、韩步先四人被捕。在敌人的酷刑拷打下,韩步先叛变了革命,指证了陈延年等。7月4日,陈延年、郭伯和、黄竞西在枫林桥英勇就义。中共江苏省委首任书记陈延年仅工作20天左右就牺牲了,年仅29岁。

拼版图片:左图为陈延年像,新华社照片。右图为《觉醒年代》剧照

陈延年等人被捕后,中共决定由赵世炎代理江苏省委书记。7月2日黄昏,还是由于韩步先的出卖,赵世炎在北四川路住处被捕,7月19日壮烈牺牲。另外,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杨培生、组织部负责人张佐臣也于6月底被捕牺牲。中共江苏省委第二任书记赵世炎,仅工作一周后牺牲,年仅26岁。

中央鉴于中共江苏省委连遭重大破坏、已无法继续开展工作的实际,决定组建中共江苏临时省委,由王若飞代理书记,主持省委工作,常委有袁达时、饶来杰、吴雨铭、顾作霖等。7月底,临时省委又遭破坏。中央决定派邓中夏来上海担任江苏省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三任书记王若飞工作一个半月左右,自此扭转了省委书记连续牺牲的局面。

同年8月中旬,邓中夏在参加八七会议后到达上海,成立了新省委,王若飞、刘伯坚、华少峰、郑复他等任常委。不久,项英、袁达时、陈乔年、李富春、徐炳根等先后参加常委。中共江苏省委在第四任书记邓中夏在任期间,着重抓组织建设工作,调整和充实了省委的工作机构,改选了共青团江苏省委,重新组建了上海总工会(简称上总)的领导机构。

根据秘密斗争的需要,中共江苏省委将上海市区原有的8个部委改建为沪东、沪西、法南、闸北、浦东、沪中6个区委,11月又设立了吴淞区委,配备了各区委的领导干部。各区分别着手进行组织整顿工作,建立产业中心支部,发展新党员,工作有所恢复。同时,省委还选派和训练一批干部赴农村各县开展农民斗争,恢复或重建各地党组织。

1928年1月,中央决定调邓中夏至广东工作,由项英接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五任书记并参加中央常委会,同时调整省委成员。正当江苏省委挺过血雨腥风、革命斗争逐步开展之际,省委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2月16日,由于叛徒唐瑞麟告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陈乔年,省委常委、上总委员长郑复他,省委成员、上总党团书记许白昊等10余人被捕,陈乔年、郑复他、许白昊于6月初在龙华慷慨就义。而后,中共江苏省委为整顿组织和加强秘密工作,召开组织工作会议,中央常委兼组织局主任周恩来出席会议。会议要求各级组织严格保持秘密状态,整顿地方党部,建立产业支部和中心区域的中心工作,集中人才,培养干部,加强巡视工作等。

纵观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半年多来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省委领导机构遭受上海租界当局和国民党政府的3次大破坏、近10名领导干部牺牲,但包括中共江苏省委组建时的首任宣传部长王若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经受住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斗争的严峻考验,坚守省委、坚守上海,坚持在严酷的白色恐怖环境中开展工作。

王若飞指导江苏农民运动工作

1927年8月以后,党的任务重点放在贯彻落实八七会议精神上。9月9日,中共江苏省委召开全体委员和各地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邓中夏在会上详细传达八七会议告党员书和关于农民运动、职工运动、组织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以此会为转机”。王若飞在会上作了《上海目前工作方针》的报告,按照中央新精神提出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与会全体人员表示完全赞成中央各项决议案,决心在实际工作中纠正过去的错误。会议通过《江苏省委对于中央紧急会议之决议案》。为贯彻八七会议制定的实行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暴动,趁秋收时期实行抗租抗税的方针,江苏省委决定首先抓好农民运动,在各县举行秋收暴动。本文则沿着农民运动这个主线,阐述王若飞对其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

