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玩大了!扣俄3000亿资产当"人质"放贷,俄直接冻结美企反击

最近欧盟的一个操作彻底引爆了国际舆论,拿着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当"筹码",堂而皇之地给乌克兰放贷款。

说白了,就是把别人的钱扣下来当"人质",再用这笔钱产生的收益做担保借钱给第三方,自己一分钱本钱不出还能落个"援助者"的名声。

这种近乎"空手套白狼"的玩法,不仅把俄罗斯惹急了,连国际金融圈都在捏把汗。

1、

要弄明白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从那笔被冻结的巨款说起,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西方国家联手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制裁,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冻结俄罗斯的海外资产。

根据多方数据统计,被冻结的资产总额高达约3000亿美元,而这其中绝大部分都落在了欧盟国家手里。

这些钱里,光是俄罗斯央行存在欧盟的资产就有2000亿欧元左右,而且90%都由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掌控着。

可能有人会问,钱放在银行里不就闲着了?其实不然,哪怕是冻结状态,这些巨额资产每年还会产生不少利息。

据美国《纽约时报》披露,光是那1900亿欧元的俄央行资产,每年就能生出约30亿欧元的利息,欧盟的算盘,就是从这笔"躺着赚"的利息上打响的。

2、

事情的转折点出在西方对乌援助的压力上,俄乌冲突持续这么久,乌克兰的财政早就撑不住了,军费开支蹭蹭往上涨,国内经济一落千丈,预算赤字大得吓人。

一开始,美国和欧洲国家还能直接掏钱援助,但时间一长,自家的问题也来了:国内通胀高企、民众不满情绪蔓延,政客们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再想大手大脚地掏钱援助乌克兰,越来越难了。

就在这时候,西方把目光盯向了那笔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美国最先跳出来提议,干脆直接没收这3000亿美元给乌克兰用。

但这个提议让欧盟犯了难:直接没收资产的合法性实在说不过去,毕竟国际规则里可没这一条,要是开了这个头,以后谁还敢把钱放在欧洲?所以德国、法国这些欧盟主要国家都明确反对,担心砸了自己的招牌。

不能动本金,那就打利息的主意,欧盟很快想出了这个"折中方案",表面上看,本金还好好冻着没动,但实际上是把利息当成了"质押物",用它来担保给乌克兰的贷款。

这样一来,既绕开了"直接没收"的合法性争议,又能给乌克兰凑钱,还不用自己掏腰包,简直是"一举三得"。

这套操作的具体玩法在2024年逐渐清晰起来,今年5月,欧盟理事会颁布法案,正式批准把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净收益用于对乌军事援助。

这一举措甫一推出便备受瞩目,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也激起了不少争议之声。

还规定了90%的收益要通过欧洲和平基金给乌军买装备,剩下10%进欧盟预算,专门支持乌克兰的国防工业和重建。

时至6月,七国集团与欧盟领导人达成共识,正式明确以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收益为抵押,向乌克兰提供大额贷款。

这一举措无疑为俄乌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10月,此项计划迈向新高度。七国集团承诺在年底前为乌克兰提供500亿美元贷款。

美国承担200亿,欧盟也未袖手旁观,积极投身其中,助力该计划的推进。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直接投票通过,批准了350亿欧元的特殊贷款,明确说这笔钱就来自俄被冻结资产的收益,而且允许乌克兰自己随便分配用途。

3、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些计划已经开始落地了,10月1日,欧盟刚给乌克兰发了第九笔40亿欧元贷款,其中20亿专门用来买无人机,欧盟直言不讳地说,这笔钱就是七国集团援乌计划的一部分,以后要靠冻结俄资产的收益来还。

而在此之前,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早就晒过"成绩单",说已经从美国拿到了10亿美元,同样是用俄资产收益做的抵押,这可是500亿美元计划里的第一笔钱。

这套看似"精明"的操作,其实从头到尾都透着荒唐,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骂这是"强盗行径",说资产被冻结本身就不合法,现在还用收益放贷,更是违反了所有国际规范,俄罗斯肯定要起诉维权。

等到欧盟发那40亿欧元贷款时,佩斯科夫的措辞更严厉,直接说是"赤裸裸的盗窃",放话所有参与者包括相关国家都要付出代价。

嘴上骂得狠,俄罗斯手里也没闲着,早就开始反击了,今年5月,普京直接签了总统令,明确说要是西方非法没收俄资产,俄罗斯就有权拿美国在俄的资产来抵偿,还允许俄境内的资产所有者起诉美国。

此言绝非空穴来风。10月2日,莫斯科州仲裁法院雷厉风行,毅然冻结美国纽约梅隆银行与摩根大通在俄资产,总额约3.72亿美元,尽显强硬姿态。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冲着欧盟的操作来的反制。

欧盟自己其实也心虚。德国政府发言人特意强调,他们只敢动收益,绝不动本金,还说这是为了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

可这种辩解根本站不住脚,不管是动本金还是动收益,本质上都是把别人的财产当成了自己的工具,说穿了就是"拿别人的钱做人情"。

德国财长林德纳也承认,这里面的细节根本没捋清楚,利率会变,冲突前景也不明,以后能不能还上都是未知数。

4、

更严重的是,这事儿已经动摇了国际金融的根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宇一针见血地指出:美西方妄图破坏国际金融秩序,炮制一套“新规则”,借此以经济手段达成其政治目的,其野心昭然若揭。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也警告,欧洲这么一搞,外资肯定会害怕,说不定都要跑到美国去,最后欧洲自己的资本市场信誉全毁了。

最讽刺的是,这场"游戏"里,欧盟忙着当"出头鸟",美国却在背后坐收渔利。

要知道,大部分被冻结的资产在欧洲,欧盟担着法律风险和俄罗斯的报复,结果呢?国际资本一恐慌就往美国流,美国既能卖武器赚钱,又能吸引外资,还不用承担主要风险。

德国联邦议院前外事委员穆斯多夫都看不下去了,直言欧洲不该为美国挑起的事端买单,美国就是想让欧盟和俄罗斯永远闹掰,自己坐享其成。

5、

现在这盘棋已经越来越乱了。欧盟以为用"利息放贷"的办法能两头讨好,既能给乌克兰输血,又能保住自己的面子,可实际上却是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一边要面对俄罗斯的强硬反制,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西方企业的资产被冻结;一边要承担资本市场信誉崩塌的风险,以后谁还敢信任欧元和欧洲的金融体系?

更可怕的是,这种"拿别人资产当人质"的玩法一旦开了头,就再也收不住了。

今日,欧盟可冻结俄罗斯资产以作放贷之用。长此以往,不禁令人忧虑,明日是否会有他国效仿,随意冻结其他国家的资产呢?

到时候国际社会的财产安全根本无从谈起,本来就脆弱的国际秩序只会更混乱。

说到底,欧盟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什么"高明手段",而是典型的短视行为,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不惜破坏国际规则,不惜得罪俄罗斯,不惜赌上自己的金融信誉。

正如俄罗斯说的,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儿,最后买单的恐怕还是欧洲自己。

至于这场"空手套白狼"的闹剧最终会如何收场,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财经   人质   欧盟   资产   乌克兰   俄罗斯   美国   欧洲   收益   利息   欧元   贷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