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被撤职,陈赓推心置腹道:老兄,你有两件事办的不好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忽然遭到了错误的批判,很多人对此诧异的同时,也有了不同的选择,有人“落井下石”,有人则仗义执言。

陶勇,王必成等人的挺身而出,让粟裕感动的同时,他万万没想到,陈赓也为他说了公道话。

当时有一份材料,说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陈赓见此,当即就火了,如果粟裕不会打仗,黄桥战役谁打的?苏中七战七捷谁打的?孟良崮战役谁打的?

陈赓开口说道:“粟裕不会打仗,那么,在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陈赓在我党的资历,那是相当老了,他甚至要比一些元帅入党的时间都早,也有人说,如果大革命失败后,如果不是陈赓去搞情报工作,而是去领导根据地的建设,那么他很有可能也会成为元帅。

在军中,陈赓也是个老好人,是个“开心果”,他无论是与毛主席,还是彭老总都有着深厚的私人情谊,面对陈赓的发火,有人承受不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有一次,粟裕因病情去治疗时,遇到了陈赓,两人相谈甚欢,陈赓也推心置腹地对他讲了很多话。

交谈中,陈赓有些苦哈哈地对粟裕说道:“老兄。”

实际上陈赓的年龄要比粟裕大四岁,之所以称老兄,也是朋友间的戏称,粟裕向来比较谦虚,低调,他知道陈赓的资历要比他老的多,所以,他怎么敢答应了,连连摆手。

陈赓也不在意,反而是说了一句话:“你知道为什么事情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吗?”

粟裕摇摇头,有些不理解,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总参谋长当的好好的,怎么人生就这么快发生了变化呢。

陈赓接着说道:“你犯了两个大忌,你知道吗?”

陈赓与粟裕都是军中的老将,但是两人真正相识,相知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粟裕在我军中属于“后来者居上”,他真正展现出自己精彩的军事才华,是在苏中七战七捷之后,而那个时候的陈赓,也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

有一次,陈毅与毛主席闲聊时说道:“我认为我党20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于彭、刘、林齐肩并进。”

这段对话中的彭指的是彭德怀,刘是刘伯承,林是林彪,毛主席赞同陈毅的看法,他说:“所见甚是,完全同意。”

1947年9月,粟裕指挥部队打掉了敌人4.5万余人,并攻克了许昌等50多座重镇,在此期间,陈赓曾一度受到粟裕的指挥,战后,两人见面,那可真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而让粟裕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陈赓居然一把将他给抱了起来。

众所周知,粟裕的身材,并不算是魁梧,而且他平时里也不喜欢开玩笑,陈赓的做法,一时间让粟裕羞红了脸,粟裕赶忙说道:“好了,快放我下去吧。”

眼看自己“碰一鼻子灰”,陈赓倒也不在意,粟裕亦是如此,他反而认为陈赓性格耿直,没有心眼,两人一定合得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后来在分配战利品时,两人也是相互谦让。

陈赓认为,他的部队不过是在前面阻拦了敌人,真正歼灭敌人的,还是粟裕的部队,粟裕却是认为,没有陈赓在前面阻拦,他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所以战利品应该归陈赓。

两人相互“让战利品”,也让他们之前的情谊,更为深厚了,能够成为挚友,当然是兴趣相投,所以,两人也从朋友,发展为了好朋友。

既然是好朋友,那您说,是不是有啥好事,都应该想着对方啊?

1951年,党中央决定调粟裕担任副总参谋长,并主管作战,粟裕知道自己的资历低,也明白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他就推荐了陈赓,认为陈赓比自己合适。

粟裕此举,当然是为陈赓好,但党中央却没同意,而是坚持要他来,粟裕没办法,只好自己来干了。

不久,党中央又决定要建一所高水平的军事院校, 粟裕思来想去,便推荐了陈赓。

粟裕此举,当然不是“假公济私”,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佼佼者”,而且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他来做校长,那可真的是合情合理。

事实证明,陈赓也没有让粟裕失望,他很快在东北建立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利用自己的能力,将这所军校推向现代化,正规化。

以至于后来钱学森来观察时,都不得不感慨道:“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1955年,是粟裕与陈赓值得高兴的一年,因为他们两人都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这时,实际上粟裕与陈赓两人,也已经在一起亲密的工作,粟裕是总参谋长,陈赓则是副总参谋长。

对陈赓,粟裕相当信任,他每次外出,总是会让陈赓替自己主持总参谋部的工作。

而粟裕在总参领导工作期间,也得到了其他人的一致肯定,上将张爱萍曾评价说:“粟裕同志任总长时期,是总参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心情最愉快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军队建设最好的时期。”

能够让张爱萍有如此的感慨,当然也得益于粟裕与陈赓配合的默契。

只是到了1958年,随着粟裕被错误批判,这一切也都变了,粟裕被撤职后,陈赓虽然很是打抱不平,但他并没有什么办法。

两人后来再次见面,陈赓便推心置腹地对粟裕说:“老兄,你犯了两个大忌,一,你本事是高,能力强,二,你为人太过于耿直,不懂人情世故。

1961年,陈赓因病去世,这让粟裕尤其悲痛,不顾自己羸弱的身体,亲自赶往医院,见了陈赓最后一面,后来也是他在陈赓火化中,坚持到机场为陈赓送行,直到飞机飞入茫茫云端后,他仍久久不愿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苏中   老兄   党中央   总参谋长   推心置腹   战利品   资历   军中   说道   时期   不好   历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