同月,中央江苏省委制定出一份《农民运动工作计划》(简称《计划》)。《计划》全面分析了江苏农村的形势,指出江苏农村与全国的共性:在白色恐怖状态下,农民组织“几被摧毁净尽”,农民“只有加增苦痛”,“急求出路”,“渴望着真正的革命”。因此,“江苏革命全过程,应该建筑在农民的土地革命上”;同时也分析了江苏农村的特性:丰年农民不能得益,苛捐杂税负担重,并特别指出,江苏是“全中国产业最发达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江苏的农运,有上海、无锡、南通等处的工运呼应的必要”,“必须上海四周的农民暴动起来,然后上海的工人暴动才有声援和保障,才能站得住”,肯定江苏农民运动的重要战略位置。

计划指出目前江苏农民运动的主要工作是号召农民抗租、抗税、抗捐,造成各地暴动,并把全省划为13个区。根据江苏的特点,计划指出,农民暴动“应该特别注意江北方面”,而江南,由于交通便利,反动军队容易进攻,资本家、豪绅地主的组织也较严密,有动作较易失败,因此应努力发展减租抗租运动,有可能组织暴动的地方,当尽量发动,尽量扩大土地革命的宣传。这是江苏省委的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农民运动计划。

同年11月,中共江苏省委完全按照是年10月19日中央给江苏省委的来信说法,制定出农民运动的第二次(即第二份)计划,提出即刻要在江南江北发展暴动的局面,要求各地加紧工作,造成乡村中普遍的骚乱,号召农民暴动抗租抗税、没收地主土地、杀豪绅官吏、消灭军阀战争、实行耕者有其田、建设乡村革命政权、组织农民革命军,实行一切乡村政权归“农民委员会”;同时,“要注意每时每刻均有新的胜利和新的力量之增加”。显然,此计划取消了第一次计划中关于江南江北不同策略的区分,而采取了全省“一刀切”方法。这份计划,体现了当时党内“左”的理论和策略,反映出“左”倾情绪的滋长、盲动主义急性病的影响。

12月5日,中共江苏省委又制定了《江苏农民运动之第三次计划》。这时,宜兴、无锡等地的农民暴动已先后失败,因此这份计划初步总结了三个月来江苏各地农民暴动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过去指导工作中的缺点:“幻想一暴动就要得到广大范围内立刻的胜利,没有准备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争斗,没有准备采用游击式的战争以发动群众争斗”;使许多同志容易陷入“革命在最短期间完全胜利、所谓一暴成功的幻想”,“只注意占领城市,只注意军事行动”,犯了军事投机错误等。但这个计划仍认为目前依然是“直接革命的形势,革命潮流仍日益高涨,已经到了群众直接起来武装夺取政权的时期”。计划要求继续和扩大暴动,在江北造成农民割据的局面,在江南开展游击式作战。省委还提出明年元旦前后,江南江北一起发动暴动的计划。次日,周恩来针对此计划在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说,日期不应如此定,要看预备的程度来定。7月,中央致信江苏省委,批评“冒昧地定了一个全省或无锡等地暴动的日子,于发展农暴有碍”。

1928年1月1日,中央江苏省委下发《江苏各县暴动计划》(即第四份计划),修正了前几次计划的不足,并对暴动日期问题提出现在不是“即刻定期总暴动”,而是要“即刻创造总暴动局面”。要努力改造党的组织,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和发动群众斗争,把暴动意识在群众中扩大和深入,由此去创造总暴动的基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江苏省委,为贯彻中央关于发动农民秋收暴动的指示,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压迫,曾在全省各地(包括上海)深入发动、普遍举行了农民暴动。但是斗争毕竟要从敌我双方的力量来估量,江苏省委第一次农运计划指出江南的敌情,原是正确的,如果只看到我方,不看敌方,不能知己知彼是不能成功的。

