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前沿科技与AI实践应用,助力青年人才洞悉生命系统的规律与可编程性。今天下午,良乡大学城人工智能大讲堂第三期(首师大专场)举办。以“AI如何解码与重塑生命——人工智能在不同生物体系上的建模探索”为主题,本期由北京中关村学院导师、微软研究院前高级研究员邓攀博士主讲,吸引了近200名对该领域满怀热忱的大学生参与。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正在推动研究范式的变革。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基因组功能建模,再到转录组层面的细胞状态解析,AI正在帮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生命系统的规律与可编程性。邓攀博士凭借在人工智能与生物领域的深厚造诣,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多尺度生物数据上的建模实践与探索,包括不同体系的建模原则与最新进展。
课程开篇,邓博士首先概述了AI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她指出,科学研究经历了实验范式、理论范式、计算范式、数据驱动范式,如今深度学习使人工智能成为驱动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可借助其完成科学发现的闭环。AI在自然科学领域带来的革新力量,体现在加速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助力流行病的预防,赋能困难疾病的新颖药物分子设计等方面。
她就此分享了个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与工作的历程,建议同学们在该领域以兴趣为导向尝试找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主题分享中,邓博士首先通过系列图文和动画,展示了细胞内部蛋白质运行的状态和复杂反应网络,就此提出AI生物研究项目中应该如何定义问题、可用数据的种类数量及输入输出的类别;结合当前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案例,从微观细胞分子机制延伸至宏观生态系统,深入讲解了细胞表征学习与细胞状态转换建模设计的原理和作用机制;解析了生物序列建模涉及的训练范式、蛋白质语言和DNA语言的区别,及其最新的序列模型和研究趋势;进一步介绍了构建科学发现的统一语言模型,赋能自然科学家,加速科学发现,创造通用智能的重要意义;最后从物理结构模型的角度,分享了序列模型的测试和应用效果。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搭建起理解生物建模的理论框架。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投资者之家、北京基金小镇投资者教育基地走进大讲堂,开展投教宣传。通过播放防范校园贷、警惕刷单返利等针对性投教视频,发放投教产品,帮助同学们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本次公开课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生物体系建模的知识窗口,更为其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大讲堂将持续举办,助力更多同学在AI应用的前沿领域不断迈向新高度。
由北京基金小镇、良乡大学城管委会及北京中关村学院联合打造,依托“AI+金融”创新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汇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为、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学术与产业界的权威专家,打造涵盖理论与实践的系列化、阶梯式课程体系。第一季共十期,课程内容覆盖从AI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到跨界应用的全链路,涉及AI+文化、教育、生命健康、交通、金融、制造、机器人等多个关键领域,并设置AI工具实践与个人成长等实用模块,着力培育复合型AI创新人才。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