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董明珠了解太少:格力公司深度嵌入国防

董明珠不用海归的言论,再一次将她推向舆论的风口。

在2025年4月22日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声称“格力没有海归派”,并强调“只在国内高校培养人才”,认为海归群体存在间谍风险 。此前她在《南风窗》采访中也提到“格力研发人员全为中国高校培养”

关于董明珠的不用海归派言论,我充分理解并给予支持。

我以为,董明珠是私营企业家(而非国企),又非学者(要求观点严谨),她完全可以有用人偏好。梁文锋也基本不用海归,我们也很少有人批评梁文锋,反而十分赞赏梁文锋的用人魄力。不能因为董小姐比较张扬喜欢嚷嚷就说她的不是。

格力现任副总裁王凯(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胡余生(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等高管均有海外学历,且副总裁方祥建(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曾参与院士工作站建设 。2016年通过深圳“孔雀计划”引进的海归人才王自如(香港理工大学硕士),以及格力官网展示的海外研发团队信息,均显示格力曾吸纳海归人才 。所以,董小姐讲不用“海归派”,只是国内公司最近几年不用海归而已。

那么,董小姐不用海归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技术自主性考量。格力近年加速核心部件国产化(如压缩机、芯片),减少对海外技术的依赖,可能影响其人才策略 。

二是商业安全担忧。格力曾发生技术泄密事件(如2015年中东项目报价泄露、2023年热管理技术外流),促使董明珠强化对人员背景的审查 。

中国大学人才质量的崛起也是重要原因。董小姐相信国内大学可以培养一流人才,加上中国制造业已实现反超,也就不必舍近求远,去招揽海归人才,客观增加了用人风险。

另外,格力电器深度嵌入国防恐怕是更深刻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往往为批评者所忽略。

格力自主研发的“战狼”系列超低温制热专用压缩机(可在-25℃至6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雪豹”冷冻冷藏压缩机及“熊猫”永磁辅助磁阻电机,已应用于我国航母及潜艇的温控系统,解决了深海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能耗与可靠性问题 。其磁悬浮技术(如1300RT磁悬浮压缩机)因能效远超国际标准(IE5),被拓展至军工高端装备制造,为舰船、航空航天设备提供高效动力支持 。格力公司极端环境制冷技术因与军工产品深度绑定,其外销必然受到限制,其保密要求也更加严格。


格力自主研发的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加工精度达5微米,快移速度120m/min,可满足战斗机、导弹零部件等高精度制造需求。此类设备已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为军工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 。

格力为国防、科研、弹药库等易燃易爆场所提供防爆空调,具备Exdmid Ⅱ BT4防爆认证,适应极端温度与复杂环境 。

格力钛酸锂电池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与通信基站,光储直柔系统集成光伏发电与储能功能,为军事基地提供稳定能源解决方案 。

格力自2003年起持续招募退役军人,现有近1500名退役员工,涵盖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岗位。公司设立“老兵服务中心”,提供专项奖励(如立功士兵奖励3000元),并输送百余名优秀员工参军,形成“军民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

格力定期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如邀请参战老兵宣讲、组织员工军训,并成立“战狼突击队”参与抗灾救援,强化企业国防意识。其珠海总部还与武警支队共建“红连”精神实践基地,深化军民合作 。

董明珠的言论更多是强调本土人才培养优先的策略性表达,而非完全否认海归存在。格力当前海归比例较低且集中于特定岗位,其争议本质是企业自主用人权与公共舆论、政策导向之间的冲突。未来若需平衡技术安全与全球化竞争,或需建立更科学的背景审查机制,而非简单排斥某一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科技   国防   深度   公司   董明珠   海归   人才   技术   用人   利物浦   军工   压缩机   自主   小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