为了实现《江苏各县暴动计划》,省委不仅训练征调许多同志到外县工作,还派得力同志到各地进行巡视指导。参加巡视指导的同志出发前,参加了省委扩大会议,听取省委书记邓中夏的形势报告和省委常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王若飞的《关于江苏农民运动及部分地区准备武装起义》的报告。当时派到南通、如皋(时国民政府仍沿袭前政府的行政区划,仅设有南通、如皋两县,并无今南通市辖的启东、海门、如东、海安等县市)的是黄逸峰(化名张文彩)。临行前,王若飞单独向其讲述了武装暴动的准备和战略战术问题,要求把工作扎根在农民群众之中,并对南通、如皋县的工作做了具体指示。

春节期间,黄逸峰到达南通后仅做短暂停留,便前往如皋传达省委关于组织各县暴动的计划,要求当时处于秘密状态下的中共如皋县委从中国国民党如皋县党部撤出,转至农村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同时还告知中共如皋县委,为了加强县委的领导,省委决定派吴亚苏、顾仲起回如皋工作。黄逸峰在如皋期间,还在县城西南郊福成庵召开县委扩大会,讨论组织发动农民暴动问题。会后,黄逸峰去泰兴、东台检查布置工作,不幸在东台被捕。

1928年3月初,为实施省委农民暴动计划,在组建江北特委、南通特委以实施领导的计划落空情况下,王若飞由上海赴无锡视察工作后,经江阴、靖江辗转至南通、如皋。在无锡,王若飞召见了杭果人(又名张安志),并将省委调其赴如皋负责农民暴动的决定转告其本人,随后便一起从无锡寨门启程赴江阴。由于江阴在1927年底曾两次发动攻打后塍的农民暴动,那里已形成一支小型的红军队伍,由茅学勤、朱松寿率领,有不少盒子枪和敢打敢冲的勇士。这支队伍在江南压力大时就去江北,而当江北压力大时又回到江南,暴动后始终回旋于江阴、靖(江)、(泰)兴之间。

王若飞此行,一是为了解实际情况以指导苏北农民暴动,二是想为其向江阴联系借枪。王若飞与杭果人步行至江阴后塍后,找到其党组织负责人,谈妥在如、泰暴动准备就绪后由杭果人赴江阴借枪参加行动。随后,王若飞与杭果人即从江阴八圩港乘船至南通。在南通,王若飞仔细了解了南通学校、工厂和农村的情况,帮助建立了南通特委,并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势,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指出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工农政权的重要性。

同年4月初,王若飞偕同杭果人、顾仲起等来到如皋,县委将其安排在国民党如皋县党部所在地的百花亭居住。当晚,在如皋县总商会内,王若飞主持召开了由县委书记王盈朝及吴亚苏、徐芳德、苏德馨、张兆山等40多人参加的城乡负责干部会议。

会上,王若飞首先听取了县委对各区、乡农民情况的汇报,接着传达了中央关于当时革命斗争的方针和省委关于通海如泰地区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王若飞指出:自从1927年7月党中央纠正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路线、确定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坚持革命的方针后,党在各地积极准备举行武装暴动,用革命的武装来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8月1日南昌起义影响很大,全国各地都在纷纷响应。根据如皋的情况,王若飞指示如皋县委,要与泰兴联系,利用地缘优势,充分运用党在工人、学生中的力量,运用党在农村中已经取得的阵地,把农民中的工作深入一步,积极准备武装暴动,支持苏南和全国的武装斗争。对于武装和军事领导人问题,王若飞告诉大家,他已从南通调来盒子枪、手枪各1支,另已和江阴茅学勤谈好,借一部分枪给如皋。并宣布由顾仲起(时已调任南通特委任军事委员)回县担任总指挥。

会议结束时,天已大亮。王若飞稍作休息后,会见了如皋西乡党组织负责人徐芳德、葛显功等同志,详细询问了暴动的准备情况。后与杭果人等亲赴如皋西乡视察。在西乡,王若飞将省委发动农民暴动的决定传达至当地干部,具体指导了相应工作,鼓励农民群众斗争到底。

王若飞指导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旧址

王若飞在如皋两天的紧张动员和视察工作,将省委的决定贯彻到广大干部之中,如一盏火炬照亮了大家的心。但是王若飞准备离开如皋乘汽车返南通赴上海时,却出了险情。

是日上午,当王若飞等从百花亭前往地处如城南门的如皋车站途经南大街时,迎面一个身着长衫的中年人双眼紧盯住他们,参与送陪的杭果人觉得此人面熟,猛一想,这人正是在无锡参加农民暴动后叛变投敌的陆士铨,便询问送行的中共如皋县委领导人苏德馨等,得知此人时任国民党如皋县政府土地局长。由此,大家紧张起来,知道身份已暴露,便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南门外车站,巧遇一辆中共地下党员开的小汽车停在车站,连忙将王若飞送上汽车,由杭果人陪同前往南通,送行的县委同志随即离开了南门车站,化解了这次险情。

王若飞离开如皋、南通后,中共南通、如皋两县委坚决贯彻省委关于组织农民暴动的决定。中共南通县委于4月中旬组织了由数千名农民参加的抗酒税斗争;中共如皋、泰兴两县委加紧发动两县农民,从思想、宣传、组织、武装和计划措施等方面积极准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一书写道:“1928年5月,中共江苏省委和江北特委在南通、海门、如皋、靖江、泰兴地区领导了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以当年5月1日在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起义最闻名,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在现今的中共江苏以及市、县地方史上,习惯称为如泰五一农民暴动。上述可见,通、海、如、泰地区的武装起义是在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王若飞指导下进行的。

王若飞对如泰五一农民暴动作总结

1928年4月13日,中共如皋县委召开活动分子大会,正式成立如皋县委暴动委员会(简称县暴委会),议决设立主席团3人,推选王盈朝、顾仲起、张安志(即杭果人)组成,下设军事、交通、宣传、经济四部,分别由徐芳德、石勋光、吴亚苏、张安志担任部长。县暴委会成立后,派张安志、徐芳德去江阴借枪,王盈朝等去泰兴商谈联合暴动部署。

王盈朝到泰兴后,和中共泰兴县委书记沈毅等在刁家网小学召开两县县委联席会议,决定两县于5月1日同时暴动,泰兴以刁家网为中心,如皋以江安、卢港为中心,两县中心地盘毗邻,便于策应。王盈朝等回县后,召开第二次县暴委会,落实具体部署和分工。会议决定如皋方面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暴动前由吴亚苏、叶胥朝等到东乡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造成声势,把驻城的县警察大队引到东乡去。同时由陈其理、刘君霞、周惠吾、魏兴奎、任百川等在城里组织工人罢工,牵制国民党力量。其他领导人全部到西乡领导暴动,计划分四路,于5月1日在江安、卢港同时举行武装暴动,扫荡地主武装,乘虚夺取县城,宣布成立如皋县苏维埃政府。由陈其理、刘君霞等在城里负责准备好红旗和县苏维埃布告等。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张安志、徐芳德行至新港,听到国民党军队正在江阴大举“扫荡”,只得折回如皋。4月22日,在芹湖的地下工作者因组织铁匠打大刀,被三圣兴、古溪、搬经公安分局捕去两人,国民党如皋县政府随即派人四处侦查,并增派县公安大队一个分队40多人,驻搬经文武殿加强戒备。如皋县长王浩然获悉芹湖打刀事件后,派县公安局长沈靖华逮捕了铁匠,并到西乡大肆捕人,形势危急。在临近总暴动的日子里,如皋西乡农民在各地自发地发动了多次截夺逃城地主田契、债据的斗争。这些都引起了国民党如皋县政府的警觉和戒备。有鉴于此,中共如皋县委认为,暴动的形势已如弦上之箭,不管有没有枪械,都得按计划举行。

在泰兴,因一偶然事件发生,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天。4月28日,沈毅获悉东溪乡巡警由黄桥前往古溪镇,即派王庆生等16人在横巷附近的八字桥设伏。次日,打死巡警4人,缴获长短枪4支、子弹100余发。这一行动,震惊了国民党泰兴县长丁作则,便立即遣人赴如皋通风报信,同时急电江苏省政府通报“匪”情,要求派兵“围剿”。此举迫使中共泰兴县委提前拉开如泰五一农民暴动的帷幕。

4月30日下午,中共泰兴县委在刁家网正式竖起暴动的红旗,举行了誓师大会,来自其周边的农民400余人,胸前挂红布条,手执大刀、铁叉、土枪和缴获的长短枪,汇集成一支长长的队伍,由沈毅担任总指挥。当日突袭龚家垛恶霸地主刁智甫家,杀死了狗腿子何裕仁,接着到官柴厂发动群众分了地主顾维之家的粮食。各地农民闻风响应,队伍不断扩大,到达古溪、周家庄时已有万余人。与此同时,沈毅派王庆生赴如皋通知策应。在两三天中,泰兴暴动农民共打击地主86家,分得粮食50万担,捣毁了当地的军警设施。队伍所到之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歌声、口号声汇成了一曲曲凯歌,一派盛大的节日气象。

4月30日下午,县暴委会军事部长徐芳德等赶到芹湖,正好遇到泰兴送信的王庆生,徐芳德看完沈毅要如皋立即行动的信,同时又收到打入搬经公安分局任巡长的朱恒敬密报,驻搬经文武殿的县公安大队1个分队已抽出两个班到泰兴、古溪去了,只剩下1个班。徐芳德遂决定首攻文武殿,以策应泰兴农民暴动。届时,火速派人通知芹湖一带的农协会员,很快在芹湖东山寺集中到四五百人。徐芳德作了简短的动员,宣布兵分两路:一路由其和朱恒敬带领,沿小溪河向东进行正面强攻;一路由朱恒秀带领,从东山寺北拐湾向东,迂回到文武殿背后夹击。暴动队伍到达文武殿时,已是5月1日凌晨5时。徐芳德指挥两面夹攻,经过1个小时的战斗,首战告捷,毙敌2人,缴获长枪3支。然后,火烧了文武殿。国民党搬经公安分局的警察见到文武殿起火,急忙倾巢出动,沿小溪河向西追到东山寺时,因木桥已被徐芳德派人拆除,只好转头扑向芹湖,捕去农协会员18人。

首次战斗获胜后,徐芳德带领暴动农民向西到夏家埭,烧毁地主夏子山、夏宜山的住宅,继续前进至朝西庄。省委特派员张安志看到如皋农民暴动已打响第一枪,立即通知各地暴动农民到朝西庄集中,并派人去城里催促王盈朝等到西乡领导暴动。

当天晚上,顾仲起、苏德馨、吴亚苏、汤士伦、徐名友、葛显功等陆续赶到,在朝西庄西南孙严墩小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如皋县委暴动总指挥部,由顾仲起任总指挥,徐芳德任副总指挥,苏德馨为肃反委员,葛显功为经济委员。同时决定当晚在朝西庄举行誓师大会,宣布暴动总指挥部成立和行动计划。

入夜,来自芹湖、大西庄、小西庄、孙严墩、鄂家埭、六甲、东燕庄、西燕庄等16个村庄的农民,共3000多人,集中在朝西庄葛显宾(系葛显功的堂兄)家门前广场上。大会由徐芳德主持,他登上用牛车、方桌搭的高台宣布:“共产党领导的如皋农民暴动开始了!”接着由顾仲起宣布成立暴动总指挥部。随后苏德馨上台讲话,并宣布行动计划。一切布置停当后,暴动队伍先分成两路,向南的一路由徐芳德、苏德馨、汤士伦带队,向北的一路由由王盈明、顾仲起、王玉文带队,分头出发。向南一路,沿路烧了东燕庄地主孙福侯、何禹卿和北小庄土豪周松涛家房屋,并到秦山家缴到1支抬枪。接着又分两路,一路由苏德馨带领,攻打东南方向的徐家庄公安分局,一路由徐芳德带领,攻打西南方向的周庄头。徐家庄公安局的警察,看到东燕庄、北小庄火光冲天,慌作一团,忽听徐家庄四面喊声连天,“机枪”声(系鞭炮放在火油桶中爆炸发出的响声)四起,吓得连滚带爬,夺路逃命。

暴动农民顺利冲进庄内,从路上、场上、草垛脚下和屋角里,搜缴到步枪8支,军号1把,子弹1衣兜。队伍稍事整顿后,继续前行支援攻打周庄头。周庄头是地主周伦如的堡垒,养有保卫团。当暴动农民包围村庄后,保卫团在堡垒内顽抗。暴动农民几次强攻,都未能突入。当苏德馨带领的队伍赶到后,两路暴动队伍在地主周伦如家旁会合、领导人会商后,巧设佯攻之策,终于拿下这块“硬骨头”。随后点起火把投向周姓地主庄园,顿时变成一片火海。

这时,天已大亮,北申家埭地主周松平,派人来和徐芳德接头,愿服从共产党,助军饷多少听便。徐芳德和苏德馨看到天色已亮,暴动队伍行动一夜已疲劳,决定暂时接受他的要求。北路负责人王盈朝,与王玉文带领大家先攻进蒋家埭,放火烧了地主卢荫南的庄园,向卢家庄进发。为了扩大声势,沿途又搜集了一些火油箱(桶)和爆竹,到达卢家庄时,一声号令,怒火冲天的人群在冲杀,“机枪”声此起彼伏,保卫团未敢抵抗就逃走了。暴动农民冲进地主家园,遍屋搜查,缴获10多支破枪和两门土炮。王盈朝、顾仲起指挥暴动农民,打开地主仓库、衣橱,把粮食和衣服全部分给当地贫苦农民,然后举起火把把卢家庄地主庄园烧毁。

5月2日大早,南北两路暴动队伍回到朝西庄会合。这时整个如皋西乡已轰动起来,许多中、小地主纷纷到暴动总指挥部自动献枪、捐助经费和食物等,有些大地主还派人送来银元。对此,暴动总指挥部分别情况给予处置。当晚,暴动农民按照原计划攻打卢港。卢港是如皋西乡最大的恶霸地主卢锡三的窝巢。贫苦农民听到打卢港,人人争着上前,暴动队伍扩大到五六千人,浩浩荡荡向卢港进发。卢锡三把全家老小都送到如皋城里去了,他自己仗着有卢港警察局的保护,企图与暴动农民对抗。暴动队伍从卢港东西两头压向卢姓地主庄园,当进到卢锡三家对河时,警察局的警察凭借高大瓦房顽抗,呼啸的流弹像吹哨似的不断从暴动农民头上掠过,大家只能匍匐行进。苏德馨指挥大家架好抬炮,对着警察局的大门,“轰轰”两声巨响,警察局的瓦屋冒起青烟。

省特派员张安志又带领暴动农民火烧地主房屋。卢港警察局巡长刘锦春命令部下顽抗,吴亚苏开枪击中他的屁股,吓得他翻身滚下沟底。卢港警察局警察见没了主子,慌忙丢下枪争着逃命。卢锡三见势不妙,命令两个狗腿子架着他逃命,跨出大门,见暴动农民已快冲到面前,吓得浑身发抖如筛糠,直向东逃去。暴动农民冲进他家,搜出几大箱田契、卖身契、借据等,搬到外面一把火烧得精光。卢锡三的大儿子是搬经警察局的局长,从搬经带了几十个警察赶来营救,被冲天火焰和沸腾的人声吓破了胆,只得远远的放了几枪就缩回搬经。卢港距离如皋县城有10多公里,据当时报载:被焚之地主庄园的火光,站在如皋城西门城墙头都能看到。经过4小时的战斗,缴获各类枪20余支,俘敌若干,并击伤其警察局巡长刘锦春。

从5月3日起,如泰五一暴动进入敌人反扑、我方反击突围阶段。在泰兴,是日农民暴动队伍已发展至两万多人,布于分界、珊瑚庄一线,与如皋、泰兴、泰县、靖江县的国民党警察队展开激战,至深夜失败。为保存有生力量,准备长期打算,中共泰兴县委在耿家园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分散隐蔽,以图后生。在如皋,是日上午,暴动总指挥部的领导干部和农民协会负责人及群众中的骨干分子,在孙严墩小学开会,研究如何联合泰兴暴动农民西攻黄桥,成功后再与东乡农民联合攻打县城,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等问题。同时,决定下午在孙严墩召开群众大会,布置各区、乡成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赤卫队。

同日下午,暴动总指挥部按计划在孙严墩开群众大会。3时许,会场刚到60余名群众,国民党县公安大队派30余人向会场偷袭。总指挥顾仲起为避免牺牲,下令解散。县公安大队见状进逼更甚,沿途捕去暴动农民20多人,并冲进朝西庄,捣毁了葛显功的家,抢走放在那里的战利品,其中有现洋800多元。随后,县公安大队向孙严墩暴动总指挥部鸣枪,大有进袭总指挥部的态势,后因不知虚实,没有敢继续前进。这天下午,附近地主集团武装也纷纷出动,向暴动农民反扑。负责暴动交通工作的徐名友,刚从孙严墩回到六甲家中,不慎被周庄地主集团捕去,解往如皋。当天晚上,暴动农民继续行动到三十亩(地名),攻打大地主卢植斋和曹南山的庄园,烧毁了他们的房屋。

4日晨,国民党县公安大队从卢港出发,第二次进攻朝西庄。因暴动农民攻打三十亩后,已分散到其他庄子隐蔽休息。国民党县公安大队进入朝西庄后一无所获,便转向朝西庄西北角抓住暴动骨干,到朝西庄南头抓住刘机匠,到大西庄西南角上抓住缪元章、缪彦爵。刘机匠被县公安大队带到卢庄,惨遭杀害。

与此同时,暴动总指挥部已做好反击准备,炮手把卢家庄缴来的土炮装好弹药,当敌兵进到伏击圈内,土炮怒吼,暴动农民借助炮声威势,奋勇冲杀,截获1个掉队的地主。此时,国民党已调泰州、扬州、高邮、南通、靖江等县公安大队和驻泰州、扬州的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军,共1500多人,来如泰“进剿”,并派靖平、昭武、建武3艘军舰,封锁如皋的张黄港、靖江的中兴港和泰兴的龙梢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如皋暴动总指挥部的领导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暂时退却,王盈朝、张安志、苏德馨、葛显功等去上海向省委汇报请示,顾仲起避往南通,暴动区工作由徐芳德负责。4日晚,徐芳德在总指挥部所在地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宣判、枪决白天捉到的那个掉队地主。尔后,和张兆山带领40余人,继续向申家网、李家洋进攻,烧毁地主周辑甫、苏子光、邵子祥等4家住宅。

5月5日,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步入敌人残酷镇压阶段。是日拂晓,国民党县公安大队由北路袭来,枪杀由县城来指挥部联系工作的一工人同志,夺去盒枪1支。徐芳德的长兄也被杀害于六甲;接着在卢港区大肆搜捕,当天捕去31人。

这天,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委员、水路公安管理处第二科科长陈维俭和驻瓜洲的水上公安队第五区区长严武,在分界会商镇压如皋农民暴动问题,会后亲自到如皋“督剿”。在如皋城内,国民党如皋县长王浩然在火烧文武殿的当天就知道了暴动的详情。成立暴动总指挥部誓师朝西庄时,混进会场的卢庄地主狗腿子缪明如,连夜进城向他密告暴动总指挥部的8个领导人名单。王浩然当时慑于农民暴动的威势,特别是防止暴动农民乘虚夺取县城,不敢贸然行动。此时,狐假虎威,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因季璞成、季云的告密,留城策应暴动的刘君霞、周惠吾、任百川、魏延玉等被捕。陈其理在东乡搞策应后去西乡的路上,也被捕送县城。中共如皋县委在城里的地下交通站福成庵、石家庵和如皋师范、县中被查抄,县总工会被查封,暴动前刻好的“如皋县苏维埃政府”红旗和一部分文件落入敌手。

8日,国民党如皋县政府悬赏通缉暴动领袖的布告贴到如皋西乡:“一、缉获王盈朝、张安志、吴亚苏3人归案者,每名赏洋1000元,通风报信因而缉获者,赏洋500元;二、缉获葛显功、苏德馨、汤士伦、王玉文、徐芳德、朱恒秀、石勋光7人归案者,每名赏洋500元,通风报信因而缉获者赏洋300元;三、缉获朱恒宣、朱维坤、张兆山、魏兴奎4人归案者,每名赏洋300元,通风报信因而缉获者赏洋100元。”同时在上海、南通各大报纸上刊登。至此,留在暴动区的徐芳德避往如皋县镇涛区地下党员马剑华处,张兆山避往南通,活动完全终止。

5月15日,陈维俭会同王浩然,杀害刘君霞、周惠吾、缪彦爵、王庆生、王成芝、顾如德、卢崇淦、刘余如、缪元章9人,并将刘君霞、周惠吾等5人首级悬挂于县城四门示众。这次暴动历时5天,总共发动5万余人(泰兴、如皋各2万多人)。

如皋方面,攻打和火烧国民党据点两个(文武殿、徐家庄公安分局),攻打和火烧地主庄园23个,缴获长枪11支(坏的未计),土炮2门、抬枪1支、军号1把,毙敌2人,伤4人。国民党军出动1500人,杀害暴动农民人数,按敌档文献记载捕杀六七十人,据当时报刊记载:“仅如皋县一次被杀的革命群众就有500人,被毁村庄十处。”

如泰五一农民暴动失败后,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唐山路源福里,召集已到上海的王盈朝、吴亚苏、苏德馨及泰兴的戴奎等开会。王若飞在听取王盈朝等汇报后,帮助总结经验教训。王若飞说:这次暴动的失败,主要是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特别是动员和组织群众方面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层缺乏军事斗争经验,没有严格的暴动纪律,对国民党迅速调动兵力进攻暴动区估计不足,没有武装游击小组,暴动后两县联系不够等。同时指出,这次暴动对以后的军事斗争影响很大,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干部。

王若飞提出恢复暴动地区工作的方针是:重新整顿和建立战斗组织,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反击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并对返回暴动区的干部配备作了调整,因原中共泰兴县委书记沈毅暴动后和省委失去联系,同时鉴于王盈朝在如皋身份已暴露,王若飞决定派王盈朝去泰兴任县委书记,吴亚苏接任如皋县委书记。另派苏德馨去如皋东乡任马塘中心区委书记,并和张兆山共同负责全县共青团工作。此后,经过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洗礼的广大干群,在地方各级党组织领导下,逐步走上了游击斗争的道路。1930年4月3日,江苏境内唯一的一支红军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通海如泰地区正式成立,开创了军事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局面。

如泰工农红军建军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江苏   如皋   泰兴   农民   中共中央   南通   暴动   深切   国民党   地主   秘书长   省委   中共   领导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